潵(sá)汤——砀山小吃,乾隆爷御封"天下第一汤"!

云游四方

 作者:梦往徽州  
来源: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78-554891-1.shtml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iA_cvisnGFwJyQjCoAiUsmKsxKqXbtXryNgIFi4-IHDAxnY8P-yfgGgz3aWqZ8OiznYEGSt3nuYaRG6F7cuFK
 
概述:
  此小吃名字无人能写,有写作潵汤,也有写作糁(当地方言读)sá汤,一种传统名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糁汤尤其以砀山、临沂济宁徐州济南枣庄阜阳淮北蚌埠宿州等地为佳。
  “Sa”这个字,号称在新华字典里也查不出来,就连土生土长的安徽砀山人也大多只会说,并不知道它的写法。还是有心人在《康熙字典》里考究出了它的本义:非常N次方的鲜美。能直接以“鲜美”命名,这Sa汤对于食客的杀伤力可想而知。关于sá汤中sá字的写法民间有很多个版本,有"撒", "糁",“啥”,还有自造成"饣它"的。语言学家太有必要来喝一碗香喷喷又养胃又养颜的sá汤,说不定再版汉语字典和汉语辞典时就会为sá汤增加一个词条了。
  名字不重要,味道最重要。糁(当地方言读)sá汤, 其主要原料是肥老母鸡肉和麦米、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艺精细复杂。糁(当地方言读)sá汤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效能。
 
制糁(sá)工艺:
  一般经选料、制汤、成糁三步。主要用料以肥老母鸡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以鸡糁为例,通常以300碗糁为一制作单位,需用母鸡10只,麦米250克,葱750克,姜1500克,五香粉150克,盐750克,酱油1000克,胡椒粉150克,面粉5000克,味精120克,水及点碗用的香油、醋适量。制作时,将火攻至发响,加入鸡和麦米,熬煮3至4小时,把鸡捞出拆架,再把葱、姜、盐、胡椒粉、五香、酱油放入盆碗中搅拌均匀,连同鸡一起投入甑中,用小火吊十几个小时,吊出高汤来。开锅后,将面粉加水调成糊状,入甑。再开锅,即成。饮用时,将味精放入搅拌。在碗中放熟鸡肉丝,用糁汤浇上,点上少许酱油和醋,便成了汤薄味浓的鸡肉糁。这还不算,蛋花不是煮熟,而是用滚热高汤直接冲开。为了避免留下生蛋的腥气,师傅得有足够臂力和准头,把煮沸的高汤举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扬间,沸汤如飞流瀑布急冲直下,高温与速度兼备,一碗蛋花简直冲得气势如虹。有的还加进砂仁、公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小茴、玉果、广桂、白芷、良姜、花椒等药料,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
    
故事传说:
  位于苏鲁豫皖接壤中心的砀山县,不仅优质酥梨誉满中国大地,其地方小吃颇也独具风味。单就品种而言,酸、甜,咸,辣,辛五味具全。甜食有粥,枣糕,糖糕,枣包,豆包,火烧,绿豆糊嘟,豆汁,汤园等;咸的有煎包,烧饼,油条,麻花,馓子,肉盒,潵汤,油茶,豆沫等;辛辣的有辣椒糊,羊肉串,辣汤,麻辣串等;酸的有粉子糊嘟,山楂糕等。另有回民族的卤羊头羊杂、桶子鸡、糟鱼花椒鱼等,与各种小吃相得益彰。
  众多的风味小吃,尤以回民族的潵汤为首推,该汤因其十分独特而声誉苏鲁豫皖接壤地区。
  砀山潵汤主料选用硕大山羊的脊椎架子,之所以未进汤馆先香气扑鼻,令人谗涎欲滴,皆因选用了花椒、茴香、桂皮、三代、丁香、大葱、辣椒、胡椒等佐料,比例搭配,再辅以小麦仁、葱段、姜末、味精、食盐、芡粉,以地锅长时间(约一通宵)熬炖而成。其制作及佐料看似单纯,然回民的配方及火候之度一般是秘而不传的,故而外地鲜见。正宗的砀山潵汤骨汁肉丝满汤,食者品肉不见肉,不腥、不膻,不腻、状若王浆,色似淡酱,味美鲜香。色、香、味具佳,含热量高,冬夏皆宜。既可消食活胃,亦能舒筋活血,防感御寒。隆冬的“三九”,有“喝一碗不打颤,喝两碗满头汗”之说。食者也可先于空碗中打上一个生鸡蛋,搅成蛋花,再盛沸滚的汤将蛋花烫熟,其美味之沁腑直教人难以忘怀。
  砀山人是酷爱潵汤的,汤馆一般无剩汤,锅底始终文火,边熬边喝,喝热不喝凉。喝汤时佐以香油、醋、胡椒粉少许。喝潵汤多以煎包、烧饼为主食,也有搭配油条、馓子、蒸包之类的。
  砀山潵汤的独特首先是因其名,或者说是因其不名。县城的回民潵汤馆大多挂回文招牌,其意为清真小吃。只有许家和马家挂有左“食”旁右“它”字笔划的招牌,查中国汉字字库,无其字。
  在砀山,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文革”期间,一东北人到砀山搞外调,在“工农兵”饭店要了碗汤,用竹筷搅动后提起,分明可见微红的肉丝挂于其上。品了品,觉得味道很独特,便问身边老者:“同志,啥汤?”。
  “嗯,潵汤(音洒,一声)。”老者答曰。
  “啥汤?”,又问。
  “潵汤!”,老者提高了声音。
  东北人坐不住了,指着碗:“我问这是什么汤?”。
  老者笑了,“它就叫潵汤啊!”。 此乃传为佳话。
  据说潵汤是由上古的雉羹衍变而来,为中国烹饪鼻祖籛铿首创。古代雉羹是以野鸡肉加蕙米同炖而成,后来换成家鸡加麦仁同炖。再后来,砀山回民便将它改为剔骨的山羊脊椎架子了。
  又传说,清乾隆年间,砀山一家潵汤馆来了两位气宇轩昂的客人。伙计端上两碗潵汤,客人立马为这香气扑鼻、黄澄晶莹的鲜汤所吸引,忙问:这是啥汤?掌柜的一旁道:古名叫雉羹,今以乌鸡代雉,你问啥汤!咱就叫潵汤。上首客人十分赞赏,即席吟道:一奚乌鸡鸡羹传世;下座一位应声而曰:戋金竹籛籛铿调鼎。妙对既出,惊震四座。后来才知,上首落坐的客人便是当朝皇帝乾隆,下首者乃当朝大学士纪晓岚。乾隆微服下江南,路遇砀山。回京后,每每想起啥汤就时常念叨,遂御封啥汤为"天下第一汤",天下名汤。从此,潵汤之名便就流传于世。
  由于为民间流传,故而此说有待考证。但近年在砀山出土的一具清代美女古尸,媒体报道疑为风流皇帝乾隆下江南时路过砀山,曾经宠幸过的一位当地女子。因之,又给砀山潵汤之名缘由皇帝御赐之说,凭添了几分可信度。
  的确,那汤因了它独特的味道,在砀山一带衍生了数百年,砀山人对它情有独钟。或家有客人,问:“咋吃?”,答曰“端潵 ”。于是操起器皿上街买了端回家。即便炎炎盛夏,砀山人也爱喝它,理由是“发发汗,心里自儿(畅快的意思)”。砀山潵汤是快市的,但凡汤馆门前总也门庭若市,一家汤馆一清晨能卖600~800碗,上午8点多钟便早早收摊,生意十分的稳定。
  因砀山潵汤声名在外,故仿传甚广。如今在苏鲁豫皖的城城镇镇到处可见潵汤,遗憾的是,那都不过是挂了潵汤招牌的清汤而已。小摊主们根本就不知潵汤为何物,听音就以为是蛇(萧县、砀山农村念蛇为啥),而蛇大约就是鳝类,于是择黄鳝泥鳅为料。更离谱的是以肉鸡架或猪骨为料,匆匆烧制而成,一般都不勾芡。那种汤,不冲个蛋花是要“清澈见底”的。就在距砀山近在咫尺的淮北市,有次笔者在原城南派出所对面喝了一回所谓的潵汤,过后对摊主建议“加些麦仁,再勾些芡便好些”,摊主眼一瞪:“正宗的萧县潵汤,都这样!”。如此的“舶来”,如此的走样,不禁教人哑然失笑。
     风味小吃抑或大众饮食作为一种文化,是地域性民风民俗之精粹。既然它们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容不得粗制滥造的!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一文艺部副主任在宿州《拂晓报》社同志的陪同下采访,喝了一回潵汤。回去有感而文,盛赞了潵汤的味美味足,也谈了潵汤的些许疗疾健身作用。其实那文章的本意是,文艺作品当内涵丰蕴,五味俱全,给人回味无穷。但客观上,却也道出一个外地人对砀山潵汤的感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