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食其力者致敬
个人日记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我想说一句:每个自食其力的人,节日快乐!
从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诗句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隐居者那寄情田野、悠然自得的背影,不由得令人心驰神往。
在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里,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世世代代种田人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不由得心生敬畏。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时代里,一代代勤劳、朴实、憨厚的劳动人民用双手养育了子孙后代,用肩膀承担起推动历史演进的责任,他们没有留下所谓彪炳史册的功绩,但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却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斗转星移,历史巨变,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科技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催生、分化出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群体。
曾几何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官要员、名星大腕、富商巨贾的光环,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领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那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从业者,倍受冷落和歧视,身份和地位每况愈下,从当前的报考公务员热、垄断行业独尊、为官者尊、成名者贵等现象似乎可窥一斑。
记得曾看到一则有关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哈里·杜鲁门的母亲回答记者的故事:这位母亲有两个儿子,一位是地道的农民,一位是美国总统。有位记者采访杜鲁门的母亲,问她:“您肯定为您的儿子感到自豪吧”。她说:“不错,我为我的儿子哈里感到自豪。但是我也为另外一个儿子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在杜鲁门母亲的心目中,儿子是否事业有成,功成名就,都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们各得其所,自食其力,她都会为儿子感到自豪。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往往以地位、权力、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和地位尊卑,是不是应当从杜鲁门的母亲那里反思一下我们自己。
在笔者看来,在整个社会机器的运转中,在不起眼的行业也不可或缺,在卑微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去做。每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当我看到黎明中清扫街区的环卫工人时,便感恩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清洁舒心的生活环境。当我看到工地上辛劳忙碌的建筑工人时,便感恩是他们创造了这个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还有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为我们创造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应感恩于他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如果,你是个自食其力的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受到多少冷遇,你都可以有尊严、高傲的活着。如果,你看到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不管他是贫是富,不管他是苦是甜,请你尊重他、仰视他。
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让我们向自食其力者致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