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五味调和

个人日记

  五味,指甘、酸、咸、苦、辛。在古籍中,主要论述五味,有时也涉及涩味和淡味。我国古人推崇药食同用,药有药性,食物也有食性。味,是古人对食物食性的一种认识。

味是食物的共性,五谷、五菜、五畜、五果归属五味。《灵枢·五味》说:“五谷: 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食物养人,是通过味来实现的,味充养五脏之气,不同的味作用于不同的人体器官,五味与五脏及其它重要器官建立起密切关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五脏别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入”(《素问?宣明五气》)。“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灵枢?九针论》)。

味有散、收、缓、坚、软五种基本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味可养人,也可伤人,偏嗜五味,导致饮食五味太过就会损伤人体。“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

五味调和,才能保障人体健康,才能享有天赋的寿命。因此,古人提出“谨和五味”的养生法则。“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我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讲究从四气五味分析食物的作用,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就是甘、酸、咸、苦、辛。以四气五味为核心所建立的性味归经理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饮食养生学也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

因此,饮食养生,要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根据食性选择食物,以达到补充气血津液、协调阴阳平衡的健身目的。特别是食疗时,更要注意食物的食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