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花费,是无法统计的,父母养育一个孩子的心血,更是无法估量的,由于人道教育的丧失,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高材生,人生还没有开始就枯萎了,这是一些被押上刑场的死刑犯,随着一声枪响他(她)的青春韶华和各种高等学历统统都化作尘埃。我们相信,这些年轻人,至死都不会明白,他·(她)们为什么走上刑场,没有人能够给他,(她)一个回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回到两千多年前,古圣先生的教导中,人们就会发现,现在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在论语中,孔老夫子教育学生的,四门基本功课,被称作是孔门四科,德行 言语,政事 和 文学 首先就是德行:然后才是言语,政事和文学,也就是说,学生们没有修德行,后面的言语,政事和文学都是不允许学的,这就是修学顺序,德行代表的是人本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行: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把人的这些天然品德,在生活中做出来,行出来,行:这个字,还有不能停止的意思,所以德行更深的意思就是要终身保持不变,不能停止,所以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一个人终身保持人性,永不改变,用现在的话说,德行就是做人的资格的教育,这是一个人一生能够趋击避凶,幸福平安,最根本。 第二个科目言语,代表着待人接物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够落实五仁关系。 第三个科目政事,代表着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落实弟子规才行,德行,言语和政事这些都学完了之后,最后才开始学习文学。
第四个科目 文学,代表的是知识,才艺和技能,就像现在小生中学生里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大学里边的外贸,金融,哲学,建筑等专业,看到这里人们才明白,原来全世界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全部都出了问题,把学习科目的顺序搞乱了,从六,七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岁大学毕业,四门功课中,其实只学了最后一门文学,而且前三科基础,机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其实就是抛弃德行,言语和政事,弟子规上讲,不力行,也就是说不能身体力行地去落实,人的品德,不能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落实在生活中,而是首先开始学习知识,才艺和技能,但学文就是破坏,打乱了教育科目的秩序,这样的结果,古人讲,这只能徒长浮华和虚荣,怎么可能成人成材呢。 教育有教育规律,教育的规律首先要符合人道的规律,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重视教育,也最懂德教育民族,中国至少有着五千年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五千年的传统和经验五千年教育成果,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谨有的,但是最近百一百多年来,因为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很多中国人了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对自己本民族如此灿烂,而伟大的文明,批判和抛弃了,现在变成完全的陌生和误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部兴国际接轨,全部西化 ,西方现在文明,只有俩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些人不再相信五千年的,而改为相信俩百年的,所以许多闻所未闻的乱象层出不穷。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