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1月27日专访《张洁:诗有别才》
师友评论
张洁:诗有别才
三年后再见张洁,她的眼角眉梢较之上次接受我们专访时更增添了一种豁达与从容。她说这是人生走到某一阶段之后的顿悟,更是疼痛之树结出的必然果实。果实有两种:诗,和她自己
□本报记者周建春
诗人需要天赋
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初想写诗,但终于发现不具备写诗的天赋,在导师的指点下,转而改写小说,一举成名。“我的过程正好相反,”张洁笑着对记者说,“我最初是想写小说的,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结果不说你也猜到了。我从一个文学少年,长成文学青年,后来因工作和家庭的重负,终于不情不愿地放下写作,中间所承受的内心煎熬,难以细述,难以言表。”
重新开始写作,需要等待时机,张洁并不是有意识地等待,而是当命运走到了适当关口时:孩子上了大学,本职工作早已得心应手,有了生活的积淀,而且有了网络。“对于一粒在灰烬中封闭多年的火炭,网络类似于氧气,类似于扒开炉灰重新呼吸文学的氧气。我指的不是阅读,而是写作和交流的氛围,网络拉近了文学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张洁从未放弃过阅读,2006年,她开始上网写作,这一次主要的体裁是散文随笔。直到2009年,才开始真正有意识地诗歌创作,这一开始,好像就不再有结束。
“回忆起来,我之前也有两次离诗歌很近的机会,但都被我错过了。”张洁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诗最繁荣的时期,张洁的几个老师都是诗歌爱好者,他们曾有意识地栽培她,借给她大量的诗歌读物,包括他们自己的诗歌作品。但张洁当时执迷于小说,读的多,却没动过写诗的念头。张洁说:“现在想想,真是感觉到时机的重要,时机不到,天生的诗人也做不了诗人。”
2012年,张洁写过一篇随笔《诗歌,从气质到灵魂》,其中有个观点:诗人都是天生的。张洁说:我不是说诗人不需要学习,我想要强调的是,“诗有别才”,如果你具有成为诗人的天赋,无论起步早晚,你始终会成为诗人。
从灵魂写作到神性书写
“从2011年9月到2012年底,我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经过多次筛选修订之后,有一两百首。这么多诗,自然就想出一本集子,就好像要把散居各地的儿女聚集起来的那种心理。”提起第二部诗集《草上的月亮》,张洁告诉记者,在江苏、浙江一带,她差不多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那些仅仅保存在电脑草稿箱和网络虚拟空间的文字,迫切需要有个安定的“家”。
著名诗评家苗雨时教授评论诗集《草上的月亮》说:从灵魂写作到神性书写,从此岸跃向彼岸,从现实关注进到终极关怀。张洁的诗,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虽然这种超越中,带着留恋和感伤,有着探索和彷徨,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奋然前行。
诗集《草上的月亮》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一下订购十本、几十本,甚至还受到了小孩子们的喜爱!诗友们的鼓励、支持和爱护,让张洁深深感动!她就像她的代表作《草上的月亮》中的那只狼“咽喉海潮撞击,他嗥叫如哭泣/喊出月亮,他有最温柔的心”。
生命的考量 灵感的源头
张洁早期的代表作《二月是间空房子》,转型期代表作《草上的月亮》受到了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喜爱,流传甚广。
写《二月是间空房子》时张洁刚到南京不久,天气乍暖还寒,她和几个同事租住在一个很大的小区的最靠里面的一栋楼房里,每日早出晚归,都要穿过重重楼群,早晨清凉静谧,鸟儿刚刚在枝头探出身子。深夜归来,目睹一个个窗口,或明或暗,身体的感觉与内心的感受反复交融、发酵,结果就有了《二月是间空房子》。那些空与满,虚与实,冷与暖,静谧与喧嚣……充盈了诗人的心。
2011年秋天,在南京的张洁几乎每天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有写诗的冲动,诗句就在脑海里不断地冒出来。从公司到住处步行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有时等不及回到住处,就随便掏出什么纸头记下来。《草上的月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第二天贴到博客里,先后评论过这首诗的诗人、诗评家有十几人,诗评达十万字。以至于后来《草上的月亮》几乎成了张洁的标签,甚至遮蔽了她后来的成绩。其实她2011年以后又写了不少不错的作品,有的水平超过《草上的月亮》。比如,2012年秋季,张洁创作了一首十四行诗《秋日朝圣》,有着神性的光辉;《去沈园》写于沈园凭吊之后;《我原谅了你,尤拉》写于重读《日瓦格医生》之后。这些作品融入了诗人的独特经历与感受,它们有着热腾腾的生命气息。
2012年秋天至2014年底,张洁基本上在病中。这样的经历,投射到她的文字里,必然与之前的写作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张洁诗歌创作的又一个转折。这一时期她创作了短诗《村》《我为什么写诗》《在落叶中仰望》《桃花庵》等。2013年秋天,张洁还开始尝试长诗创作。
当被问及平时写诗的题材有哪些、灵感来自何处时,张洁说,诗歌写作较多地依靠灵感。她说,这是诗歌写作与小说、散文写作最大的不同,一部小说的写作需要规划、构思,但诗歌写作更加依靠灵感。一个诗人常常并不知道下一首他要写什么。“真正的诗歌是神启。神何时要借助你的嘴发言,你无法预先知道。”张洁说。至于诗歌的题材,就已经写出来的而言,张洁认为自己所涉猎的比较广泛。现实与理想,亲情与爱情,自然与社会,家国故土,生死存亡,她无不触及。就一些评论者的观察来看,张洁更侧重呈现生命的痛感与喜悦,更愿意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晚报数字版链接 http://xywb.hj.cn/Read.asp?NewsID=1049032)
文章评论
小南
去沈园,读张洁。
丁子(子夜一虹)
[em]e1000058[/em]
雪子
亲,祝贺你啊,遥祝新年快乐!
独钓寒江雪
诗有别才[em]e179[/em] [em]e163[/em]
若何
夭,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