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迹 人造天河

个人日记

 
人间奇迹 人造天河

 
 ——河南林县(现为林州)红旗渠

    1960年1月28日,是庚子年春节,就在这天,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有线广播迅速传遍林县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奔走相告,整个林县沸腾了!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林县人民便浩浩荡荡地从全县15个人民公社同时出发了。他们扛着原始工具,挑着行李,推着小推车,赶着马车,向着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浊漳河汇集。尽管早春的豫北大地寒风凛冽,人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开创幸福的喜悦。一场人定胜天的战斗打响了! 
  工程开工不久,县委书记杨贵便提出建议:把“引漳入林”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叫做“红旗渠”工程。他号召全县人民,排除万难,高举红旗前进!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胜利通水。 
  1966年4月,3条干渠同时竣工。 
  1969年7月,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完工。
  10年寒暑,10年苦战,英雄的林县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在这条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上,削平山头1250个,兴建了48座水库、364座塘堰;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在每条支渠上还建起了数量不等的小水电站和提水站。整个工程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纵贯祖国南北的"万里长城"!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的贫穷面貌。广大农村,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旱涝灾害都不怕,年年丰收人心欢。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在林县全县基本形成。林县人从此告别了缺水的日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4万亩。粮食的亩产量由100公斤左右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林荫公路;那从群峰之间穿山越涧而来的滔滔渠水,转瞬间化成了巨大的电能,又穿山破雾,奔向太行山深处;小煤炭、小化肥、小水泥、小水电、小机械等“五小”工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红旗渠宛如一座绵延起伏的“人造天河”。这一人间奇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请欣赏纪录片《红旗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1ODgyNDQ=.html

 
纪录片《红旗渠》插曲(定叫山河换新装)
 
 
    插曲《定叫山河换新装》歌词: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 劈开太行山,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誓把河山重安排。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劈开太行山,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高举红旗永向前。
 

一、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漳河之水穿山来,荒山变成大寨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条条渠道绕山转,人间美景天下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毛泽东思想金光闪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