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笔记》

个人日记

《敦煌笔记》
                                                                                                          序
自06年央视电视剧《大敦煌》播出起,敦煌便对我有种特殊的吸引力。精美绝纶的洞窟壁画,秀色可餐的月牙泉,无不彰显着这座昔日佛都的容姿。后来时隔近6年,大一的一节中古史课上,悄悄躲在后排看《旧唐书》,提到“太宗为敦煌公”,敦煌两个字再一次映入眼帘。后来大二开学初,窝在宿舍几天看完了纪录片《玄奘之路》,玄奘西行返回时路经敦煌到长安。且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卷在19世纪被斯坦因掠取也和玄奘的名号有些许联系,于是对敦煌佛都的向往愈发强烈,心里也越来越觉得,曾经充满神秘色彩的拉萨都已经去过了,一直神往的敦煌,更是不可不去。经过几次和家人商量,最终敲定十一趁着小长假自驾游去敦煌。也算是圆了我的敦煌梦…
去年暑假去西藏,12天行程,途经6个省,是我有史以来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旅行,但当时却没想到应该写写游记,珍藏住这些难忘的细节。还好在回西安后,老爸在电脑上写了长达46页的西藏回忆录。这件事让我在这次出发去敦煌前产生了一个想法——《敦煌笔记》
2012年10月2日于西行敦煌途中
「一」
2012年10月2日                                                                                                                  
一清早从西安出发,因为回家时忘带学生证,所以大约九点时又去了趟学校。由咸阳上西宝高速,还好都是往西走,不算绕太多道。

西宝高速对我而言已不陌生,去年西藏之旅同样也是由西宝出发,如今两侧景色依旧。中午到达宝鸡西服务区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周围山峦烟气渐生,雾霭起伏间诗韵流情。

今天的第一站是甘肃天水麦积山,目的地还有二百多公里,闲来除了在车里张望四周山景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推敲写的文章应该用《敦煌游记》这个名字,还是《敦煌笔记》。貌似这问题挺无聊的…→_→

但一字之差,意思还是有区别的。一番推敲后,还是决定用《笔记》,毕竟这次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旅游。随后在手机里写下了《敦煌笔记》的序。
                                                              
下午两点五十多,由于景区改道,路过街亭古镇,身为三国迷,对街亭这个词自然十分感冒。虽然没前往古镇,但自我揣测或许这条路附近的某个山头,就是当年马谡屯兵处,山下王平于路中扎营……一路上在两山间蜿蜒前行,雨下清凉的氛围,使景色显得格外清秀,郁郁葱葱。确实到了甘肃,却不是平常认为的黄土飞沙印象。联想起去年经天水、兰州,往西宁去的景象,甘肃天水以西与如今所在的天水东,气候相差甚大。山路右侧有深壑,壑中流水,水自山涧出,林荫映其左右,姿色堪比藏东。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穿过一个很古朴的村庄,右侧山体呈黑色,不远处有开阔地,北面是一个石质牌楼,装饰华丽,写道:净土寺。寺山门周围都是仿古建筑,商铺聚集。由山门向上仰望,雨落雾起,缭绕间寺院难觅。

时间已经不早了,还要赶路到麦积山,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继续向西沿山路走五分钟,沿途都是仿古建筑和农家乐,建筑消失处有牌楼,写着:石川村。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直到快五点的时候,终于抵达了麦积山,此刻雨势丝毫没有减弱。不过这里的山川在雨中却风景独好,朦胧云海围绕着座座山峰,麦积崖在众多山峰中很好辨认。当走进石崖,抬头仰望这高过百米的石窟群,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摩崖石刻了。

图片(远眺麦积山)

一圈下来,不经意间发现麦积山的石刻并非直接在石崖上雕刻而成,而是石胎泥塑,即石刻雕成大概轮廓,然后以泥塑的方式加工细化,做面容,做四肢,做裙摆…麦积崖上目测有洞窟逾百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洞窟大多被密集的铁网隔离,再加上外面光线太强,洞窟内没有照明,不仔细看或者说是根本难以看清洞窟里的雕塑,实在是差强人意啊。图片(麦积山顶层最华丽的石窟)
 
麦积山上的楼梯都是楼来修建的,大多悬空,水泥质地,行人多时,会发出震颤。但从一些痕迹处还是能看出原先古人们所修建的栈道痕迹。图片

麦积崖上最大的三尊佛像,高约二十余米,其中右侧雕像损坏最为严重,但也显现出了三尊大型雕刻的秘密。雕像由岩体突出,由于麦积山山体是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但泥塑又如何悬在崖外千年?右侧佛像下端脱落,显露出许多石柱,石柱垂直于山体半端插入内部,半端漏于外,以用来连接山体和表面石胎及泥塑。我想这就是这么精美的泥塑能悬留在石崖上的原因吧…

众多石窟前都有木牌做讲解,大多是北魏、西魏时做成的泥塑,而在隋唐宋时期重塑或修复。麦积山石窟始于后秦,直到清代,千年的积淀,本当细细体会的。但实在是条件限制和时间太紧,只好作罢…

晚上七点多,千辛万苦总算是找到空房入住了…第一天的旅行就此告一段落。期待明天天气晴好…

「二」
2012年10月3日          

清晨早起,窗外雨霁。今天计划能到达张掖市,这样明天就可以到敦煌了。昨天一直在下雨,为了避免单反镜头进水,所以只好将它先束之高阁。今天一路西行,想到会看到路旁景物的变化,早早就把单反放在手边。必须说:感谢天晴…

今天前往兰州的路程,和去年一样,都在连霍高速上。刚过天水市区向西,景色已然变化,没有葱郁的林木,远方山头上绿色似乎只是点缀。这里距离昨天的麦积山,不过多五十公里,差别已经显现。
图片

十点左右,一缕阳光照进车内,我从睡梦中醒来,车窗外,天气大好,心情也舒畅了许多。此时距兰州也越来越近,四周景物我不知该不该用“山”这个字表达,有点像陕北黄土高原的景象,千沟万壑,零星的村庄散布在各个塬顶端的平地上,高大的树木没有多少。

十一点到定西市东南的通安驿服务区休息,车内温度很高,但刚下车,却是寒意逼人。服务区有处咨询点,我们正好缺张甘肃地图,就过去看看。咨询点旁边一个展板上是陇西李氏宗祠的简介,以前听父亲说过,我们关中一支源起于陇西,虽说如今我的李氏和原本李氏可能早已不在同一体系。我正看的入迷,一旁工作人员问我姓什么,我说姓李。然后他正好拿出一张甘肃地图说他也姓李,地图送我。我当时瞬间惊讶了,得来全不费功夫啊!→_→虽然后来知道那里是免费发地图的…

正要上车出发时,却突然发现车右侧前轮上有颗钉子扎入,还好服务区就有修车行。最后虚惊一场,钉子没有扎破内胎。不过在远行路上车辆抛锚可是非常揪心的事,特别是往西北或西南这样路上车辆很少的地方。去年在往拉萨的路上,晚上九点多,由于是轿车,又在颠簸的山路上爬坡太久,造成发动机过热熄火。四周漆黑一片,方圆百里没有人烟,那感觉,现在仍记忆犹新…

距兰州还有30公里左右,有白虎山,山以东是宽阔的平地,白虎山横亘在此,兀然耸立,绵延数十里,如同一道巨大的天然城墙,很是壮观。从白虎山开始,后面依次山脉交横。一点时过兰州。这已是我第三次来甘肃,第二次过兰州了…不过一直没能去兰州市区吃一碗正宗的拉面啊…
图片

下午两点多,一觉醒来,已经来到一个服务区休息,这服务区很小,和之前的相差太大,来此休息的车辆也不多,设施很简单,一座中石油加油站,餐馆和超市,住宿。建筑都是欧式,但却挺老旧。我拿着地图在服务区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它的名字,只知道它距龙口泉很近。

休息多时,重新上路时,两旁的景色已接近戈壁,草木稀疏,远端有山脉,不知延伸有多远,大概那就是祁连山吧…

没多久,过永登县城,这个县城看起来发展的很不错,更为吸引人的是沿途种植的一排排杨树,蔚蓝的天空与黄土大地的背景下,青黄交错的胡树叶格外清新。这种美景,不在甘肃,新疆无法看到,不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无法领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渐行远,天空变得有些浑浊,金乌被厚密的云层隔离在左侧山峦后面,到华藏寺的时候骤雨来袭,豆大的雨珠瞬时模糊了视野,道路开始弥漫起了浓雾。但远方天际透出的光晕,告诉我们,黑云即将消散。两旁的景色着实令人惊艳,可惜是在高速上,否则真该停下来用广角镜头囊括这一番美景。

到乌鞘岭一带,景色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黄沙无垠,而是有种重返可可西里的感觉,天空时而还飘起雪花或小块冰雹,这可是才十月天啊…

高速被封闭,绕行国道大约一个小时,由双塔再上高速,此刻两侧又恢复了戈壁景象。随后经过武威,直奔张掖而来。

傍晚7点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右侧出现的土墙,墙体东西走向,连延不绝,由衷觉得这或许就是古代长城遗址,因为我实在想不出还会有谁选择在这里立一道如此之长的墙体,且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类似岗楼的建筑出现。大约十分钟后,看到有路标标注前方一公里处是长城口,印证了我的猜测。

晚上终于在张掖找到住处,回想起这两天所走的路线,属于河西走廊地区。以前在课本上也多次看到河西走廊这一名词,河西走廊西北至东南狭长,加之以往对甘肃的固有印象(除了黄土沙漠,就是戈壁)影响,一直不解为什么古人要将这里作为连接西域的重要交通通道。今天的行程是我最终体会,河西走廊气候相较于北方草原和南边高原,是最合适商旅行进的,且真正的甘肃并非全都是上述印象的景象。北方草原先后有匈奴、突厥人控制,且气候干燥。南边有祁连山阻隔,沙漠莫延贺碛,可可西里无人区,高原,不适合行人通过。由此可见,河西走廊的形状并非巧合行形成,而是周边因素使然。
明天准备经过嘉峪关,下午抵达目的地敦煌…祝顺利!

「三」
2012年10月4日             
早上醒来,习惯性的打开电视听新闻,这才发现选择向西北旅游是个正确的选择,华山,泰山,峨眉山,厦门,人数爆棚。但是还是很担心在敦煌的住宿问题啊…

张掖今天的气温是1-16°C,虽说晴天,但太阳的金辉还是显得太过无力。九点多重回连霍高速。不久路的左边出现一座大的雪山,山体与昆仑山极为相似。一路上的风景也与青藏公路很像,四野茫茫。图片

中午时分,首先到达“长城第一墩”,这里是明长城最西端的第一个烽火台,古称讨赖河墩。西接大漠,北连嘉峪关,南倚祁连。墩台矗立于讨赖河北岸的悬崖上,修建于明朝嘉靖十八年,垒土而成。南面紧临就是讨赖河河谷,河水颜色为宝石蓝,分外美丽。河谷两岸有吊桥连接,长过百米,高约五十米,桥宽不过一米。两人迎面走来,只能侧身通过。两岸如今建有醉卧沙场群雕和一些仿古建筑,群雕后来在嘉峪关关城的长城博物馆也有见到。若不是河谷下面还有工地施工,我想这里的景色可以更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驱车向北约7公里多,就是大名鼎鼎的嘉峪关关城,这里是“天下第一雄关”,也被称为“河西第一隘口”。明洪武五年,由大将军冯胜主持修建的。但不知怎么,这里也在施工,各种彩钢片围栏和脚手架,穿插在古朴的城墙间,大煞风景。关城中,游击将军府是这座关隘的指挥中枢,记得以前曾在书上书上看过,游击将军属于三等将军,与传统的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车骑将军等这类将军比,则位卑职低很多。在有些朝代,游击将军甚至属于杂牌将军范畴,与建武将军,讨贼将军等同列。不过明朝在河西地区和嘉峪关周边共驻军六万余,当然,并不是只由一个游击将军管辖,还设有其它更高职位的军职。明代河西地区卫、所皆由右军都督府管辖,设陕西都指挥使司,下辖十一卫,三千户所。根据明代兵制,卫置指挥使统领,下辖五个千户所,兵5600人。千户所则有千户统领,下辖十个百户所,兵1120人。百户所下面有两个总旗,兵112人。总旗下又有五个小旗,兵50人,每小旗10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呼…其实当我第一次在博物馆了解到明代的兵制时,果断晕了…

嘉峪关关城整体保存算是较为完整的,其间还有古装军旅表演,引人耳目。

下午四点多,结束了嘉峪关之行,立即驶向高速赶往敦煌。在黑山湖收费站旁边的山脚下,有一处湖泊,映着天空的颜色,湛蓝似玉,与周边的戈壁形成鲜明对比,令人神往。

随后在酒泉看到了大面积的风力发电区,发电机组高约50多米,远远看过去的感觉和近距离观察的感受截然不同。
图片

图片



晚上快九点的时候,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敦煌。图片
明天开启正式的敦煌之旅,第一站莫高窟…    
「四」莫高窟
2012年10月5日

七点半的敦煌市天还没亮,气温冷的就像冬天的清晨。这是一个人口只有20万的县级市,也只有在各个长假期间会突然热闹起来。而现在十一假期的余额已经越来越少,不敢再耽误什么时间,直接前往莫高窟。

莫高窟距离敦煌市区并不远,此时莫高窟的太阳似乎没有温度,寒风呼啸,当来到售票处时,这景象还是让我很惊讶,才八点刚过,这里已经有数百人在排队买票。
图片
莫高窟在平时只开放10个洞窟,而在节假日时会增加到12个。相较于整体的735个洞窟,开放12个洞窟似乎是杯水车薪。但一番游览下来发现,12个洞窟分别是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之作,并各具特色。

莫高窟有个俗称叫千佛洞,第一次听说时,以为这是在虚指洞窟之多。在游览之后我有了新的体会,在12个开放的洞窟中,每个洞窟中不外乎都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及数尊其他侍者佛,而在洞窟壁画上除了极具特色的飞天外,还都有上千尊小佛装饰,千尊小佛间的修饰12窟各自不同。在此大胆揣测下,或许这也是被称为千佛洞的原因吧。

提到莫高窟,我个人认为排序应该首先是壁画,然后是经卷,雕塑。

整个莫高窟壁画有45000平方米,开放的极少,其重要原因是这些壁画保存完整的本就不多,而且20世纪初被英、法、俄、美、日的探险队掠走很多,加之壁画十分脆弱,光照,湿度,包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过高也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进入莫高窟伊始,就会有工作人员一直提醒洞窟内不能拍照,相信很多人都有些不明白,闪光灯会对文物有什么损坏?这属于光照损伤范畴,我所看到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在莫高窟参观的最后一窟,好像是428窟(原谅下,向来对数字不敏感,这编号也没规律可循),这个洞窟中千佛壁画旁边注释的文字迎光面和背光面差异甚迥。迎光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而背光面的文字由宋至今历经1000余年,仍然如新,这就是光照的损伤。游人大多会问有些洞窟里不也装着照明灯吗?这些灯源据目测是冷光源,且设置这些光源的洞窟极少,只在游人参观的洞窟中有。尽管如此,今天的游览过程中还是有不少人偷偷留影,只能说真让人惋惜,何必呢?

壁画中,飞天形象早已闻名遐耳,但今天才知道,飞天形象中的人物,一为舞者,一为歌者,他们一般出现在洞窟顶端和四壁的交界处,他们是佛祖讲经时的配角,当佛祖讲到精彩处,则飞出向佛祖撒花,唱歌,奏乐…他们的形象有抚琴者,提花者,乐舞者…他们属于神仙,但修行较低。在隋唐以前,飞天舞者是男性,画工粗狂,身体伟岸,身材整体较为错短,深眼窝,高鼻梁,很有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而在隋唐时期,开始成为女性形象,身材修长,姿态婀娜,画工线条流畅而具有动感,也就是今天人们所常见到的形象。

各窟壁画都是围绕着窟内的塑像佛而绘制的,壁画的主要内容除绘制千佛外,另一主要内容是经变画。顾名思义,经变画就是将晦涩难懂的经文以图画的方式向世人展现。画作内容丰富而华丽,人物刻画十分细腻,不同时期的经变画也体现了当时不同的社会氛围。所以壁画的研究价值直至今日也无可替代。

刚登上莫高窟时不难发现,这地区的土质是典型的沙砾岩,沙土和各种小碎石混杂在一起。这样土质疏松不说,表面也凹凸不平,很难想象古人是怎么在表面上作画的。后来在好像是138窟发现了缘由,我看到四壁底端有很多脱落处,而脱落处正好揭示了它的秘密,古人并非是直接在沙砾岩表层作画的,而是先用细竹条铺在原始的墙壁表面,然后上面再涂上一层细腻的泥土,这个远古人类建造房屋的方式一样。泥土干燥后表面平整,再用浓厚的矿物质颜料作画,这种颜料保持时间很久,不易掉色。

如今行走在莫高窟洞窟群间,会发现很多洞口的沙砾岩结构非常坚固,原本用手一抠就会脱落的石子,如今却难以撼动。这是因为莫高窟开发之初,条件非常差,保护工作很艰苦。60年代时,由周恩来亲自拨款100万重新休整了大部分的洞窟口,进行加固,现在所见的都是在原本基础上喷撒水泥凝固后的结果,此外还在原先已经损毁不堪的木质栈道,牌楼基础上修筑了水泥台阶,有道等。图片

其次是经卷,而提及经卷,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早已驰名海外,藏经洞的编号是16-17,洞口建有屋檐,朱梁灰瓦,门窗处画有护法金刚,僧侣等形象,不过这估计也是后人修复或建立的吧。进入洞内,左侧有法鼓,右侧有钟,再向前,有甬道,甬道右侧墙壁上有小门,这便是藏经洞所在,洞内空间不是很大,这洞窟本是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开凿的影窟,后因战乱,敦煌僧侣们将各寺庙保存的经卷文书,佛像等藏入洞内,封住洞口,绘制壁画掩饰,这就是为什么藏经洞会在甬道出现。后来由于知情者相继离世,躲避战乱者一直未归,洞窟被荒废,风沙渐渐封住了窟口,从此匿世近800年。到光绪年间,1900年时被莫高窟的看管人王圆箓道士率人用水疏通三层洞沙时发现。可惜王道士没什么文化,是个退伍军人受戒归道的人,在发现之初并没有上报,而是将部分经卷送给当地名流,乡绅以换的修缮莫高窟的经费。后来英籍奥地利的著名中亚探险家斯坦因来到敦煌,他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并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玄奘西游事迹,以玄奘的名义从王道士这里骗走了第一批文物。斯坦因之后还多次返回敦煌从藏经洞内运走大量文物,最后一次最多。斯坦因对印度历史的发现曾有过贡献,印度是个从来不重视记录历史的民族,他曾在印度发现了大量的印度佛教遗址,使早已被印度人自身忘怀的印度佛教重现人间,那时的印度,基本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个叫释迦牟尼的人出现,他们过多的重视了精神世界。而斯坦因在印度的这些成就都源于他一直奉为探险指南的书籍——中国唐代僧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除了斯坦因,此后陆续还有法国,俄国,美国,日本的探险队来到敦煌从藏经洞里疯狂的掠取这些珍宝。藏经洞内原有各种文物5万余,而当中国政府开始整理时,仅得8000余。这不禁让我回想起陈寅恪先生曾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提的那句话: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图片
1908 俄国探险队拍摄的莫高窟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藏经洞里包含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

今天在莫高窟文物陈列室内看到的一些手抄佛经本,字迹十分工整清晰,然而字里行间再看起来,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
 
经卷之后是雕塑,之所以这样排序的原因在于莫高窟在清末王道士到来之前,虽经历前秦到元代一千多年的修筑,但此时已经遭受宗教战争,战乱的毁坏,破败不堪,仅有一些略懂汉语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喇嘛在此。塑像多数残破,而王道士到了这里之后,香火渐渐兴盛,当然这与王道士的一些活动有关,他利用积攒的香火钱对莫高窟残破的雕塑进行修缮,但不幸的是这些修缮大多都适得其反,破坏了塑像原有的时代价值,而王道士的修缮也是具有很浓厚的道教色彩,譬如在16号洞窟内,也就是17号窟藏经洞相连的大窟室,后面是释迦牟尼像,左右各是弟子迦叶和阿喃,而在佛像的前面,却是一座太上老君像,比起佛祖像,太上老君像明显细致太多。此外的不少洞窟中也都加入了道家元素的人物。另一些洞窟内,也是修复了佛头或佛身,但毕竟时代不同,审美观念或对佛的感受不同,塑像自然差别很大,但这次的修复却抹杀了原有的风格。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塑像,已经很难找到原有的,基本都是清代重塑的。所以我将其排在最后。

佛教有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汉传佛教中,过去佛为燃灯佛,现在佛为如来佛,未来佛为弥勒佛。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弥勒佛在后来汉传佛教中影响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点像布袋和尚的样子,笑口常开,让人感到非常和蔼。而在原始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弥勒佛的形象是非常英俊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形象是在拉萨的布达拉宫,而今天在莫高窟第二次见到了体型正常的弥勒佛。洞窟里的塑像一旁的经变画其中之一,描绘了弥勒佛降生,学法,成佛掌管世界的事迹。弥勒佛是未来佛,他原本是和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后随佛祖学法皈依,先佛祖而卒。层看到一本书上说释迦佛,就是如来佛,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兜率宫后来被道教引为太上老君居所),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经变画中描绘了那时的世界,庄稼一年七收,书上会长出衣服,人人歌舞,崇敬佛法,天下大同。

除了弥勒佛的塑像外,大多是释迦佛的塑像,其中参观到的唯一一座卧佛塑像,卧佛一般都是以佛祖八十岁时的样子塑造,即佛祖涅槃时。这是五代时建造的,后来清代重修时在佛的背后塑造了佛的七十二弟子像,表情各异。整个洞窟呈长方体,上顶为弧形,整体恰似一个石棺,而我们就在佛的石棺里仰视佛祖。






敦煌莫高窟的标志建筑是中间的九层阁,阁高四十余米,依鸣沙山东麓而上,阁内便是莫高窟第一大佛,高36米多,是世界第三大佛。唐代凿刻,主体保存至今,九层阁阁顶曾在清末坍塌,大佛佛头暴露在阳光下,后来由当地人捐资重新修筑,今天所见,也是当代人在清代基础上美化修复的,所以如此华丽。莫高窟第二大佛就在第一大佛的右侧不远,高26米,但由于建造时工匠巧妙的运用了视觉原理,所以从下而上仰望,会感觉到比第一大佛还要大。第二大佛的左手被称为“敦煌第一美手”,这是游客在参观后发出的感慨,因为佛像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图片
 
莫高窟泥塑的制作大多都是“木骨泥塑”的方式,用木头雕刻大致造型,然后涂上泥浆,塑造出形状,最后上色。而大佛的雕刻则是山体直接凿出轮廓,然后用泥浆制作出衣褶表情等,这和麦积山石刻的制作相同。

今天的莫高窟前后都是戈壁,林荫不是很多,莫高窟前面有一条河道,但流水却少的可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古代的莫高窟,隋唐五代时,这里是“波影重阁”,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盛况可见一斑,后来时光荏苒,周围环境不断变化,最终在一代代敦煌学的保护者和研究者的努力下,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的莫高窟,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沧桑,千年的风雨浮沉,历经世事变迁。昔日的佛都敦煌,现在更多的则被贴上了旅游的标签,多少人是为文化而来?多少人又是为沉积在千年历史身后的故事而来?
      
          

文章评论

素心

她们说十一人太多,我就被困了…羡慕

丅①站╮幸福

我暑假也去了甘肃,感觉还好,就是太远挺劳人的,你还对这了解的这么细微,真是自愧不如啊,看来真的好好看书了……

雷珺

你的小日子过得很精彩嘛,赞一个![em]e179[/em]

当归

我居然想到了《文化苦旅》。。。 why。。。 好深沉的文化积淀味道。

夏天。

喜欢这些图片,还有,很佩服你的文笔[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