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着闲篇儿的我们也会跟着老去(二)
鬼话连篇
(二)
乡村老太的诉说和我无法替她解决的问题
我和大表哥正说着这鬼天气一直不好,白天晚上都不能让人出去钓鱼,所以惹得大家心情好不郁闷时,上来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她问这是不是到什么什么地方的车,说不认得字怕坐错了。说要坐最前面,不然会晕车。我告诉老人家,说您老完全上对了车,而且这全车不算我就您一个乘客,想坐哪您就坐哪但坐前面您要注意安全。那老人家一个劲的夸我服务态度好,感叹世间还是好人多,当然恶人也不是没有。她显然就把我当做了卖票收钱的了。
我地一直看着她,生怕颤颤巍巍的她被那些座椅挂倒。老太却不让我帮忙,自己坚持着把一个大口袋放到最前边的座位下边,然后在那座位上坐了下来。她说,这腰杆子老硬了,岁数大了,不中用了哟。
看着那张挂满皱纹的脸,我忽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听她唠叨着,说她孙子到她姑娘家玩去了,今天要去接回来,明儿早上要上学校读书。在大脑努力地搜寻了一番,我才想起来,原来这老太婆我见过的,大约是在开学近两月后,她曾经为孙子读书的事到学校去找过我两次的。
她是认不得我了,但她当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诉说的情景,却在我眼前活动起来:
她的儿子在外打工,出了意外,死了。媳妇后来也出去打工,去了就没了音信。孙子六岁多了,今年上了一年级。低保的钱不多,所以她一边在街上捡破烂,一边带孙子读书。孩子读书不行,功课赶不上趟。她说自己也不能辅导,一是怕老师抱怨,二是怕她就那么一丁点希望就这么毁了,所以想让孙子退回去读学前班,明年再读一年级。但是幼儿园和学校都不敢同意。
其实我也很同情她,但却爱莫能助。现在乡村里年轻的家长,大都想把孩子放在镇上的学校读书,让老年人上街来租间房子带孙子孙女。一方面,家长们能安心在外务工;二方面,他们觉得,镇上学校的条件比乡村学校,应该是要好得多。所以这些年,乡村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少,各级教育部门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得不进行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乡村学校。随之而来的矛盾是,镇上的幼儿园,学生容纳不下,所以6岁以上读过大班的,都得往小学赶。而小学容量也有限,所以,不管是镇上小学还是幼儿园,都成了大班额。班级学生多了,老师也心烦,也照顾不了那么多。一年级学生,要是智力稍滞后些,家长辅导跟不上,那就可真是有些糟。
我耐着性子给她解释了大半天,不是学校不通情理,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只要进了一年级,注册了学籍,就不准留级了。不管你成绩有多差,就算你还针不懂顺线,科科考鸭蛋,你照样得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升上去,直至初中毕业。至于为什么不准留级,我说不清。我就说得清,也不想说。现行的政策就是如此,这不是我规定的,你让我怎么办?
其实我心里也在想,我们小时候读书,国家和许多学生家都和咱们家一样,都穷得要死,但是你成绩考不合格,你就得被学校勒令留级。留级,在那时很扫皮的事。而现在,却是想尽办法都达不到的愿望。我真不知道,这是倒退还是进步?说是普及了初中教育,那些学生到底达到毕业水平没有,除了老师心里有一本帐,就只有鬼知道了。
总之,作为规定的执行者,我不能开了那个缺口。我知道,我就是不合理政策的帮凶,但我无能为力,无法替她解决她满心希望解决的问题。
她的孙子,拼音都读不倒。我想,这一溜烟的读上去,怕是认不得几个字就“幺台”,不用掐算,估摸着今后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打工者。
当然,也有人会说,就算再读六个一年级,有些娃儿怕还不是斗大的字,认不得一升。是的,我也知道,不过,那种学生,我们的专业术语,叫“智残”。
话扯远了些,不过,当时我确实是那么想的。因为怕老人家认出我来,又和我说个没完没了。所以我把脸倒了一个方向,透过车窗,看街上那些或无聊闲走,或匆匆忙忙如同去赶考一样的行人。还好,老人家真是老了,可能记忆不好,一直没认出我。是我自己多心了。
2014年12月2日午
文章评论
瀟瀟雨煙
实理!
文晓东
这个标题整得实在是太安逸了![em]e179[/em]
心境无涯
我家儿子上学的时候也没上过幼儿园大班,他当时的情况是本来没准备让他上学,人家学校已经开学几天了,有一天跟我同事说起我儿子跟她儿子在一个班了,幼儿园大班,同事很奇怪,你儿子那么大个你怎么不让他上学?另一个同事也附和说早上学好。于是我爬起腿送他上学去了。结果因为没有上学前班,拼音一直没跟上趟儿,这事儿主要怨我,当时没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在班里垫底。直至高考也没跟上。数理化基本满分,语文比同班同学少了三四十分。
小喜鹊
生活里的无奈
廊桥遗少
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普及教育![em]e113[/em]
半边山
伤心。。。扫皮和幺台好正宗的土话啊,,,
灰太狼
季羡林他老人家在一篇文章里说,他自己是做不了伟人的,因为伟人总要牺一部分人成全大数人的利益。这就是公平和正义的问题。现在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但回过头来一看,这么些年的教育,孩子得到了什么?这老太太的事情很常见,也可以说是个别,但这些个别与个别加起来,却是一个庞大的个别。一个学生对一个学校而言,可能只是千分之一,对一个家庭而言,则是全部,是百分之百。我只想说,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都都不要混日子,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都能真正担负责任,从自己的角度尽力减少一些类似的悲剧,只解决我们能解决的,我们不能解决的,那也只能“把脸倒向了一个方向”,尽量不去想,阿Q一回。
灰太狼
如果我没有记错,很多年以前你写过一篇《留守的小娇》,其实现在“小娇”的数量没有减少,相反感觉还在不断的增加,我们最初的“留守儿童”,现在有很多已经是留守少年、留守青年了,有些已经为人父、为你母了,这是我们的痛,经济发展带来的痛,但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所以,我真觉得尽我们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天要下雨,无可奈何。
总有一抹淡淡的忧郁
每每看到,听到类似的情况,心里就觉得隐隐的痛,这些究竟是家长的短板还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短板。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只是希望努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至于他们未来的路,就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还有就是上纲上线的,我们只有是手长衣袖短,无力回天了罢。
浩宇翱翔
说出了现实教育的弊病,可惜上面的管理者没人去想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