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的一天:且行且珍惜

谨、岁月流痕

文/苏瑾 QQ:532774583

       因为疲惫的身躯没时间再去网上发发牢骚,内心的沉稳像酒窖的藏酒,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和自己亲密的对话。成长意味着孤独,孤独意味着失去。在来来回回的辗转中,磨出一个平整的自己,然后潇洒的滚的更远。记得有一个人曾说过,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懂的舍弃才会懂的你拥有的珍贵。有人为了当初的梦想还在坚持,有人为了简单的生活安于平淡,不管你面对哪种生活,你都要为现在的生活而庆幸。庆幸这样的际遇,庆幸各样的生活,庆幸你面对的历过,且行且珍惜。

       我是巷修队的一名机电工。凌晨五点半起床,洗漱,穿上整洁的衣服去单位报道。队长和书记会六点十五开会,布置今天的采区任务以及要注意的事项。所以,我们可以在此时间段去食堂吃饭。食堂的伙食很好,有油条,手抓饼,红豆粥,豆浆,土豆丝,咸菜等。这里的饭菜很便宜,几块钱就能吃得很饱。

       吃罢饭,坐在一个会议室中,一边开会,一边送干粮的工人登记今天下井的人有多少人吃午饭的。我们中午是不上来的。会议室比较小,一次容得下五十个人七七八八的坐下来。6S考评的项目很多,其中有一项是唱集团公司的企业歌,还要填一张永远没亲人会帮填写的职工身体状态反馈表,这就是独自一个人在陌生城市工作的状况。去更衣室升下吊篮,将干净衣服放进一个口袋里,穿上工作衣。工作衣很潮湿,昨天浸透的汗水在一个晚上的风凉之后也没有干。衣服上散发着汗臭味,很有湿度。作为一名机电工,我的工具是比较多的,除了自救器,头盔,矿灯,还有一个工具套。里面有扳手,老虎钳,工具刀,螺丝刀,改锥,电笔。有时候得身上装一些备用螺丝,螺母,销钉,遇到用的地方就不需来回跑。

        由于工作地方很远,我们每次在矿山坐接送车去指定地方井口。在井口等待罐笼到地底下。有很多早上没吃早饭的工人就买一些干粮塞进衣服里。由于我们是在岩石巷道工作,所以没有煤巷的脏,还可以吃东西。如果是他们的话,吃的东西都是黑的。乘坐“大黄蜂”分批来到井口,打卡,人脸识辨,发一袋矿泉水。井下人员定位在离井口二十米的地方就能检测到,你会看到墙上会有一个大的显示器,上面写着当前井下人数,每个队的人数,名字。定位仪在头盔上,上面有三个按钮,分别是呼救,火灾,水灾。

       罐笼一次只能有往下送40个人,和电梯一样将你送到井下七百米的地方。你在罐笼里能很容易感受到井口由于气压的的原因,气流从你面前拂过,夹杂着一些土尘,像沙尘暴。 下降过程中,从罐笼拿着矿灯向外看,两边的石壁灰灰的,以很快的速度向上飞去。上面用水泥平滑的抹平,像水泥墙壁一样。石壁上有水珠,可能是因为温差导致。

       乘坐罐笼一分钟左右到了井底。 安监人员打开罐笼上的护栏链子,工人们陆续出来。外面有像铁轨一样的道路,是用来运料的。还有很多分巷道,是通往不同工作面的。道路有六米左右宽,四周的墙壁用大块白色墙砖贴着,呈拱形,很明亮。走差不多四百米左右,有一个很陡的楼梯,一百多级阶梯,工人们扒着扶梯下楼,到了更深的一个地方。这里也很宽敞,是一个候车站,这是一个钢丝绳子做成的索道,两排各一条,运送上下的人。两边挂着猴子车,它就像猴子一样,一个牛角样的凳子,凳子上一个很长的挂钩,和凳子成90度角,将它挂在钢丝上坐上去就走了,很像缆车。隧道两边很平滑,都用水泥打网浇灌,只是头顶上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些看着想要掉下来的样子其实是很坚实的。乘坐差不多五百米左右就该下车了。将猴子车从钢丝绳上摘下来,挂在墙壁的挂杆上,扛着工具继续走。在这里,有两台移动变电器。电缆从高压端进入,从低压端出来。高压端6000V电压,到了低压端就只有1140V。这些移变是用来
给皮带供电用的,周围用护栏隔着,不让人接近。 

       再走20米,跨过行人桥,就快到了我们工作的区域了。向上走,左手边是皮带,上边运输着从工作面挖出来的煤矿或是废料,皮带上是胶带风筒,是输送氧气的。道路两边清理的很干净,各种器材摆放井然有序。扛着工具向前走300多米就会看到二皮带了。看守二皮带的工人负责按按钮,清理从皮带上掉下来的煤渣,石块。由于我们的工作面在中央回风大巷,掘岩石巷的,所以巷道里会听到风机的轰鸣声,还有各种设备的声音。我的工作就是检修这些机械和皮带。

       上午一般没什么工作,由于皮带一直运转,我只能安装皮带右边的风水管。一共有四根铁管,并排安装,每根10长,然后每一根又是一节一节的用密封卡链接在一起的。最上边两根一根是送风的,一根是送干净水的,下边两根是用来运输从井下抽上来的地层水。风管的风量很大,用来给风泵,风镐提供动力。而上面那根干净水管是用来给工作面降尘,喷洒用的。上午铺设管路,下午检修皮带。

       工作面上的工作一般很危险,工人们用机器在岩石上打眼,打够一定数量的炮眼之后会有专门背送炸药的人员将这些送到工作面上。背炸药的是个黄色的箱子,箱子很厚有20斤左右,加上炸药的重量就有八十斤左右。里面是硝酸甘油酯,和雷管。涉爆人员将炸药装填好之后统一清场,工人们站在一百米远的地方,随着几声呼喊“放炮了,放炮了,放炮了” ,一声巨响震的整个巷道闷响。声音由远及近,冲击波的威力可以将一个站在巷道中间的人吹倒。如果你没有捂耳朵,那么需要好一阵子才能恢复听力。

       一次爆炸只能将隧道炸开一米左右,之后用装载机将废石运到皮带上,有时候石头太大,就得人工用锤子砸碎。石头的硬度很大,有时候你轮十几下也砸不开,这是有技巧的,得寻找岩石纹理,这样才行。有时候想,要是能有个比较方便的破碎工具,那就会省很多力气。

       到了中午,送干粮的人将盒饭送到每个人手中。伙食很好,有鸡腿,排骨,米饭,包子,炒饼,炒菜。我最不喜欢吃的干粮就是炒饼了,干的难以下咽。一星期有几次是米饭,有几次是四个肉包子,排骨也能轮到一次。手很脏,有一次和我一样的新工人拿着肉包子咬了一口,包子上留下一个黑印记,我说包子上有黑,他饿的狼吞虎咽吃光,当吃第二个的时候嘴巴已经干净了,那些黑已被上一个包子沾干净。他一顿吃了四个碗大的包子,看着既心酸又同情。十来分钟的吃饭时间后,便投入工作中。大家都像早点下班。

       井下通信不好。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废弃的工作面安放风电闭锁开关,虽然废弃了,但是还是有风筒进来的。由于风量小,风电开关动作将电源断掉。为了联系工作面外的人,我不得不走一千米的巷道。这样负重几十斤在如此潮湿闷气的巷道中行走时非常累的。所以,在井下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通信。由于地下极其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巷道,无线通信的信号发射于接受在经过几次偏折之后会衰弱,信号强度就会减弱。所以井下有像手机一样的聊天工具,可以增强信号又能防爆,这就太好了。

       井下的防爆措施做得很好,检查相当严格,就我记忆的就有防爆五十条准则。在井下的设备有些都是陈旧的,像磁力启动器,防爆开关,软起动器,综合保护器之类的。有些器件更新太慢,例如250软起动器,它是根据可控硅来控制的,然而,现在大多数起动器已经实现变频启动。在这些方面,显然有些落后。

       对于煤矿的管理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深蒂固,采用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似乎每个领导都要骂人,不骂人就不叫领导。像我们这些刚去的大学生也少不了挨骂,有些自尊心强的人走了,留下的就是这些厚脸皮的。 

       在承受着心理压力,和身心疲惫的状态下回到地面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算一下,一天12个小时工作时间。我也羡慕那些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由于特殊的工作,却也是奢望。一天的时间除了上班就是睡觉,白天都在地下,晚上却鬼一样的飘出来了。宿舍的董哥常常说梦话,像是干活,又像是教导别人怎么干。这里的人工作不叫做工作,叫做干生活。我听着挺提气的。生活就这样让我们没日没夜的强奸了。

       如果对你好的人在煤矿上班,请你对他好一点。对于大多数人不了解煤矿工作是怎么样的,我写的这么详细一方面是为了给中国矿大的同学准备毕业资料,另一方面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煤矿工人的现实生活。在局限的地下,很多东西都是靠人力搬运的,你无法想象,当你面对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居然也可以逼自己一把,几个人将一整套设备搬运组装到指定地点。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看一下这个地下世界,你会更惊叹他们的伟绩!

煤矿工人的一天,且行且珍惜。

文章评论

煋徔吢語

太不可思议,更难以想象,真的不容易……

楚歌

这样的生活,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怎么坚持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