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明:“明情、明理、明事”
个人日记
明情.明理.明事
人生在世,活得明明白白并不容易,在社会上苦苦的奋争,以求出头之日,想要成就,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推重,这条路上挫折重重,坎坷丛生。这重境况的出现,很多时候是因困于情、失于理、疏于事的缘故。不通情、达理、明事,则人生是不可能风调雨顺的。因此,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也不管有多大的本领,要想成就自己、成就事业、以及一切,那就必须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下手,不通情达理、不明白事理是不成熟的表现,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走通人生成功路的。世上成功的人士都是拿捏人情的高手,哲人与智者都是“明情、明理、明事”的。人生有此三明,才是真明白人、明眼人和明达人,才是真正的开明人、高明人和聪明人。
感情构筑我们存在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社会将了无生趣。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感情是生命的活力,因此,做人就要做一个知情达理的人,善于拉近感情、理顺感情和驾驭感情的人。只有真正懂感情的人,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明达之士。
“情”是无形相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以施予,也可以得到,可以拖欠。是以一种感受式传递的。
一般来说“感情”是以三种形式进行传递的。
1、是以物质形式进行传递。比如:给对方施予钱物,彼此礼尚往来,互助互益,时间长了,人情就越来越重。
2、是以精神形式互相传递。比如:彼此交流思想,倾诉衷肠,互通信息,互相学习,或者趣味相投,感受相近;或者彼此关爱,相互体贴,相互慰籍,这样沟通多了,就自然而产生了“人情”。
3、是以互相形式相互传递。比如:互相帮忙解决困难,或者为对方成就某种事情出过力,说过话,办过事,等等,都可以在彼此之间换取“人情”。
人情从两个角度上理解:一是对别人的“情分”。二是别人对自己的“情分”。对别人的“情”施予多了,对方的角度欠你的“情”;如果别人对你的“情”施予多了,从你的角度就欠了对方的“情”。
还人情就是知恩图报的表现。但从处世分寸的角度上看,对别人的“人情”欠多了也就像负债一样,感到很有压力感,或者叫“活得很累”。若想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轻松,就应该少欠别人的“人情”,而让别人多欠自己的“人情”,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所欠下的“人情”就会像涌泉一样还给我们。
对待“人情”必须把握分寸,要知道轻重。处理不当的话,即便施情给别人他也不会接受;你向别人求情,别人也不会赏给你,更何况世上有很多势力之徒,他们对待“人情”更是看人下菜,“人在情在,人走茶就凉”于是人们才叹“人情有冷暖,世态有炎凉”。如何对待“人情”是每个人都应该把握的大学问。
明事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可趋,而有不可趋之利。凡事不可不求,而又不可强求。“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苦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世上每个人都在谋事,做事、办事、行事、但任何事都内含着深刻的机理与幽情,不通事中之理,不识事中之情,是不可能明达成事之道的。 要分辨和接纳不同层次的朋友,朋友可以区别对待,同时寻找时机增进友谊。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想在世界上活得风光,就必须有一些能使自己成才、成事的路,包括生存的路,升官发财的路都要靠自己的力量,但必须借助他人指导、引荐、支持或帮助才能找到方向,踏上征程。从某种意义上可说这些路都是别人给的,或是别人帮助开拓的。那么,天下之大,人事之繁,别人为什么要单单给你路走呢?为什么乐意帮你开拓这条路呢?答曰:“人情使然,有了人情便有了路,人情大路就宽”。
人生的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别人就是积善。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阔的胸襟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有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别人,总是太看重自己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以当做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做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会无动于衷。至于路见不平更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这种人在为人处世上显然有失分寸。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耻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人情”是一种爱心,是一种义气,是一种恩德,它是无价的。对每个人来说,它都是沉甸甸的,压在人的心里,让人经久难忘,让人既然有一种欣慰感,又有一种负债感。而且对这笔人情债,没有人会抵赖的。一旦有了偿还的机会,便会毫不犹豫地回报给对方。
有人情味的人,能了解别人的想法,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甚至还可以牺牲自己和利益。人情并不需要发费很多钱,不需要高雅的情调,不需要华丽的包装,简简单单一个笑容,一句问候,一杯清茶,足以感动人心。成熟的人就像鹅卵石,经过生活的潮水长年累月的冲刷,身上的菱角才被磨得光滑。成熟的人就像雨花石,好丑高下不论,都是自己的特色。如果把一块块蕴含着花纹与色彩的雨花石干置在那里,只有暗淡无光,甚至是麻麻点点的一大堆普通的石子。只有把雨花石浸入清水的白磁盘里,这清水和磁盘酒肆一种不可缺少的凭借——修养。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有美术、有化妆、有指挥,有配乐等等。不管我们当什么角色都要有人情味,说有人情的话,办有人情的事。因为人情味是一个人能够演好自己这个角色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能够得到他人帮助的技巧,是得到他人感情认同的必需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使对方是铁石心肠也会被真情实意所感动的。“真心诚意”是打开“人情”之门的钥匙。
世界上没有不图回报的投资,“人情”也一样,“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投资的结果。
“友情”是一笔令人终生受益的财富,它是患难中的助援,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真诚的搀扶,痛苦时拭泪水的春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这笔财富珍藏在自己的心里。
“友情”是多么温暖的字眼啊!拥有它将收获热情的问候,失去它将得到冰冷的孤独。危难时它是勇气,贫困时它是支柱。钱只能用于一时,而友情却能享用一世。
患难与共才见真情,人在幸运时总有许多朋友,而一旦倒了霉,遇到了危难,那就不说不定了;这时,有的人可能会挺生而出,向你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你战胜危难,跨入坦途;有的人可能闻讯退避,见死不救,生怕沾上手对自己不利;甚至有人可能幸灾乐祸,以至落井下石。这时,往往最能考验自己所结交的朋友是真心,还是假意。
当朋友困难时给予帮助,不要在事后已经无望再说闲话。李白说:“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真心诚意”是一个人真实内心的自然涌现,所以能直接感动对方,和对方内心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而且超越了现实利益的层次。“伸手不打笑脸人”,“见面三分情”,这是人都有的一种感情,你的真心诚意除了可解除对方的武装之外,更可在对方的感动中激起他的同情心、不忍心,因而松懈了他自己的立场。因为如过拒绝,自己多少也会自责,认为自己太无情了,因而难过半天。这是人性中“善”的作用,是很奇妙也很微妙的现象。
“真心诚意”的本质是不造作、不虚假、没有欺骗也没有心术的一种情感,只有这种情感才能真正地感动对方,让对方接受你、认同你。那要怎么做呢?要不计时间、不计次数地持续下去,因为时间也是一种“支出”,如果不是真心诚意,早就放弃了。记得态度要谦和,十足的真心诚意也会被当做无礼抹煞,记住有求于人,时刻要保持谦恭和善的态度。态度永远透视着你的精诚之心。
用“真心诚意”做事容易获得别人的合作,甚至为你吃亏也不在乎;用“真心诚意”做人则容易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认同。虚情假意只能换来皮笑肉不笑的附和,只有真心诚意才能换取真心诚意的呼应和回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做人准则,就是从爱心出发,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着想,举天下以换一己之得,牺牲千万人为满足一己之私,那么岂不连虎狼世界都不如了吗?
为人处世,低头不见抬头见,见得多,事情也多,事情多了,磨檫总是难免的。遇到性情开朗的,倒会雨过天晴的时候;遇到孤僻内向的,也许会一直耿耿于怀。以宽容、谦让的姿态去处理矛盾,用真诚的感情打动对方,用宽阔的胸襟包容对方,这样彼此之间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学会感化人心,而不要伤害人心。感情这东西很奇妙,你对人行好施善,别人也会对你行好施善;你对人家作歹施恶,别人也会对你作歹施恶。如果你能不计恩怨,坚持善待所有的人,那么,你也就会与所有的人永结善缘。
朋友帮助你,是你的福气,因为你曾为对方付出;朋友不帮助你,切不可怨恨。责怪别人,逼别人认错,会伤到对方的自尊心,对自己也百害而无一利。逼别人认错是愚蠢的行为,责怪别人更是下策。既然错误已经犯下了,责怪也于事无补,反而使对方生抵触的情绪,并拼命辩解自己的“错误”是“正确”的。责怪严重的挫伤了他的面子,对方心量如果小,就一定会报复你的。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将心比心,是否我平常哪里不对。。。。。。要宽恕对方,凡是人都一样的心理,你欢喜的别人也欢喜;别人厌恶的你也不喜欢,“恕”字就是一个“如”加一个“心”,意思说:人与人的心意都一样,“如同”。所以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断增加感情帐户上的储蓄。
事情已经如此,责怪别人也于事无补,逼对方认错,损害了别人的脸面,对方心量若小,就会报复;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啊!
若是别人理亏,多给对方台阶下,不要当众纠正他的错误,要尊重别人的喜好和忌讳。每个人都在期待别人的赞美和肯定。对于被赞美者不仅是夸赞,而是感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人们在付出后,都期待回报的满足感。即使没“功劳”,就是“苦劳”也希望得到承认。
人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关键在于他们都有、并能坚持自己独特的思路。所以才会有独到的眼光、见解及成果。而选择自己的路,正是以思想赢得面子的前提、和必要。
想做受欢迎的人,就要学会几种场面的话:多赞美对方;说话不能惹人厌;考虑对方的年龄、职业、身份、场合、语言习惯、亲疏关系都要好好掌握。有求于人要硬缠,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次被驳回就大退堂鼓的人,办事情是不会成功的。做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为了避免被人回绝,便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妨试试用“顺便提起”的说话技巧,好像不经意间说出来,让对方不知不觉中答应下来。话不在多,一定要说到点上。
说话要讲究拒绝的技巧,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都常会收到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要掌握好说:“不”的分寸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说话能以正压邪才有面子,有些人嘴硬,但因为自己知道事情没在理上,说话只强词夺理,你以义正词严、针锋相对,保准他退避三舍。
对于有些人,有些事不能滥用同情心,否则,你为对方付出再多,人家会以为这是他应有的待遇,结果以至自己成为一个更需要同情的人。
真正的“爱情”是两个灵魂的高度契合;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能保持爱的本色,便已经达到爱的真正境界。
理是维系世间平衡最公道的砝码,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知情达理是为人处世最起码的要求。说话据理、办事合理、争讼讲理、才会赢得人心,赢得支持;相反,不通事理、不明义理、不讲道理的人是不可理喻的,也是不受人欢迎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明理的人。
人与人沟通很难,互相讲理更难。每个人都说自己有理,有时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说的理不一定是真理,你今天认为的理,明天可能就被自己推翻了。有些道理并非是永恒的。
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要有礼。只有心平气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化解矛盾。面对别人的无理取闹,千万不要与之针锋相对,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对于这样的人,要使他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不可理喻。对固执己见或执迷不悟者,可用正话反说,这是说服他的技巧。列如:爱因斯坦有一个年轻的助手很我慢,看不起和爱因斯坦交往的科学家和教授,但他很尊敬他的老师爱因斯坦;有一天,爱因斯坦对这位助手说要拜其为师,年轻的助手听了吓一跳,连忙说自己如何的尊敬老师,如果有不对的请老师尽管指教。爱因斯坦说自己交往的这些科学家与教授,都是自己的老师,而你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为了使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应该拜你为师。这句话使助手受宠若惊中感受到自己的错误。
随时准备接受理性的意见,一意孤行有害而无利,感情用事不会有好结果的。有些人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挑起事端,干什么事都想证明自己和征服别人。一但有人想他“正确意见”的挑战便恼羞成怒。因此一无所获。他无法消化烦恼,别人却因他痛苦而感到快乐。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你告诉他真相,他不会认同,因为他决不承认自己亲眼所见居然是一个错误。就像坐井观天;不要因为面子而顽固坚持错误的意见,让别人捷足先登,选择了正确的。你若固执地执迷不悟,死守一方,会因此未战先败的。
掩饰自己错误的人,永远都做不出心理的阴影。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会神差鬼使地干出令人后悔终生的蠢事。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有知的开始。推销自己的形象、修养、气质、人格,提前就是改造自己。
面对一箱水果,有的人从烂的先吃,吃了一箱烂的水果;有的人从好的先吃,吃了半箱好的水果。不懂放弃的人,内心的贪婪,有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我全都要!往往是很不理想的。想要改变生活,那就先改变自己的想法吧!贵人只会帮助有头脑、有准备的人。
做人要精明,但不能精明露骨,不然会让人厌恶、离弃的。心事宁烂在肚子里,也不能随便说;聪明人关键时刻要会装傻。大智若愚,以避树大招风,麻烦事缠身,做人的心机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看似没有,实则充满。不要处处显得比别人有能耐,要知道一时的成绩不代表永久,也不代表比人高一筹。一味张扬、炫耀自己只会带来负面的效应。深藏不露以避小人,让他抓不住你的把柄,挑不出刺,看他有何办法奈何你。
从人和的大局面中借力,团结就是力量。人心所向,众志成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总是有限的,若能集思广益,兼取各家之长,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帮你早日实现理想,走向成功。
坦诚做人,真诚地做事,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会使人们认同与接纳,从而乐于帮助与支持你,使你的事业获得成功。做事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要想学会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一个诚实的人,虽然人都有一些缺点,同他接触心中会感到清爽,诚实的人一定能在人生里找到幸福。因为诚实是赢得他人信任的筹码。但有些人喜欢耍滑头,卖弄小聪明,自以为得计;不管你的滑头多么的精细或周到,不可能精细和周到得永远不被人发觉。人们常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被人们发觉他的狡猾之后,人人都会提防以致于厌弃他。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吃亏的是自己。所以做人要言行一致。
为人处世,小事糊涂,大事精明。对小事不能太认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并不是认为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无关大局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计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有方有圆,百事不难。自古以来,软硬兼施的处世之道,正人君子可以使用,奸诈小人更加擅长。只是各取其用罢了。前者用以坚持正义,捍卫尊严,并且规劝他人行正道;后者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别人。既然它是手段,恶人用之作恶,正人用之“弃恶扬善”。为人处世时软硬兼施,需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比如:对恶人退让,结果使他得寸进尺;对傻子的夸奖,结果使他得意忘形。要想使其发生效用,需见机行事,对欺善怕恶的人,袄以“硬”克之;对于吃软怕硬的人,要以“软”化之。“外圆内方”是软硬兼施的另一种表现。为人处世即要坚持原则性(方),又要保持灵活性(圆)。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方”即品行方正,“圆”即婉转机警。有的人外方内圆,秉性刚直,心地善良;有的人外圆内方,面容慈善,行事有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老谋深算,老于世故,他们以“方”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以“圆”作为减少阻力的方式。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处处与人摩擦,即使他的本领高强,聪明过人,也往往会使自己壮志难酬,事业无成。待人胸怀宽,成事的路才会广。宽容待人是成事者的风度,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修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水到渠成的表露。有容人之量,才少仇人。多谦让别人较好,吃亏是福嘛!
巧说话,好办事。说话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和修养,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为人处世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不要口不择言、胡乱说话。但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长久地实践,才能练出良好的说话功夫。说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学之不尽。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必须认真研习有关说话的种种方式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之效果。不知轻重,不顾深浅,张口便说,很容易犯忌,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说小话,办大事。小话是一种自示谦虚的语言,以贬低自己,来套高别人身份的交际艺术。这小话看去是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实际的效果却并非如此;自谦的小话能体现一个人的君子之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交友须谨慎,朋友是人生的一部份,也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之一。如何交友,如何选择朋友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朋友以诚相待,但交友也要讲究,择志同道合的人。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人生交际中的主流,哪个也不能少。交友不在多,而在于质量。多交必滥。人们常说“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知音难觅呀!朋友太多则会整日忙于应酬,把大部分精力与朋友周旋上,必然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朋友多观察和鉴别就会受影响,若结交的人中有品行不端或用心不良,便会带来危害。若与朋友之间有裂痕,要主动弥补。不要惊慌失措或者心灰意冷。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放下不必要的架子,原先的融合必会重来的。朋友相处多了,难免有磕磕碰碰。日久见人心,给朋友建一个档案。最好的朋友也不可能让你了解的透透彻彻。他也会有隐私,有不愿示人的一面。所以做人要给朋友留些空间,用时间来看待朋友。
异性朋友的多少更能反应出一个人做人的“心机”和交友的水平。只交同性朋友可以说只打开半边大门,最好是把大门全打开,即交同性朋友,又要交异性朋友。不能将朋友限于性别的爱圈子里,应该升华到纯真上来。异性友谊更显得引人注目,更加绚丽多彩。朋友不可过分控制和依赖,朋友之间有主动和被动,有某种意义的控制和依赖,这些只是一种习惯,但它却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如果摆出控制者或依赖者的架势,就不可能体会友谊的真正含义,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朋友。有些人与朋友关系恶化、令人失望或不满,他们往往难以区分健全的和非健全的友谊。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不是父母,他们没有法定责任来指导和保护你;他们可以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或代替,必须清楚他们只是朋友的范畴而已。朋友是感情的象征,志同道合的就可以结为朋友。朋友是平等的关系,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1、知己:我们人生中绝难找到的,极少数的朋友,他们可以诚意地接纳我们的优点,也会接纳我们的缺点,处处忠诚地为我们着想。他们像一面镜子,能给予我们劝勉和鼓励;又像影子,永远对我们信任、支持,是维持我们精神健康的支柱。
不过对于知己我们也有义务不断地付出,同样舍己为人利益着想。去接纳支持、聆听、和帮助是知己的责任。切记不要滥用知己的权利——知心朋友不等于“黏身”朋友,更不能要求对方完全同意自己、迁就自己。
2、死党:他们多是一些来往密切、与自己的生活圈子很接近的朋友,彼此有相同的思想,相同的遭遇,故而很容易谈得来,在行动上有默契地成为一伙,组成小圈子活动。他们是日常生活的好伙伴,可驱除孤单感,增加自信心,为生活加添色彩和热闹,是有需要时最好的支柱。
但若要整个“死党”能想处愉快,就需要大家彼此迁就,不执意独行,有合群的性格,才能发挥联合的力量。他们有求助于我们该不吝啬、挺身而出给予援手,常加鼓励,看做自己的本分。不过可不要单单陶醉在这个“小圈子”里,完全排斥外界的朋友,否则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的友谊,更不要持着后盾和势力而互相纵容。
3、老友:他们是与我们很熟悉、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如同学、一起长大的玩伴等。虽然大家见面的机会未必很多,但基于彼此熟悉,每次相逢都能天南地北亲切交谈,成为一段畅快的经历。他们不是知己,有困难时未必会想到他们;大家性格也未必接近,不过友谊倒是耐久,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主动自然的表示关系。不要因为来往少而让友谊止于寒暄、敷衍的地步。
4、来往密切的朋友:因为活动圈子相同,我们可能交到一些接触密切的朋友,如上司、同事、老师、同学等。他们很实习我们的生活小节,但却未必是那些互相了解,可倾诉心事的人。
对于这些朋友,虽然大家每天共事共学,但不能对人家要求太高,因为彼此都没有什么承诺和默契。但起码相处不忘礼貌,言行一致,真诚,工作上给予人方便,都是我们该遵守的,因为他们正是最能看透我们言行、与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人。不要老摆出外交式的笑容和虚假的态度,更须小心日常利害冲突而磨擦。
5、单方面投入的朋友:有些人可能对我们很着迷和信任,常把心事向我们倾诉,但我们却没有与其共通的推心置腹的感觉。也有时候,我们对某人特别崇拜倾慕,而对方却未必有热烈的反应,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多产生一些不同位置的朋友之间,如上级与下级,偶像与“迷”等,不过有时普通朋友间也有这种不平衡现象。
当受人仰慕的时候,可不要轻看和玩弄别人的友情,或表示讨厌和高傲的态度,该尽力去帮助人家成长,给予中肯意见,鼓励他发展独立精神,认识其他朋友。
当我们倾慕别人的时候,也不要成为他人的累赘,过分依赖。而应该积极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切不可盲目崇拜,胡乱付出感情。
6、普通朋友:这类朋友占了我们的朋友圈子大部分。他们可以和我们扯东扯西,谈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不过交情上可是谁也不欠谁,不会教大家牵肠挂肚。
虽说是普通朋友,也可成为游乐时的好玩伴。有难事,也可向有专门知识的个别朋友请教。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能充实我们的知识,令我们感受到“相识遍天下”的温暖感觉。这类朋友只要我们肯扩张生活圈子,自然不会缺乏。感情发展顺其自然好了。别对人家要求苛刻,他们会受不了给吓跑的。
7、泛泛之交:大家的友谊仅止于认识的阶段,是点头之交,连普通话题也未必有机会聊上。大家若能做到见面时打打招呼,保持礼貌距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千万别对人家随便过分信任,否则误交朋友,后悔可太迟了。
8、朋友之外的朋友:除了以上七种,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亦亲亦友的朋友,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朋友,但彼此间的情谊不止于友情。
伴侣:共同生活的伴侣该是超越了一切层次的知己。他们对我们的了解,应比较任何其他人更加深入。建基于深厚友谊的爱情,让二人能乐于终身的伙伴。
父母:在朋友的清单上,我们常会忽略了自己的父母,但其实在一生中,父母都是比朋友更愿意帮助我们的老朋友。父母与子女经常有点磨擦,起因在于我们太执着、太随便,而吝于以待朋友的态度彼此相处。
手足:要待父母如朋友,可能因为年龄上的距离,比较困难。兄弟姐妹的年龄、思想比较接近,当然比较容易成为好友。手足可以是我们的“死党”,甚至知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