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自过者悟
转载
智慧是拥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忍耐力与审美能力等在内的智能型思想。具有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审美等,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潜能等等众多要素形成, 人生境界:观自心者觉,知自过者悟,觉悟者智慧。
一个人的习性受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熏陶、处事方法而形成。每个人在处理问题时各自独到的见解和学识、修养所表达出来的外部形象谓之为个性,个性所产生的形状谓之为气质。正因为如此,先哲们才用“性相近,习相远”来解读习性所表现的气质,用“苟不教,性乃迁”诠释传统文化育人所形成的性格定力。
气质是习性性格的外露,是学识、修养、谈吐、行为的总和。我们常说的气质实际上是个人由内向外散发的魅力,是生理素质、身体特点所表达的人格特征,是高雅与深沉、崇德与尚美所表达的人性“本色”。坦荡、包容、落落大方是大气;理性、睿智、彬彬有礼是慧质;大事、难事勇于担当是勇气;逆境、顺境能坦然面对,大多是性格开朗、落落大方;高洁的气质,大多是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粗狂的气质,大多性格豪爽、风格豪放;恬静的气质,大多表现为秀丽端庄、知书达理;高雅的气质,大多为热情、奔放且理性睿智;高雅的气质可以表现在对文学的爱好上,对艺术的欣赏上,也可以表现在理性、深刻的哲学思维上。而花言巧语的虚伪给人感到的是肤浅和无知,就会让人觉得其言谈举止缺乏真实性,就像化了妆的“戏子”一样,只能在舞台上看,不能“走下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