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灵魂的再生------樊晖
个人日记
人之初,性浮躁。落草而长,渐入俗世,沉浮在滚滚红尘中,很难不被世俗的浊流浸染;唯有书籍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挽着你走出这种迷局。这是因为,人早已不只是两腿直立行走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高级动物的人。但作为灵长类的生物,是需要通过修炼来努力践行体现人生价值的。而这种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重要渠道,便是对人类典籍的阅读。要不然,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会如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与体认。人生匆匆,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将是苍白的,空洞的;人对活着的体验与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可实乃虚晃一世。为避免如此悲剧因袭下去,唯有读书。读书是人生最优美的一种姿态。美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使人由内到外获得新生。
书是文明和美的载体。书籍乃是贤达圣哲之士智慧的结晶。一部蕴藏潜在力量的书,对于世界历史的更改不亚于一场战争。一部富有美的内涵的书,对于一个善于读书的人的一生其作用也无异于一次再生。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气象与气质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不读书者,只是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已,其人生毫无魅力可言;而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随时随地会让人领略到一种独有而迷人的书卷神采与优雅气场。
书是智慧充盈之源。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地充实知识,丰富自己。学习的途径不外有二:其一,向自然生活学习;其二,向书本学习。自然生活给你实践证明自己才智的机会,书本典籍开启导引你的思想,燃烧你的激情,向智慧的王国漫游、迈进。读书其实培养的就是发现美的一种眼光。我从苦难的人生历程中,发掘了无数人生最美的瞬间与启示,那些故事犹如夏天夜空中的星斗在闪耀,让我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又创作出许多感人的诗文。于是,我体悟出一个道理:读书可以让人发现风景无边的远方。
读书,是灵魂的对视。每当我读歌德读尼采读叔本华读米兰·昆德拉读帕斯卡尔读维特根斯坦……我都会有被他们睿智的思想射穿灵肉的感觉,我被他们长久地凝视灼伤,遍体焦涸、疼痛,又为蹉跎人生美好时光而内疚不安。我仿佛听见他们站在时间的深处,乘着历史的渡轮依稀说:人不能像爬虫一样活着。在我身处逆境时,是这些先哲们让我的灵魂得以再生。所以,我要真诚的感谢书籍,是书本给了我发现灵魂,磨励意志与智慧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信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自问自答道:“什么是天堂?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因为图书馆的出现,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你就会立即进入到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所展示的,是梦幻般美妙的天堂情景。那里光芒万丈,流水淙淙,没有贫穷和不公,没有硝烟与战争,四季花香果甜,空气中弥漫着芬芳,人性也美善而真挚……
读一部好书就等于多经历一次人生。保尔·柯察金教会我坚强,尼采给了我强力意志和理性,叔本华使我认识了人生的苦难,从而懂得苦难并不可怕,它能锤炼你的意志并带给你一种人生智慧。丑陋的加西莫多让我看到了美德的光芒像太阳一样永恒。海明威让我认识了自己,人是可以失败的,但绝不能被厄运所打倒。是书,带领我穿过历史的隧洞,站在现实的岸上,洞察社会和人生,注视历史与未来,将自己拥有的情愫和智慧奉献给人类。每当我读一部经典好书,我就有了亲聆先贤教诲的福份,我仿佛就像在古老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作了一次漫游。我跟随但丁从地狱经过炼狱,寻求通往真、善、美——天堂的路,一路歌唱一路探求,其乐融融。今生今世,书将是我永远的导师、真诚的伴侣。阅读将是我矢志不渝的一种信仰。通过书籍,我看到了未来注视我们的眼睛。
读书,让人性芬芳灵魂永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