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 编辑:爱是无涯

个人日记

 图片    《意志的本质是有目的的行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人的自制力与生理机能密切相关,而不只和心理层面有关。也就是说,是身心同时作用的短暂状态给自己力量,使自己冷静下来,以克制住冲动。》

意志力是一种发自内心、自我驱动的力量,它是每个伟人都拥有的最重要的精神特质。意志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人能够预测意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和创造力一样,意志力根植于人类伟大的内在力量的源泉之中。人缺乏意志力,如同蒸汽机缺乏蒸汽一样。

人的行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机决定的,这些动机是为了保证生存和满足各种需要而产生的。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或社会有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从而进一步有意识地确定追求的目的,拟定达到目的的计划,并做出行动。这种行动始终是由意识调节支配的,是自觉的、指向于一定目的并与努力克服达到目的所遇到的障碍相联系的。意志行动不同于生来具有的本能活动和缺乏意识控制的不随意行动,而是属于受意识发动和调节的高级活动。人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是有目的的随意行动,都是人类所特有的意志行动。
有些人决策判断优柔寡断,工作计划杂乱无章,行为举止简单粗暴,情绪爆发难以自控,生活作风贪图享受,工作业绩不思进取,这些既不完全是认知方面的问题,也不完全是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意志方面的问题。意志是一种特殊的、针对行为活动方面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使人类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根本上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意志的品质特性就是意志在对人的行为驱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它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行为价值关系变化的动力特性,反映了人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层次性、强度性、外在稳定、内在稳定性、效能性、细致性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智力商数以外,只存在一个生命科学参照元素:情绪商数(即情商EQ),情绪商数往往比智力商数更为重要,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婚姻、事业及人际关系的成败。事实上,除了“智商”和“情商”外,还存在第三个相对独立的生命科学参照元素,这就是“意商”,它既不同于智商,也不同于情商。人的全部认识活动可分解为知、情、意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人的综合心理素质也相应地分解为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它们分别用以反映人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能力。
意志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设想、计划、方案、措施、毅力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等,具体体现为形成创造性设想、准确性判断、果断性决策、周密性计划、灵活性方案、有效性措施、坚定性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家也处理关于意志的问题一些人具有一种高度的内在目的性,他们会做出对他们而言最有利的选择。而另一些人则是意志薄弱的,他们容易受到社会意见(外在目的性)或者外界的引导。心理学家同样研究“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即人们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自己有最好的选择却不去这么做(例如,明智地选择戒烟后又重新开始抽烟)。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拥护者们强调无意识心理的重要性要大于表面上有意识的意志作用。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更强化了这种看法,显示有意识地做选择的行为,是神经在背后运作的结果,而非行为本身的成因。
社会上一般都认为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指出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应受到褒贬。道义责任和自由意志脱离不了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有其它选择的能力决定人的行动并非全然地随机而任意地发生,意志将会做出何种选择而有意识地决定的。 
惩罚裁量的主要用意不是防止未来犯罪,而是让人们为自己所犯的错受苦。然而不管人们如何看待自由意志,都不损及他们对“结果论式”惩罚的支持,这种惩罚不是基于恶有恶报的概念,而是着重以最有效的方式遏止犯罪及矫正犯罪者。实际上,自由意志怀疑论者把那些犯法的人当做病毒、洪水或其他自然灾害他们只想保护自己不受进一步伤害,但无意报复。
人们越是怀疑自由意志的存在,就越不支持刑事惩罚,对待他人的行为也就越不道德。 
自由应是一种只属于行动者的力量,由一个人、两个人、甚至是集体所做的较为复杂的决定都是来自于有意识参与的深思熟虑。
  《编辑:爱是无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