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借来的

个人日记

 孔子中医学堂第四讲:无名高热的治疗与验方 (2015-03-02 11:52:45)转载▼
标签: 健康 孔伯华学院 孔伯华中医传承班 孔子中医学堂 张绍才
本文由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子,著名中医孔少华弟子,孔医堂中医师张绍才、阮劲平据孔少华先生生前所留医疗经验总结而成,结合临证用药指导讲解,实为学习临证用药之捷径。
按:孔子中医学堂由孔伯华名家研究室倡导设立,是面向中医学子、基层医生、海外人士广泛开展公益教育,充分发挥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师承学堂编委会和曲阜中医药学校的优势,吸引北京名医室站专家加入“中医志愿者”行列。以“中医志愿者”为依托,通过免费的网络课堂、微信订阅号、微信研讨会等新媒体开展中医公益教学,实现儒家文化与中医专业的融会贯通。
孔伯华中医传承班,是落户在曲阜中医药学校的以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名号冠名的中医班,除学习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外,注重中医临证经验的传授,由孔医堂定期选派专家授课。
无名高热
临床常有一些患者无名发热,经现代医学化验检查找不出原因,而用中医辨证治疗多有疗效。孔老治疗无名发热有着丰富的经验,医案中常见以下几个辨证分型:一是阳明实热型,治疗当以桑菊、银翘、白虎合方;二是湿热留恋三焦,治疗以三仁汤为主加减;三为湿邪伏于膜原,达原饮主之;四是外感热病后期阴分损伤导致的午后或傍晚低热,常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治之;五是阴虚与湿热合病,可以用青蒿鳖甲汤与三仁汤合方治疗。
1.阳明实热
症状:高热不恶寒,咳嗽、头痛,或周身无力,面赤,脉洪大而数。
    【基本方】
生石膏30g(先煎)  鲜苇根30g  霜桑叶10g   炒知柏各10g
杭菊花10g          薄荷叶5g   地骨皮10g   全蝉衣10g
金银花30g          青连翘15g  條黄芩10g   滑石块15g
栀子10g  
此型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于热入气分之太阴温病,在六经辨证中相当于阳明实热证。宜白虎、银翘、桑菊合剂。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蝉衣清化透邪;薄荷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与地骨皮合用,共奏解表退热而护阴;苇根宣散风热,清热生津;桑叶芳香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味甘芳香专治风温咳嗽,石膏清热泻火解肌表之热;知母、黄柏苦寒质润可益阴降火;滑石、栀子引热下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为温病提纲。说明了温病的传遍规律,但临床中也有不经卫分,初起即出现气分症状,实因温邪最易伤阴或平素内热所致。
此方根据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中之方剂“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重新组合而成,临床中此型最为常见,各种抗生素均不见效,往往一药而愈。
2.湿温发热
湿邪较重者,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用三仁汤,以热为主,兼挟湿邪者常于清解方中合用三仁汤。
三仁汤方:
杏仁泥10g   白蔻仁5g(打)生薏苡仁30g  法半夏10g
川厚朴10g   淡竹叶10g     白通草5g     滑石块15g
三仁汤中以杏仁宣通上焦肺气,白蔻仁芳化中焦湿滞,生薏仁运脾渗湿,法半夏、川厚朴燥湿化浊和胃,滑石块、白通草、淡竹叶清利下焦湿热。诸药合用,宣通三焦气机,使留恋气分之湿热,上下分消而除。此方应用广泛,不仅湿热留连于气分之湿温,杂病中湿邪郁阻于气分者亦不少见,均可加减运用。
3.邪伏膜原
湿遏热伏,邪伏膜原者,症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或发热傍晚益甚,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脉弦数,达原饮加减。
【基本方】
  槟榔10g    厚朴10g   草果6g  生知母10g 
杭白芍10g  条黄芩10g
本方为瘟疫初起,邪伏膜原而设。膜原属手少阳三焦半表半里。疫疠秽浊之邪从口鼻而入,入于半表半里,客于膜原,阻遏营卫运行,故憎寒壮热,其形如疟;湿遏热伏,阻遏于中,故胸闷呕恶;热不得泄而郁于内、蒸于上,故烦躁头痛;舌边深红而苔如积粉者,湿遏热伏之象也。
方中厚朴苦温燥湿,下气消痰;草果燥湿化浊,芳香辟秽;槟榔破气消痰,三药直达膜元宣通三焦秽浊郁闭之气,水道通畅,湿化而郁遏之阳气得伸。热伤津液,故配以知母养阴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黄芩清三焦邪热,使伏于三焦膜原之痰湿秽浊之邪得以透达而化,同时养阴护津,邪热自退。
此证临床有时症状并不典型,曾有这样一个病人,发低热两月余,周身起少量红疹,西医各项检查均无异常,亦无其它明显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滑而尺脉浮大。患者也一直在服中药治疗,凡桑菊、银翘、白虎、犀角地黄汤及清热化湿等处方均用过,均无效。因人介绍请孔老治疗,孔老先辨为湿温,与三仁汤不效,又以尺脉大辩为阴虚发热,与青蒿鳖甲汤加减亦无效。后询知患者发病前到日本出差,当时日本非常潮湿,回国后即感不适而发病,孔老因之断为湿邪伏于膜原,处以达原饮,数剂而愈。
三仁汤所治的湿邪,病位在肺脾气分,也就是在消化道,而膜原在半表半里,是消化道与其它内脏之间的筋膜,其病位更深,湿邪潜伏,更为胶固,对于这种湿邪,三仁汤显得药力不及,可以试用达原饮治疗。孔老临床上还试用达原饮治疗骨瘤及血液病引起的发热,部分病人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4.阴虚发热
发热久不愈,伤及阴分者,症见日晡潮热,舌质红,脉象弦细者,常以青蒿鳖甲汤加减。
【基本方】
生鳖甲15g(先煎)嫩青蒿10g  地骨皮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银柴胡10g  条黄芩10g
金银花15g        青连翘10g  鲜茅苇根各30g  薄荷叶5g
鲜生地30g        鲜石斛30g
方中生鳖甲、地骨皮、鲜生地、鲜石斛、生知母入阴分滋阴清热,嫩青蒿、银柴胡从阴分引热外达,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清热疏表,鲜茅苇根清气凉血,凉润透达,条黄芩伍银柴胡和解少阳,知母配黄柏滋阴降火,诸药合用,清滋宣透,对于热久伤阴之证疗效甚佳。
5.阴虚湿热合病
发热常有湿热与阴虚合而为病者,此种类型可能是患者素体阴虚湿热,兼感外邪所致,或者湿温失治,日久伤阴而成,可以桑菊、银翘、白虎、青蒿鳖甲汤、三仁汤合方治疗,视其阴虚与湿热何轻何重而加减。
【基本方】
生鳖甲15g(先煎)嫩青蒿10g     地骨皮10g    生知柏各10g
银柴胡10g         条黄芩10g     法半夏10g    金银花15g
青连翘10g         鲜茅苇根各30g 生甘草3g     滑石块15g
杏仁泥10g         白蔻仁5g      生薏苡仁30g  鲜石斛30g
鲜生地30g
方中以青蒿、生鳖甲、地骨皮入阴分以透热外出,生知柏滋阴降火,鲜茅根凉血,鲜苇根清气,鲜石斛养胃阴、鲜生地凉血滋肾液,金银花、青连翘清热解毒,银柴胡退虚热,合黄芩半夏亦有和解少阳之功,杏仁、白蔻、生薏仁、法半夏、滑石块取三仁汤之意疏调三焦气机清利湿热。诸药合用,清热、滋阴、化湿三法同施,共奏滋阴透热,芳化清利之功,对于阴虚挟湿,缠绵日久之发热有较好的疗效,临症时,应据阴虚、湿邪、热邪之多少予以加减,如阳明气分热盛者加生石膏,邪仍在卫分,当加薄荷、桑叶、菊花等;湿浊中阻,兼有呕吐、腹泻者,酌加藿香梗、黄连、青竹茹、大腹皮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