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思考
个人日记
本次唱响与龙城交响乐团的联谊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从每一节目的质量上看无疑是经过认真准备的,比往年都上了个台阶,交响乐的参与也更加丰富了节目的内容,节目的编排从结果看也无大的纰漏,也就是说联谊会基本上是成功的,可是我却没有感到有多少成功的喜悦,只是长舒了口气(任务完成了),与我的想象相距甚远。
晚会已历三届,节目质量一年胜势一年,档次也一届强势一届、会费也是一年高于一年,但人们的激情却是一届淡势一届,何也?这是我们必须要反思的。
仔细分析一下三届晚会,第一年的平安夜晚会从形式上给了歌友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人们参与的热情极高,在会餐时更是达到了高潮,歌声此起彼伏,达到了狂欢的程度,从这点看张老师的策划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二届的迎新年晚会形式上得以延续前一届,内容上节目的质量提高很多,互动也不错,人们的激情较前届淡去了一些,今年来看退潮就明显了,也许是人们存在着审美疲劳,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要从主观上看组织形式上是否有不足之处?应该是有的。
毋庸置疑,不论是小合唱《过雪山草地》、《雕花的马鞍》,还是舞蹈《江南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等等都是上品,对于单个的节目都是成功的,但我总感觉现场气氛不够活跃,人们只是单纯的观赏,可能离舞台较远有关(或许还有其他因素),我“有幸”参与了节目的编排,把一些大合唱的歌曲比较密集地编在后面,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看编在哪儿并不重要),为何把‘有幸’带上了引号?这是因为参与实属被动语态----无奈!尽力而为之也。再次就是对于我还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超出了自身的能力,对我这个带引号的‘有幸’,对联谊会就并非有幸了。
“互动”这个词对于公园草根文化为基础的晚会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它本身是一种形式,如果要使歌友们在联谊会上达到激情澎湃,甚至狂欢的程度,我认为一切则围着“互动”这个词来转,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转换,互动则成为了内容,以如何创作出互动节目为目标,以不断的互动节目将晚会推向高潮,这可能是我的痴心妄想。毕竟太难了,而且还很另类,这也许是我写到哪儿想到哪儿的突发奇想。
对于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歌友们和我这个另类的看法不一样,不管咋样今冬的头发明显脱落不少,如果再有这么一次,我想:我的那点小聪明一定会让我----绝顶的!
文章评论
轻轻丝语
想想春晚,何尝又不是呢!曲策划总结经验,明年大显身手[em]e179[/em]
永远快乐
你们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成绩是显著的。辛苦了[em]e160[/em] [em]e113[/em]
静舒
谢谢,为大家的欢聚所付出的辛劳,,,效果不错 ,加油
贤人
唱响才子![em]e179[/em]
荷
晚会雅俗共赏,规格高,有新年音乐会的味道。提一条小小的建议:舞台上尽量不出现重复面孔,给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独家之言,仅供参考。
王歌
我们的春晚,晚会让参加的歌友很快乐就足可以了。沒必要反思,有些遗憾也是一种完美,和谐.包容.同乐是我们唱响人的风格。做为唱响音乐学院指挥系首届毕业的博士后要继续努力呵,绝顶也不怕,自奋蹄晚会上戴上头套比平时年青漂亮多了。徣此也向为联谊会做出奉献的歌友们表示感谢和敬意。[em]e100[/em][em]e179[/em]
燎原魏姐
我觉得今年的晚会很好,超出我的想象,无论从气势上,还是歌友参与的热情上,还是节目编排和表演上,尤其是交响乐团的演奏更是震撼人心,从整个效果都超出历届。如果和公园的其他合唱团比较起来,我们这台节目无疑是上乘的。当然遗憾总是有的。晚会成功和大家的真诚努力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下一届晚会会办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