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标准
个人日记
说起标准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标准了-----双重标准。所以说标准各异看你如何定位,今天我想说的是唱响歌友联谊会成功的标准,草根文化 、草根舞台目的是让大家心情放松,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联谊气氛达到最佳程度,我想以这个标准定位,昨天晚会无疑是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
尹老师把《白毛女》移植到唱响舞台,取得了极大成功,从歌友的兴奋度和演出效果充分证明了这点,也使这台晚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十人的管弦乐队配合默契,水准也是相当了得,颐高合唱团的加盟助兴,李梅香团长亲自参加使唱响与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尹老师功不可没,指导这台晚会的理论基础应该属于尹老师,领导我们这台晚会的核心力量是刘团团队 。
歌友们也许不清楚,这台晚会原先的设计已改了数稿,没想到几乎全无用处,临时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充分体现了文阁、白杨、青青丝语的应变能力,尤其是丝语的即兴发挥、恰到好处的应对,为晚会争色不少,让大伙几乎看不出是现场组阁。
前两年我与调皮演出的小品,构思越来越精心,效果却一次比一次差,今年在串词里专门写了段话为下台阶用,毫无排练反响还不错,有点出乎意料,细想也在情理之中,关键是现场气氛的热烈,出了一点光立刻就能灿烂,罗晓华的《好日子》虽然没有时间在晚会上演出,但是在开饭时的表演也是掌声一片,诗朗诵《我爱唱响》发自内心,情到深处自然真,王老师的素装舞与她的彩妆舞对比明显,更显风采、耳目一新。
人们的兴奋度决定了吃饭的胃口,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饭菜的质量 ,从人们此起彼伏的饭桌歌会也能看出演出的巨大成功,朋友圈里流行的世茂歌会,我想是饭桌歌会的美声版,人们无拘无束、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将晚会推向又一个的高潮。
这台晚会的成功应该是它的定位成功,草根文化的成功,当然我觉得要是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拉的更近些效果会更好的,葫芦丝的演奏非常好,要是配上舞蹈或到前台来演出就好了,不要空场,这是遗憾之处,瑕不掩瑜这是枝叶了。
虽然我当了一回梁山的军师,做了许多无用功,但是,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人才就是文阁姐,这是今年晚会的一大收获,明年我就能彻底卸妆了。
文章评论
荷
祝贺!
玉润
祝贺![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