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
读书感悟
夜半,妻外甥打来电话,说媳妇突然肚疼,可能临产,只他一人,不知如何料理。陪妻去了医院,医生检查,推测早产,担心有什么麻烦,留妻照看。我乘车回家。是夜无月,独居斗室。清冷寂静,聊翻闲书。清人黄仲则的一首情诗,艳丽悱恻,夺人魂魄。遂札记于下。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夜,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仲则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诗中笼罩着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回忆的甜蜜和现实的苦涩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绝望”(鲁迅)。
读此诗,最令人回味的当属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一联。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有花下吹箫的浪漫,而今夜的星辰,只有陪伴自已饮恨伤心了。诗人明白往事不可能重现,于是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之中。所有虚幻的安慰没有了,只有一孤寂人影,立于清冷夜风中,遥望那无眠无休的满天繁星。一任夜露打湿衣衫,打湿心灵。此处抽丝剥蕉的相思之痛不可言说,不可道明,暗自潜生心头,甘受寂寞。或许,欲诉而不遇,爱的那个人遥不可及,想说往哪里去说啊!
希望中的无望,真是痛苦,绵绵不绝的痛苦啊!
(2008-1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