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常识有哪些?
个人日记
教育常识有哪些?李镇西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
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去“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常识,而现在“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是常识。但我这里说的“常识”,当然是指相对正确而且得到公认的真理性教育命题。
那么,教育有哪些常识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常识了,但往往被人遗忘。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交融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但现在许多人越来越把教育仅仅当做“技巧”的操作或“艺术”的施展。我们不是否认智慧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爱,“水平”再高,没用。
“只有爱,也没有教育。”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虽然对学生的爱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爱本身不是专业水平。对孩子的爱,教师超不过家长,但家长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得付出艰辛劳动,只有勤奋,才有成功。但我们现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欢“发明”捷径。一些校长或专家时不时会宣称自己创立了什么“模式”或什么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从而“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云云。对此我嗤之以鼻。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永远都不会过时。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胜利。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的“茶馆式教学”,一直到今天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贯穿其中的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教学自然“高效”;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热闹,都是“搞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话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任何班级都是一个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集体,任何学校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社区环境、办学传统、生源特点,因而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性的“精神共同体”。所以,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班,或是一个学校,都不可能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方法、模式去“搞定”。教育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则,但所有的“绝招”都具有“针对性”、“现场性”、“临时性”甚至“一次性”。
“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产物。”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对这样的孩子,做教师的只能出于职业良知而尽量引导和教育。希望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肩上,企图单凭学校力量而彻底改变一个孩子,这就违背了常识。
“班级的魅力就是班主任的魅力。”就课堂教学而言,一堂课的所有吸引力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许多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了相应的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是否喜欢他的班级,主要还是取决于他是否喜欢班主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要明白,让自己的班级充满魅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自己富有魅力。有爱,平易,博学,多才,幽默,敏锐,点子多,有感染力,会讲故事,善于走进孩子的心……这些都是班主任让孩子佩服的魅力所在,也是班级的魅力所在。
“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仅分数,少年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我想没有谁会反对这个常识。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的校园生活只剩下考试和分数。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为了学生的一切”,什么“为了学生的未来”云云,大多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实际上音体美课被挤压,课外活动被取消,春游秋游更是以“安全”的名义禁止。教育所应有的浪漫、情趣、感动、开心统统让位于考试,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如此畸形的教育,只能造就孩子畸形的人生。到了高三,他自然而然地便接受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雷人的励志口号。这样的教育多可怕!
“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可现在不得不作为常识来强调。因为在现在一些的校长和老师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写论文,所以谁写得多谁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一些学校搞教研科研实际上是这样的操作的:先找一个比较时尚的“课题”(比如最近就可以选“关于中国梦教育与学科教学互相渗透的实践研究”),然后写开题报告,再请教育专家来进行课题论证,一旦通过,便束之高阁,平时无人问津,也不会有人真搞研究的;两年或三年之后,待结题时间快到的时候,赶紧集中精力写结题报告,参研人员也抓时间时间写课题论文;最后再请来专家进行课题验收,一旦验收合格,万事大吉,把课题证书陈列于校史馆,将有关论文汇集成煌煌大作屹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科研”和学校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真正有效的科研必须是源于本校实际的“做”。这是常识。没有做只有写的科研,是不折不扣的假科研。
“名师名校无法速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三年打造名校!”“五年培养名师!”……我不知道这“三年”“五年”的期限有什么科学依据,我知道名师名校无法速成,这是常识。很简单,名校也好名师也好,都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揠苗助长就违背了规律,而违背规律却偏要去做,而且还做得声势浩大,这就成了笑话。和这个笑话相关的还有一个笑话,就是名校和名师都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来任命!其实,名校名师之“名”就是“影响”,而“影响”或大或小都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而不应该由教育局教育厅来“认定”。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评选“名校”“名师”是很可笑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常识。真正的名校名师都是有口皆碑的结果,请问当年的晓庄师范是否被授予过“名校”的荣誉称号?钱梦龙是否又当选过“国家级名师”?
……
教育常识还有很多,当然不止上面随便例举的这些。其实,常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的班级里。但是,越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越容易视而不见;或者即使见了也觉得“过时”“老一套”而抛在一边。于是,在我们追逐“新理念”“新模式”的时候,教育却失落了。
这篇文章了无新意,因为常识本身就没有“新意”,相反它往往朴素得让你看过就忘。但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朴素的常识,并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体现出这些常识,那么真正的教育便回到我们的身边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