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把广场舞“申遗”说的一无是处

焦点时评

 

中国大妈自行创造的广场舞,给退休生活增添了乐趣,但也因扰民问题让广一些人怨声载道。近日,合肥学院管理系教授路江力挺广场舞申遗,称“不要让韩国抢了去”,“可以把广场舞打造成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网友们对此表示“小题大做”、“太不靠谱”。

路江教授认为,广场舞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中华民俗”的符号,那么,广场舞这颗“小苹果”能否掀起“最炫民族风”呢?让我们用申遗条件来衡量一下其满足程度。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广场舞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虽然起步于民间,但在近几年几乎风靡全球,可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科学价值。如果说符合了突出的文化、科学价值标准,但对申遗所要求的时间“在100年以上”,广场舞的历史就显得非常“ 不够久远”了。

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申遗对于“传承”是有范围的“一定群体”,虽然广场舞现在已经走出国门,红遍了法国卢浮宫、莫斯科红场等国际知名城市,这也只能说明它适合中老年人的特质,传播极广,但因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传承,更不必说“世代”了。

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且处于濒危状态。广场舞的影响力很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是新生事物,不但不会濒危,而且还有更加壮大的趋势。

由此可见,广场舞距离“非遗”所具备的硬件还差得很远,现阶段不可能申遗成功。但中国社会老龄化已经到来,许多老人子女都已成人,自己有退休金养老,物质生活达标了,迫切要求精神文化的富足,需要一个陶冶情操、健身锻炼的社交圈,而广场舞的出现符合国情顺应民意,这是不可争辩的现实。

网友对路江教授的吐槽,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又不可恶言相向,广场舞毕竟是一种源自中国民间的文化,教授想通过非遗这种做法,让广场舞更加特色化、民俗化、艺术化,让国人更加重视、更加规范,深入挖掘,形成一种软实力,宣传、推介到全世界,而不是被外国人抢先“注册”。

至于“教授不懂申遗”,我们还是应该少一些骂声,多一份理解,权当系统地学习了一次非遗规范,涨姿势罢了。   (舞 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