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50年之所见
手机日志
年关了,我感慨之余写了一篇博文“行医50年之所见”。发表仅一天就评论多多,过年应报喜不报愁,哀调不如展望——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生命也!
中医国宝今之疲软,深悉洞察,中医之所以能在猖獗的西方文化侵略的环境中延续到今天,这就首先肯定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支撑它的能力,就是它能治病治好病。只是现代物理学观念的科学,还远不能认识它,所以才有用这种科学观去取缔中医、西化中医——这就是彻底消灭中医的伎俩。这些年来人们受西医的药害,昂贵的价格┈的侵害,又兴起了中医热。因而又引发了洋鬼子的财团、汉奸当道、跳梁小丑者,不惜黔驴技穷的踢叫。当道者所谓扶持中医不过是要全面西化中医,见缝插针,扼杀纯正的中医而已。就中药房一些不会炮制中药的所谓药剂师,也叫嚷“这味药有毒、那味药量大了”,信口雌黄。中药价格猛涨,例如:我拿一张中药方在北京某大药房抓5付药花了400元,这张方子在我们县一个中药店抓了15付连同快递费才300元。再就鹿茸一味中药来看,前四年1克4元多(黄毛茸)涨到7、8元,现在北京某大药房居然卖到168元1克。很多中药都是这样成倍的涨价,炒作出来的差额生产方能得到多少?
我能记得抗日时期当地的警备队穿一身黑,叫汗奸,人们叫他做“黑狗队”,而且比洋狗多的多。因而当时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国是产汉奸的大国。然而抗日胜利了,洋狗、黑狗都没了,这种黔驴也就不见了。中国人民还是推倒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出现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列强还不死心,想从消灭中华文化钻空,黑狗也垂涎摇尾。老黔驴技穷了,小黔驴还有什么招?
浅谈50年儿科临床体会 (一)
现在全国小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都叫“宝贝”,几乎还有一个共同的病理特征都是“脾虚”。历5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接治数十万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观察,体会到,小儿发病率愈来愈高,健康状况愈感低下,又造成了求医诊治之难,误诊药害之惨重,药价昂贵之负担,给家庭和国家都造成了莫大的伤害和损失。人们共感都急需要一个如何能使小儿少生病,健康成长方面的知识。尤其在近年来,对中医的反思和认识,掀起了中医热,更急需得到中医保健知识的措施。今不顾鄙陋见闻,试将小儿从孕前父母的健康对胎儿的影响,怀孕后母亲的情绪及饮食宜忌,对胎育的影响,及出生后不健康因素与病变,出生后对环境的适应,寒热适从,喂养失调,又会出现什么病变与简而易行的防治方法。继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患各种病证的病因病变与治疗调护的要点,乃至行为道德方面的教育。扶儿茁壮成长,正道成才,等各方面知识的渴求。 愿将我一生儿科临床浅陋见识,尽力阐述,作为一种科普知识奉献给各位父母参考、讨论,裨益后代,并以连载的形式逐篇上稿。
一、 树立中医学术思想的观念
中医,是护航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的神,虽历经沧桑磨难,尤其是近代西医的传入与冲击,几经周折,而它天人合一的理念,独特的疗效,相当于西医药的自然疗法之优势。使人们对中医重新认识而勃起,更掀起世界中医热之共识。中医之所以伟大,是人们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缔造出来的一种实践验证的科学,哲学理念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实验室从小白鼠身上得出来的片面结论。中医是人们共创的实践结晶,它的理论独特而优秀,是是中华文化之根,由周易的哲学理念而形成的一种哲学分析方式层面上的产物,比较抽象。它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人体的科学,它的治疗原则,是通过外治内服中药的各种方法,去调理、激发人的自然疗能,实现动态平衡,以达到各种治疗之目的,尤对人体功能失调的病变独树一帜。从防病保健的角度认识,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更是无与伦比,是从人与自然地整体观角度去认识人的生老病死。调理是它的法宝,让人体更能适应于自然环境,正常生存,因而产生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系统等相关联的理论体系。
西医药学,是由西方哲学理念引导出来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具体的分析方法论。对于器质性病变、细菌、病毒感染的疾病能认识确切,靶向准确,相对于中医中药各有特色和优势。西医是现代物理学观念产生出来的,现代物理学创造了现代文明,所以人们误认为只有西医才是科学。中医是土办法,是经验不科学,全面否定了中医的优势。其实从理论上讲,中医是哲学理念的思维方式,西医是由哲学理念引导出来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西医根本无权也无能力去解释中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钱学森解释:“中医如果能得到理论上的解释,将会产生一场新的科学革命。”现在盲目地去否定它的科学性,岂不是无稽之谈。争议是升华的基础,也往往模糊了当前人们的视线。只有再退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最终寻求到科学的标准。略述几点临床验证的普遍性,以示导读,然后再逐篇纪实论述。
根据我国只准生一胎的国情,人们迫切希望能够优生优育。于是在临床中常见患儿家长说:医生建议怀孕期间多吃葡萄,花青素多,生下小儿黑眼球大而明亮;多吃苹果,可使小儿皮肤嫩白细腻。结果其性寒伤胎,小儿生下来即有山根青筋,成为亚健康体质。医生还建议多吃鱼虾等肉类食物,可使小儿健壮;结果适得其反,临床多见胎毒之类顽固性皮肤病。幼儿园按营养学观念搭配食物:香蕉等水果一人一份、煮鸡蛋一人一个,肉类也是按比例搭配,其结果是体质能适应的成为营养,体质不适应的成了病变。如果能按小儿的适应能力去应变,则可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优势所在。
小儿的生理病理治疗特点 (二)
古人对小儿科的疾病诊治视为哑科或者是芽科,小儿出生皮肤呈红色,也叫赤童。对于成人疾病的诊治较难,所以又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赤童”的说法。因为妇女病较男子多了一个妇产科的病变,而小儿的体质像刚出土的庄稼苗一样,娇嫩多变脆弱,又不会说话,自述病情,主要靠医生的感官去领悟,所以诊治就多了一层困难。相对而言,小儿生机旺盛,自我修复力强,只要用药得当,护理适宜,常可一药而愈,这些都是基于他的生理特点和治疗上的独有特点和方法,所以我们要研究小儿的保健方法与措施,就要首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的认识,调整我们从中医角度的思维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掌握和应变对小儿保健、治疗知识的应用。小儿刚出生,由孕期在母腹内一个恒温环境,来到大自然多变的自我生存的环境,就像把在温床培育的植物幼苗,刚移植到大田里的自然环境中一样,这就是我们去理解中医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胎儿在母腹中生长,全赖母亲的气血滋养,所以父母的健康与否,母亲饮食结构的调整及情志变化,会使母亲的体质发生变化。甚至父母的痼疾都会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或遗传病变。出生后成为一个单独的生命体,就像庄稼苗一样,幼苗时期生长发育的特别快,刚出生时体重约2.5-4㎏,一个月可增加体重0.5-1.5㎏。刚出生时体长约50㎝,一岁时可达75㎝。生长表示着身体形态量的增长,发育则为功能活动的进展。正常生长发育的小儿,两个月会抬头,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可知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变化迅速,而且动态有常,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有一定的动态常量。从中医理论上讲,这一阶段的体质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脾常虚、肺常虚、肾常不足;三至五岁脏腑才能健全,功能趋于正常,接近成人。所谓脏腑娇嫩即是五脏六腑处于娇嫩的阶段还未成长坚实,形气未充。形即指形态的变化,气即指能力的进展,都还处在未充实的阶段。生长势头如草方萌。这就是幼儿期的体质特点所形成的生理特点。
二、病理与治疗特点:生理为其常,病理为其变,因而小儿沿依其生理特点和多变规律,就会产生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气候稍有变化,饮食稍有不适,就会酿成病变。小儿体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所以小儿病情变化也非常迅速。常见朝呈实热的阳证,而暮转虚寒的阴证。面对这样的病情变化,施治时必须把握住认证准确,用药及时,中病即止的原则。相反又因小儿生机勃勃,修复力强,所以只要认证准确,治疗及时,或护理得当,又常可一药而愈或不药而愈。而对每个母亲来说,如何才能掌握这些知识,根据自己孩子的体质,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从根本上使孩子少生病、健康成长。我们按照小儿各阶段的生理、病因、病机变化,逐条论述。
胎孕期对胎儿的影响和病变(三)
父母的健康与否,本身就影响着胎儿的健康基础。俗语说“母壮儿肥”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如果有某种痼疾,就会遗传到胎儿身上,如乙肝等病毒性疾病。父亲如果经常饮酒过量,胎儿可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母亲体弱气血虚,当然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另外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为了优生,亲朋好友甚至一些医生提示:多吃苹果,生下小儿皮肤白嫩细腻;多吃葡萄有花青素,生下小儿眼睛又黑又亮;多吃鱼虾,骨肉壮实。什么食物维生素多,什么食物里含有某种矿物质多等等,一串串说不完的营养补给。出于营养学的观念,各种肉类、蛋类、任意滋食。或者有些孕妇因为妊娠反应,喜食某种食物,任性不知节制,以至于使胎儿生后出现一些不该有的病变。因为胎儿在母腹内的生长发育全赖母亲气血滋养。母亲通过呼吸、饮食吸收的清气(氧气)和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给胎儿,胎儿再提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作为生长发育所用,不需要的糟粕则留存在肠道内,出生后成为胎粪排出。所以母亲所食寒热、肥腻,亦为胎儿所用,过量则使儿受到恶性刺激,转化为病变。根据我几十年临床观察体会总结,大致可分为四类:
1、过量吃水果等寒凉食物或过量使用寒性药物容易出现的病变:会使胎气受寒,生后山根每见青筋。山根是阳明胃经的源头,左右目内眦角的络脉在山根位置的相合之处。因而说明了小儿的脾胃在胎孕期间已受寒凉刺激,生后脾胃受此寒气的影响,功能低下,成为亚健康体质,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或吐、泻等。脾为肺之母,脾寒肺亦寒,所以也易出现感冒、咳嗽之类的外感病变。古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百病蜂起,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山根青筋还有一种原因,出生时没有,后来在一岁内出现过吐、泻而伤了脾胃之气,也可出现青筋。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山根青筋,所形成的后果都是一样的。相关例证非常之多,可见《苏永泉婴幼儿太极按摩真传》一书中撰集典型病例很多,在此不多赘述。
出现了这种体质怎么办呢?不怕!幼苗时期的可塑性,就好像庄稼的幼苗出现黄萎细弱,只要我们通过精心管理都会茁壮成长一样,这里的所谓精心管理,就是不要过急过猛地施肥浇水,应采用各种措施让它慢慢地壮实起来。小儿患了这种功能受损的病变体质,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但用药调理难能合拍到位,采用单独太极按摩,培扶元气以提高自我修复能力;鼓舞中气,增加营养物质吸收达到良性循环,一般10-15天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从体征表现上看,凡有青筋的孩子面色多见晄白或黄或晦暗,通过按摩,随着青筋的变淡消失,脸色也会逐渐红润。
2、过食鱼虾、羊肉、狗肉、辣椒、生热上火食物容易产生的病变:凡多食这类食物的孕妇,生下小儿后,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胎毒症状,医者常以湿疹论治。干性的有做各种皮肤病而论治的,但大都易反复发作。经过诸多病例总结:只要小儿晨起有眼眦,大便臭味大,皆可以胎毒施治,每见良效而痊愈。胎毒比较顽固,尚有遗患数十年的。临床曾给一小儿施治期间,其母已四十多岁,面肿,双眼红肿难睁,说她幼年就有湿疹,且两手腕干痂、痒已几十年。遂用胎毒散施治两天,眼、脸肿消退,继续治疗而愈。近期一七岁女童,因全身多处干性皮疹、极痒,尤其面部皮疹非常明显,家长担心遗留疤痕,四处求诊无果而来。我仍按胎毒予以治疗,面部皮肤逐渐红润细腻,全身皮肤恢复正常。
3、过食肥腻厚味容易出现的病变: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肥腻肉食,性湿而滞,随经上循于肺化为痰,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种湿滞之气又易化火,流注于肝胆,生下小儿易出现胎黄(即黄疸)
对于胎黄首先要辨识:生理性胎黄、病理性胎黄,病理性胎黄又分为阳黄、阴黄、瘀阻性胎黄:
(1).生理性胎黄:生后3—4天出现的胎黄,皮肤黄,色浅淡,一般7—10天能自行退掉的,叫做生理性胎黄。
(2).病理性胎黄一般发病急,多在生后1—2月发现,阳黄皮肤多见橘黄色而亮,阴黄皮肤颜色较淡而灰暗,瘀阻性胎黄皮肤颜色深黄而晦暗
以上敬爱、皆为饮食失调引发的病变,叫做胎养。
4、母亲情绪变化对胎儿的影响:“保婴全书”说:妇人怀孕之月,大忌悲忧惊怖,纵然得子必有前疾。”可知母亲怀孕期间情志的变化与精神刺激,首先使母亲的气血失调生成病变,这种失调的气血去滋养婴儿,当然也会使胎儿生长发育紊乱而生后成为病变。根据中医的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而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脾肺常虚,肾常不足,这都是关系人体的主要脏腑。肾不足而体虚,肺脾虚而外感,内伤杂病蜂起。七情内伤之病变终致小儿体弱多病。人的精神情志可以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孕妇的情绪状态则能影响胎儿。《产孕集》中说:“孕藉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一有偏倚,即至子疾。”所以主张孕妇要怡养性情、静心宁欲,胸襟舒畅,遇事乐观,“无悲哀、无思虑惊动”,“无大言,无号哭”,喜怒哀乐适可而止,以保持胎儿生长的正常环境。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的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要注意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这就是“胎教”。
近日我山东一个徒弟来电询问我,对当前禽流感有什么看法。并说现在用板蓝根预防禽流感问题,西医又给中医脸上抹黑。当即我就打断了他的话题,依据当前中医的现状,给他做了全面的解释。指出流感一病症,几乎是伴随着人类共同存在的疾病,历史记载的,也有过多少次较大的流行。至于禽流感、猪流感之类,也不过如此而已。其实同样还有很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人类就是在与这些疾病的斗争中生存下来的,而且很多传染病也消失了。中西医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和贡献,例如我国宋代就研制出了种牛痘的疫苗和种痘方法,早西医1000多年。中医有5000多年的医疗技术、经验和理论,西医才几百年。就因为文化观念的转移,而今就是要用西医的科学方法去括识中医超前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模式。这两个不在一个层次面上的事物本质,由哲学理念引导出来的西医的科学研究方法,去括识还处在哲学理念的一种思维模式,岂不等于儿子要求父辈要有他的基因。
其实这不是为了科学而执着,背后更有一定的背景在支撑。那就是西方文化理念的支配、财团势力的操控、愚弄着科学的真实性。
流感,中医称为时疫,或叫做风热感冒的重症。中医治疗流感的方法,也是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规律。记得我20年前在前人的基础上研制了流感胶囊,我县亚宝药业的一位领导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宴席并发言,但口干、咽痛、发热等流感症状严重,喝了我的药后两个小时缓解,出席了宴席。本村一老妪,口干、疲乏无力,不思饮食达一个多月,知其是流感未愈,喝药后第二天大早浑身轻松起床劳动。预防流感我常以贯众泡水饮用,中医还有更多应变方法。然而中医也和任何发明一样,不是包罗万象或者一应万变的。西医药的药害更是层出不穷,还要去括识中医药所谓的科学性,真乃一个泥足巨人的指手画脚,也不过是全面消灭
文章评论
-雨后彩虹
印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