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让你糊涂地活着!“生命在于运动”的谎言,害了多少人? LED 的藍光危害問題 (要看喔)
健康保健
中医让你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你明白地死去!
前几天和女医师协会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聚会,聊天时,聊到一个特别的话题,即西医与中医的区别。
大家都是医界朋友,自然是有西医也有中医,各说自家的医学门派好。中医界的朋友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自古以来,为中华民族的敷衍生息做出了贡献;西医说西医比中医科学,哪一个脏器有病,哪一个系统有病,一检查就清清楚楚。中医界的朋友说,我们也有“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哪一个脏器、哪一个系统有病,同样都清清楚楚……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一个医学教育界的朋友插话了。她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
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巧,可我听来却振聋发聩!我觉得只有她,才真的说出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中医,在西医的眼里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科学依据来。就像当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让尼克松总统去观看了我国的针刺麻醉术,他亲眼目睹了医生仅用一根银针,针刺了几个穴位就进行了拔牙手术。
当时,这是一个惊动世界的伟大创举,可是一问其原理,却一个个都答不上个所以然来!但针刺能够麻醉,这是事实。
这也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在农村医院工作时的一些往事。
那时,在农村,只要我是一名医生,就不论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的病,都得看。一天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妇抱来了一个出生只有8天的孩子,说那孩子吃不进东西,吃一口奶就吐一口奶,肚子鼓胀,不排便。
我仔细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器质性病变,但孩子的腹部的确是鼓胀的,初步诊断为肠梗阻。我和医院的医生们采取了一切措施,希望能够运用西医的保守治疗方法解除孩子的肠梗阻。我那时也是“技术高超”啊,竟然在孩子的大拇指上为其架上了输液通道!
可是,任我们怎样努力,一天过去了,没有解决问题;两天快过去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手术!可孩子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手术,他们说孩子太小了,只出生8天啊!
说真的,当时,凭我们那个小医院的实力,我也不敢要他们手术,因为动手术的外科医生是一个部队复员的卫生员。孩子的父母坚持把孩子抱回去,我只好同意了。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当时只感到自己太无能!
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在小镇的圩场上,我碰上了那对夫妇!当时,他们的手上就抱着那个孩子!孩子长得很好,正在妈妈的怀里酣睡!我惊讶不已,连忙问他们是怎样把孩子治好的?他们说,是请了他们那里的一个老郎中扎了针灸,弄了点草药,煎了点水给孩子喝,就好了。
你说那郎中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肯定不行!可他就是把西医唯有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他就是能够让病人糊里糊涂地活下来!而西医呢?就是明白地告诉他们,不手术,只有死路一条!
也记得那一次,在农村医院工作时,我到一个离医院20多里地的大队去做农村妇女的妇科病普查工作,那天在大太阳底下走了20多里山路,可能是中了暑,晚上在合作医疗室里又吐又泻,进而虚脱、休克,把随同去的同事吓得不轻,他们连夜用担架把我抬回医院。
一到医院,同事们立即给我挂上了三根输液管,可我腹痛难忍,西医们诊断我为胆囊炎、盲肠炎,把我拖到手术室去,要为我做剖腹探查手术。我不愿意做这样的手术。这时,医院一位老中药师来看我,他要我伸出舌头给他看看。他说我的舌头的舌苔是黑色的,舌质发红且“芒刺打墩”,说是“热入心包”。
他要我吃几副中药看看,我同意了。他给我开出了药方,又找来几个老中医给我看了,用他开出的处方,两剂药当一剂煎服,一天服两剂。嗨!只服了一次,腹痛就明显减轻,当晚就能够入睡了!第二天就明显好转……
这两次经历,给我的印象是,中医的确能让人糊里糊涂地活了下来。今天,当那从事医学教育的朋友用“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来解释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时,我只觉得她说的太对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然相信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应该同时相信中医的科学性。中医也是一个科学体系!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医的温病学、经络学是世界医学中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中医,发展中医。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
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黄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如果西医也能像中医一样地讲究一点医疗的整体性,讲究一些保护性医疗,也许,西医就不只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了”。
当然,中医在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的同时,如果也能像西医一样地搞清楚那些原理,让人能够“明明白白地活”,那不是更好吗? “生命在于运动”的谎言,害了多少人? 比如:木讷的大象,心率每分钟40次,寿命80年;陆上速度第一的猎豹,寿命却只有20年;乌龟的心率10,寿命百年以上;而迅捷的老鼠,每分钟的心率900次,寿命却只有2年。 许多运动狂不爽了,说运动员在平时的心率,不是比普通人慢么?这是一种误读,不管他们跑得多快、窜得多高、肌肉多大、拳头多硬,有几个是长寿的?生命都被运动给提前透支光了。青壮年时代越显得比普通人威猛,到了中晚年越比普通人衰败得快。 归根结底,人的一辈子,心跳次数是有限度的,达到了一定次数的心跳,生命也就到头了。 所以记住——生命在于静养。 静养不排斥适当的锻炼,比如太极、瑜伽等,快走也可以,但千万别奔、别跑、别跳,也别被自己练出来的一块块“发达的肌肉”给迷惑,那其实是提前挥霍了的一年年的寿命。 每天清晨,在各个公园都可以看到,有着为数较多的人群,正在做各种运动健生。尤以老人为最!其实,早晨的空气质量指数,是一天当中最差的。是不太适合体育运动及锻炼身体的(下午或黄昏较好)。比如:二氧化碳含量就是最高的时候。那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去锻炼呢?缘于“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误导了大众。 “生命在于运动”,若从这句话的语境,其本身而言,也是不对的。至少这句话太武断,太偏激了!“生命在于运动”表明,如果不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是会短命。 果真如此吗?是否人人都要运动?是否人人都适合运动?从辨证的角度看,很显然,是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有些人,是不适合运动的。比如:体质虚弱者,就不适合运动。因为人的元气是有限的,对于体质虚弱者,若参与运动,必将耗损更多的元气,使身体虚上加虚,雪上加霜,得不偿失!这种体质虚弱者,其实只需要静养就够了。再比如:肝病、肾病患者,若参与运动,必将加重病情,使之恶化。这类病人也只适合静养的。 作为体育运动,它只能够加强身体肌肉、骨胳、关节等方面的强壮(对胖子好些)。一个人,会不会生病,会生什么病?是由身体内因决定的。好比,同样的天气,有人感冒,有人健康。气候这外因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免疫功能等内因不同,而出现明显的不同结局。一个人的长寿与否,是先天基因和后天调养来决定,并不是运动可以决定的。 西方国家的医学专家作过统计,人类社会的疾病,70%与情绪有关。这个情绪就是内因。也就是我国中医讲到的“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惊、恐、悲)。也有人说,通过体育运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不知大家想过没有?紧张、焦虑等七情,犹如幽灵附身一般,在365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刻,都可能即时而发,难道你能坚持365天,24小时不间断锻炼吗? 民间有句俗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这说法也不对。因为在饭后,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作用下,把全身大部分的血液,都调到胃部帮助消化了。人体其它器官都是处于低度的缺血状态。若饭后百步走,因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眼花、四肢疲软,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再则,也会加重器官的缺血状态,于健康反而不利。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体育运动员,平均寿命才55岁,属短命。全世界的武术家,也罕有长寿的。练太极拳除外,因太极拳属气功中的动功,讲究“三调”。即:调身、调意、调息,这是动静结合。 同为哺乳动物的老虎、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勇猛无比,但都短寿。而乌龟与蛇,少动的,却又长寿。 作为长寿的职业人群,常见的有:画家、书法家、学者、普通的农民等,他们都是相对好静的、安逸的或动静结合的。 美国有位著名作家杰克伦敦,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说,一个人为了长寿,而耗费太多时间锻炼,是不对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他手下有三个副总统,其中一个副总统叫伽俐。好酒、好烟、好肥肉(曾说吃肉要吃透明的肉)、不运动,典型的大胖子(超胖)。保健医生一直劝他要戒烟酒、科学饮食,多运动,但他就是不听。结果,保健医生都死了,他还活着,活了105岁,属长寿。 台湾作家李敖说:他妈妈就是反科学的,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从早到晚喝可乐、咖啡、沙糖包子,爱吃高碳酸食物,活了90多岁。其爸爸,对生活很讲究,才活50多岁。 我们现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普遍认为,抽烟会得肺癌,于是强调要戒烟。殊不知,现在的癌症是国际医学难题,至今未都能找出,癌症的病因是什么?子宫除外,子宫癌被世界医学专家公认,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HPV)。若谁找出了癌症病因,那他就可获得医学诺贝尔奖了,是造福人类的大救星了。所以只能说抽烟,对某些人的身体是有害健康的。 比如:在农村长寿的(80岁以上的),个个都是抽烟。毛泽东抽烟,83岁;邓小平抽烟,90多岁;宋美龄抽烟,100多岁;前北大校长马寅初抽烟,105岁。 由此可见,世间的谬论太多了。运动也好,抽烟也罢,都是利弊共存的。关键是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每人的身体都是独立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包括兄弟姐妹亦如此。不能一味的强调,干什么对身体好,吃什么对身体好。对别人好的,未必就是对你好的,反之亦然! 俗话说:“人参吃死无罪,黄连治病无功”。人参是补药,补阳,大补元气。对阳虚、气虚者来说,就是补药!但对阴虚体质的人,就是毒药! 现在的国人大多盲从,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终自己害自己,而不知所以然!
因为心率和寿命成反比,运动导致心率加快,新陈代谢就加快,细胞的分裂和老化也必然加快。
正如曹操所言:“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这个“养怡”两字,“养”就是指养生,包括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怡”就是指开心,精神心理状态。
或你在上班,商场购物时,突然出现了紧张、焦虑等情绪,你也能马上跑去锻炼?消除这不良情绪吗?何况这作用究竟有多大,也不得而知。作为自主神经所支配的七情,是不受意识所控制的,何况运动乎?
LED 的藍光危害問題 (要看喔)
世衛組織WHO愛眼協會公佈:2006年至2008年因藍光、輻射每年導致全球超過 30000人失明,並在2009年底發出橙色預警:“藍光、輻射對人類的潛在隱性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SI、HINI的破壞性,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資料顯示:在中國4.2億線民中,63.5%的線民因藍光、輻射有視力下降、白內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一、為什麼長時間使用LED臺燈及電腦等,眼睛會出現疲勞、乾澀、刺痛等症狀呢??
LED台]燈的光源發射的白光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是靠450~455NM波長的藍光激發螢光粉,其中波長越低擊發能力越強。通常LED光源的出廠波長控制在500NM之內,一般是450~455NM或455~460NM,都屬於輻射傷害最強的區段。如果波長變大,那麼激發螢光粉的能力就下降,發光效率就會降低。生產廠家為了追求亮度,通常會加強LED光源的藍光強度,人眼如果長期看這樣的光源,難免眼睛會受到藍光傷害。
另外,還有一點,[LED臺燈]點燈的時間越長,光源中的螢光粉衰減越快,結果就會導致人眼接觸的藍光波段的光照越來越強烈,從而對人眼造成傷害。所以眼睛長[期看LED光源],容易讓人產生頭暈眼花、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會造成眼晴傷害,使得患眼病的機率會有所提高。
提醒,不要讓眼睛長時間注視過亮的[LED光源],以免眼睛受損。
家庭LED照明儘量少用,特別LED護眼燈處於試驗期,LED只適合做輔助照明。
德國眼科專家李查德•馮克(R.H.W. Funk)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當“不合適的光”持續照射我們的眼睛,會引起功能失調,尤其是三基色燈,電腦螢幕等發出的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高能短波藍光,這些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害,直接或間接導致黃斑區細胞的損害。
因此,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阻隔藍光長時間照射是減少損傷最有效方法,而使用過防藍光眼鏡能有效的解決這一點,普通的防輻射眼鏡只能過濾紫外線及一定的電磁輻射,而不能過濾藍光。
專用防藍光眼鏡不但能夠有效的隔離紫外線與輻射而且能夠過濾90%以上的藍光,比如國際光協會推薦的德國哈囉防藍光眼鏡,適合在看電腦或者電視時用,可以大大減輕藍光對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澀、發熱或者疼痛等不適症狀,緩解眼睛疲勞。
二、什麼是藍光
藍光是波長為400~500nm的高能量可見光。
哈弗大學研究表明,如果你臨睡前使用ipad,智慧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它們發出的光線足以刺激大腦,使得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影響生物鐘規律,出現入睡需要時間過長,睡眠過程中多次醒來等失眠症狀。
人體在晚上九、十點鐘開始分泌大量褪黑素,而有了亮光分泌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而這種激素對於抗癌功能也十分重要。
同時,睡不好覺以為著各器官系統都容易出現功能障礙。
研究發現,睡覺不足或睡覺品質低的人免疫功能、反應力、記憶力和協調能力明顯下降,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抑鬱症等疾病的幾率增大。
三、藍光的危害
1、藍光將加重視網膜黃斑區疾病
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我們的眼底健康——源於2010《America Academyof Ophthalmology》
隨著年齡的增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吞噬作用後留下的脂褐質(細胞碎片)將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逐漸積累,將造成視網膜對慢性光線照射傷更為敏感。藍光將加重由於遺傳、營養、環境、健康習慣和老年相關性引起的黃斑問題。在長時間的曝光後,視網膜的毒性將隨著波長的縮短而增加,從而加重黃斑區疾病。
一天中長時間暴露在高強度的(紫外線A、紫外線B和藍光)光線中,黃斑變性發生的幾率增至二倍。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從高曝光到日光照射對眼鏡增加的風險,強調在歐洲人群中防護的重要性。
2、藍光可導致白內障術後的眼底損傷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本身的晶狀體會逐漸偏黃。這有助於過濾藍光。然而,白內障手術後,病人失去了這些天然屏障。藍光將直達視網膜,進而損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嚴重影響眼底健康。
3、藍光可引發視覺模糊,導致視覺疲勞,引起VDT綜合征
藍光射入眼底經過聚焦後,焦點沒有落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與晶狀體之間。這就增大了光線在眼內聚焦的色差距離。而眼內焦點之間的距離是形成視物模糊的主要原因,所以藍光的射入會加劇色差和視覺模糊度,到時眼部肌肉過度緊張,眼部供血過度緊張,眼部血液供應加強,從而加重疲勞。
4、藍光可以發眩光
藍光在莫暢處於400nm-500nm之間具有較高的能量。而能量較高的光線在遇到空氣中細小粒子時散射幾率較高,藍光便成了晃眼的主要原因。
5、藍光能夠預知褪黑素的分泌、打擾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發生率!
影響人體生物鐘的極速中有一樣稱作褪黑素,他是有大腦中的松果體分泌,人體在1.3勒克斯藍光的照射下,褪黑素的分泌會終止,而我們常用的節能燈,Ipad和電腦、手機等發出藍光的強度已經接近中午陽光中藍光的強度,並且离眼鏡非常近,這時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及對褪黑素分泌的影響已遠遠超過了1.3勒克斯藍光的照射強度。由於藍光刺激大腦,抑制褪黑素分泌並提高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成從而破壞激素分泌平衡直接影響睡眠品質。
哈弗大學研究表明,如果你臨睡前使用ipad,智慧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它們發出的光線足以刺激大腦,使得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影響生物鐘規律,出現入睡需要時間過長,睡眠過程中多次醒來等失眠症狀。
人體在晚上九、十點鐘開始分泌大量褪黑素,而有了亮光分泌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而這種激素對於抗癌功能也十分重要。
同時,睡不好覺以為著各器官系統都容易出現功能障礙。研究發現,睡覺不足或睡覺品質低的人免疫功能、反應力、記憶力和協調能力明顯下降,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抑鬱症等疾病的幾率增大。
四、藍光在我們生活都存在哪里
研究顯示,藍光大量存在於LED燈、電腦顯示器、手機、數碼產品、液晶顯示幕、浴霸等光線中。
關於LED護眼臺燈的藍光危害
眼下對於節能產品,全社會關注的程度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其中被稱為第四代光源LED在產業資本和政府補貼的雙重推動下,近幾年來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然而在一片欣喜之中,一些醫學和電光源的專家卻指出,不少LED燈具都存在著嚴重的藍光溢出問題。
日積月累人眼的視網膜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
那麼在節能與健康之間,我們該如何抉擇並找到解決之道呢?
“LED呢,發光效率較高,跟白熾燈比省電至少可以省到50-60%,尤其是長時間點的,像地下車庫等,在一年裏就可以收回它的成本。”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LED燈具生產國,根據科技部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LED在照明市場的份額要達到30%,國家發改委也制定了路線圖,到2016年徹底淘汰白熾燈,這更是為LED產業打下了一支興奮劑,具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打造的LED產業園不下20個,今年產業總規模預計要達到2000億,2015年將超5000億,然而就在產業界分享盛宴高歌猛進之時,醫學界卻表達了擔憂,中國眼科醫師學會副會長(上海五官科醫院院長) 孫興懷 教授說,根據目前國際上的研究成果,LED發出的藍光長期作用於人眼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具體的位置是在光感受器,也就是接受光線把它轉換成視覺電信號的細胞,你對著它積累到一定的量,它就不能感受光線,然後就失明了。”
藍光作為色光的一種,普遍存在於各種燈具當中。
孫興懷說,當前市場上大多數LED燈具,是通過晶片發出藍光,激發黃色的螢光粉,來調和成白光的,因此,LED的藍光問題尤其突出。
法國依視路中國投資公司總裁何毅說,國際眼鏡行業已經在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但令人憂慮的是,國內絕大多數消費者還完全不知情。
“孩子的近視非常之快,跟它(藍光危害)是否有一定的關係,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用什麼辦法可以濾掉藍光。”
藍光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記者聯繫了國內多家LED廠商,沒有一家願意做出回應。採訪電光源界的專家,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回答。
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所長 張善端博士說,藍光傷害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浴霸燈的藍光造成了西安一位嬰兒眼睛被灼傷,最終導致失明。他找出了名為《GBT20145-2006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的國家標準,有一個章節專門表述藍光危害和量化的計算方法。
“視網膜藍光傷害是一個定位,它的傷害曲線已經測出來了,現在做LED的很多是從半導體行業過來的,他們對照明對人的(傷害)瞭解的不是很清楚,另外一方面呢,這也是他們要避免回答的一個問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