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复
我的文集
既然闲侃重复,那就不厌其烦!
“陈××的妈呀,真是烦。”儿子午饭时说。
“嗯?”我吃惊的望着儿子。“他妈烦你了?”
“没有。”
“?”我疑惑了,那孩子的母亲也不在他们学校呀!儿子没头没脑地爆出这样的话,着实让我吃惊。
沉默片刻后。
“你知道的,罗嗦。本来咱现在就压力大,还整天的在耳边唠叨个不停,好像我们不懂似的,真够烦!”
(儿子今年初三,面临初中毕业考高中)
我总算弄明白了,原来是他同学的母亲重复来重复去的有关切、有警告、有担忧、有期望的唠叨惹烦了他同学,结果往远里说,也惹烦了我儿子。
呵呵,很惭愧,咱家也是如法炮制,只不过唠叨的人换成了孩子的父亲。
重复,够烦,与儿子一样,感同身受!
“看过的书也不知道放到书架上,真是。” “小板凳也不知道往该放到地方放,摆得感觉满地都是。......”老公边收拾边唠叨。
泪奔呀!能不能别烦人 ,能不能干了就别说,不知道这多掉价嘛!唉!
(懒惰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特性,偶尔的偷偷懒,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事,不信你试试,呵呵!你懂得!)
重复有种高度!
心情不佳时,总希望借助一些外界因素来排解。喜欢听一曲《江河水》,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的听。
刚开始听到的就是凄凉、悲苦。心中的五味俱随一江流水源源不断汩汩而出,扣人心弦、迂回婉转。心底的那道屏障亦随乐曲的跌宕起伏,被冲刷的支离破碎,曲调的委婉悲情与人心的纠结感性相依相随。那时自己完全的置身于其中,忘记了存在的空间,泪眼朦胧渲泄的竟是那样的彻底。听的次数多了,越发喜欢听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在烦躁的时候听,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听,在静坐的时候也不放过它。重复了又重复。同事们劝我,那么凄凉的调子别再听了,可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这支曲子在反复的聆听中,没有了初始给我的那种悲凉,暗暗倾心与它,心弦与琴弦共颤,与曲调共鸣、投入与陶醉。享受着清逸、浅淡、平静、安宁。遇到朋友跟我聊私房话,知道他(她)心情很差,就有种冲动,想让我的朋友也能去欣赏这支曲子,去感悟这支曲子。呵呵,你知道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重复的深度。
有些话,重复的次数多了,就无所谓了,听到跟没听到一个样。
“娃,放学路上走路小心点,前后瞅着点,别在路上你追我赶,那样很危险!”
“知道了!”话音未了,人儿早已飞奔而去,自然,对于长辈反复的叮咛,老师的次次强调,他们早抛却在脑后。因为像那样老生常谈的话早已经引不起他们任何的关注与重视了。
有时候,重复的话却能起到捅破窗户纸一样的作用。
从儿童的角度来说,捅破窗户纸,听起来俗不可耐,但却使孩子们最容易理解。如果你用专业的术语——承前启后来说,对于理解能力弱点儿的孩子,可就是雾里云里了。就拿加、减、乘、除法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关于数的相关内容,基本上就是围绕这四种数学方法进行的学习。可对于部分孩子来说,数字一变,这些方法就变得陌生不能理解,乃至无从着手,很多现学知识也无法与旧知识体系建立起联系。当遇到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就如隔了万座山,千条河一样的遥不可及,慌乱无头绪。而教师如果在适时适度的情况下,不经意的重复一句“方法不变,变的只是数字而已!”帮助孩子们捅破这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可让孩子的很多疑惑转瞬变得豁然开朗,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呵呵,三句话不离本行。
重复的本性。
从上小学开始学写汉字,这都写了三十多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字儿早已定型,当然重复写过的已无法计数,然而依旧没能成就一手漂亮的专属。看着孩子们的字儿从稚嫩逐渐走向熟练,有熟练到个性,从个性到稳健,很是惭愧。按道理,每天都与汉字打交道的我,应该也有可以炫耀的点滴,怎可知道仍旧是无法出手。有时也会对此产生疑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千年箴言,难不成只适应于读书一项了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重复的价值在哪里》方明白:原来这许久是因为重复的没有目标灵魂,也重复的墨守成规了。
重复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没有思想的重复。
“陈××的妈呀,真是烦。”儿子午饭时说。
“嗯?”我吃惊的望着儿子。“他妈烦你了?”
“没有。”
“?”我疑惑了,那孩子的母亲也不在他们学校呀!儿子没头没脑地爆出这样的话,着实让我吃惊。
沉默片刻后。
“你知道的,罗嗦。本来咱现在就压力大,还整天的在耳边唠叨个不停,好像我们不懂似的,真够烦!”
(儿子今年初三,面临初中毕业考高中)
我总算弄明白了,原来是他同学的母亲重复来重复去的有关切、有警告、有担忧、有期望的唠叨惹烦了他同学,结果往远里说,也惹烦了我儿子。
呵呵,很惭愧,咱家也是如法炮制,只不过唠叨的人换成了孩子的父亲。
重复,够烦,与儿子一样,感同身受!
“看过的书也不知道放到书架上,真是。” “小板凳也不知道往该放到地方放,摆得感觉满地都是。......”老公边收拾边唠叨。
泪奔呀!能不能别烦人 ,能不能干了就别说,不知道这多掉价嘛!唉!
(懒惰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特性,偶尔的偷偷懒,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事,不信你试试,呵呵!你懂得!)
重复有种高度!
心情不佳时,总希望借助一些外界因素来排解。喜欢听一曲《江河水》,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的听。
刚开始听到的就是凄凉、悲苦。心中的五味俱随一江流水源源不断汩汩而出,扣人心弦、迂回婉转。心底的那道屏障亦随乐曲的跌宕起伏,被冲刷的支离破碎,曲调的委婉悲情与人心的纠结感性相依相随。那时自己完全的置身于其中,忘记了存在的空间,泪眼朦胧渲泄的竟是那样的彻底。听的次数多了,越发喜欢听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在烦躁的时候听,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听,在静坐的时候也不放过它。重复了又重复。同事们劝我,那么凄凉的调子别再听了,可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这支曲子在反复的聆听中,没有了初始给我的那种悲凉,暗暗倾心与它,心弦与琴弦共颤,与曲调共鸣、投入与陶醉。享受着清逸、浅淡、平静、安宁。遇到朋友跟我聊私房话,知道他(她)心情很差,就有种冲动,想让我的朋友也能去欣赏这支曲子,去感悟这支曲子。呵呵,你知道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重复的深度。
有些话,重复的次数多了,就无所谓了,听到跟没听到一个样。
“娃,放学路上走路小心点,前后瞅着点,别在路上你追我赶,那样很危险!”
“知道了!”话音未了,人儿早已飞奔而去,自然,对于长辈反复的叮咛,老师的次次强调,他们早抛却在脑后。因为像那样老生常谈的话早已经引不起他们任何的关注与重视了。
有时候,重复的话却能起到捅破窗户纸一样的作用。
从儿童的角度来说,捅破窗户纸,听起来俗不可耐,但却使孩子们最容易理解。如果你用专业的术语——承前启后来说,对于理解能力弱点儿的孩子,可就是雾里云里了。就拿加、减、乘、除法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关于数的相关内容,基本上就是围绕这四种数学方法进行的学习。可对于部分孩子来说,数字一变,这些方法就变得陌生不能理解,乃至无从着手,很多现学知识也无法与旧知识体系建立起联系。当遇到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就如隔了万座山,千条河一样的遥不可及,慌乱无头绪。而教师如果在适时适度的情况下,不经意的重复一句“方法不变,变的只是数字而已!”帮助孩子们捅破这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可让孩子的很多疑惑转瞬变得豁然开朗,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呵呵,三句话不离本行。
重复的本性。
从上小学开始学写汉字,这都写了三十多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字儿早已定型,当然重复写过的已无法计数,然而依旧没能成就一手漂亮的专属。看着孩子们的字儿从稚嫩逐渐走向熟练,有熟练到个性,从个性到稳健,很是惭愧。按道理,每天都与汉字打交道的我,应该也有可以炫耀的点滴,怎可知道仍旧是无法出手。有时也会对此产生疑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千年箴言,难不成只适应于读书一项了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重复的价值在哪里》方明白:原来这许久是因为重复的没有目标灵魂,也重复的墨守成规了。
重复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没有思想的重复。
文章评论
平静无声
嗯,重复有附(负)作用。
唯美记忆
唠叨,是每位父母对孩子的叮嘱嘱咐,是善意。家长本性如此。等家长的孩子也变成孩子的家长的时间,自然的就会理解了父母亲的重复与唠叨。他/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平静无声
代沟不相信重复![em]e112[/em]
平静无声
最艰苦的日子,冲刺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