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

个人日记

 作者:日子

 

《关于七夕》
 

盘腿而坐,以菩萨的方式
回眸
告别或者思念
都是很近的牵绊

  
只想静静地守候容颜
让每一次回声,每一次敲响
点亮心内的灯盏
  
将每一叶绿
镶嵌成晶莹
聆听悠长的心律
只要爱还在,记忆就有底气
  
今生,你只是一株凡间盛开的掌纹
左边蜿蜒的是姿势,右边轻蔓的是涟漪
哪怕默默无语
也绝不向,浪漫低头
    
《再临七夕》
  

一夕美丽
落在眼里
一场盛大的潜伏
别再秋天之水泛滥的时候
说记忆,说喜欢,说热恋
 
  
桥面上溅起朵朵时光
爬进心里,完成了
对燃烧的画面
爱或更爱
记得住,飘不远
还怎能想象,你这永远的新娘


 
  
      
  
  
  

文章评论

清韵

再送你一支七色花:红色是吉祥,蓝色是如意,绿色是生机,黄色是幸运,橙色是甜蜜,粉色是快乐,紫色是幸福。

兔子妃

只要爱还在,记忆就有底气。赞![em]e163[/em]

板板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七夕,根本就不是“情人节”。这个传统节日在最近几年,被无知的商家炒作成情人节,而且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各类媒体也跟着以“中国的情人节”为主题来宣传和包装七夕节。但是无知的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个从银河两岸闪闪发光的两颗星,到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悲欢离合故事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起源当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也有说是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见于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木子

日子兄,夏日安好![em]e160[/em]

云深不知处

今生,你只是一株凡间盛开的掌纹 左边蜿蜒的是姿势,右边轻蔓的是涟漪 哪怕默默无语 也绝不向,浪漫低头

云深不知处

桥面上溅起朵朵时光 爬进心里,完成了 对燃烧的画面

马一端

日子造诗,造出的诗人之大作,望众人学习。我之崇拜!

海燕:空间受限

一份真挚的友谊[em]e258162[/em]╲╱[em]e258162[/em] 载着千万个祝福[em]e258162[/em] ╲╱[em]e258162[/em]悄悄洒满你家园[em]e258162[/em]╲╱[em]e258162[/em]寄一份祝福快乐[em]e258162[/em]╲╱[em]e258162[/em]永远携一缕温馨[em]e258162[/em]╲╱[em]e258162[/em]永藏心间用一颗[em]e258162[/em]╲╱[em]e258162[/em]最真的心守候最[em]e258162[/em]╲╱[em]e258162[/em]美的祝愿祝好朋友一生幸福!

清韵

这也是距离产生美,是人间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