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香车原上行
个人日记
作者:日子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
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周邦彦:应天长
注解:条风—立春以后的风。《易纬》:“立春条风至”
社—指旧时祭灶神的日子。
油壁—即油壁车。一种车厢油漆花纹的车子,供妇女乘坐。
五候—西汉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个皇亲国戚同日封侯,世称五侯。
陳洵说:“布暖”、“弄晴”,已将前阕游兴之神摄起。“夜堂无月”,从闭门中见。“梁燕笑人”,“乱花过院”,一有情一无情,全为“愁寂”二字出力。后阕全是闭门中设想。“强载酒、细寻前迹”,言意欲如此也。“人家相识”,反应“邂逅相逢”。——《海绡说词》
这首词是周邦彦在某一年的寒食节写的。从上一年的冬至节开始算一百零五天就是本年的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游春的日子,但演化到以后就成了上坟祭拜的日子。元人刘因有《寒食道中》诗:“簪花楚楚归宁女,荷锸纷纷上冢人”。正是旧时的写照。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春风越来越暖,一眼望过去,池塘新绿,盎然心醉,正是游春的好季节。

“正是夜台无月,沉沉寒食”——可是,作者想着心爱的女人睡在墓穴里,徒然升起感概,那里昏暗无光也没有星辰明月,这个节日好凄凉啊!
这是作者常见的转折手法。
“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想起逝去的她,作者不免心生凄凉,尽管是出游的好季节,自己却不想出门。这时的社客小燕子也不免讥笑作者:“为什么不趁大好时光,到外面游玩,世界这么大,你可以去看看。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隔院美女飘过一阵香气,春风弄乱了一地的花儿,作者又生感概,是不是她在会更好呢?
白居易在《夜惜禁中桃花诗》:“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是说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凋落的桃花?曹唐又有《长安春舍邵陵旧宴》诗:“狼藉梨花满城月,当时常醉信陵门。”是说为什么不见凋落的梨花呢?那么周邦彦为什么说“芸香”呢?原来他在哲宗时,官至秘书省正字,徽宗时又曾官秘书监。秘书和“芸香”是有关联的。唐诗人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说:“命兰芷之君子,坐芸香之秘阁。”可见“芸香”与秘书的关系。

接下来作者诗性又有了那些转折呢?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作者来到了郊外,便记起两人相逢的旧事,一辆漆着彩的车子与作者正好打个照面,这是不是就叫缘份呢?然后车子里的佳人与作者互有好感,情生于此也就不叙赘言了。这一天刚好是寒食节。
这是作者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我们称之为爱情也不为过,只是作者没有交待之后的情形,这是睹物思亲之情,尤然可表。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京城习俗还是那样,还能碰到漆彩的车马,只是物是人非,一段记忆就这么在走走停停中忆起。
“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强”字尤为凸显,明知物是人非,可记忆点点涌上心头,就算是在旧地,仍然要携着一杯家酒凭吊一番,这里已经很明确的表达出,作者爱的人已经长眠于地下了,举目思人,青青的草还在,只是在也找不到那初见的路了,多么痴情的男子啊!

“市桥远,柳树人家,犹自相识”——这中交代的是远处的桥是追忆,而近处的柳树人家是那么的是曾相识,这种相识可能是交代了作者与这户人家的渊源也就是说是认识的。
作者的结尾给了我们那些暗示呢?这户人家是否与逝去的女子有着渊源呢?但自从女人去后与作者是否中断了关系。如今细寻前迹,是否又给作者以睹物思人的感觉呢?
世间事犹未了。
结尾在平淡中,彰显沉重。
这也会告诉我们现代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当你簇拥在拥挤的人群时,当你泼洒着汗水时,当你拥有幸福时,别忘了,放松一下自己,领着家人出去看看。世界很大,爱惜当下!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
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周邦彦:应天长
注解:条风—立春以后的风。《易纬》:“立春条风至”
社—指旧时祭灶神的日子。
油壁—即油壁车。一种车厢油漆花纹的车子,供妇女乘坐。
五候—西汉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个皇亲国戚同日封侯,世称五侯。
陳洵说:“布暖”、“弄晴”,已将前阕游兴之神摄起。“夜堂无月”,从闭门中见。“梁燕笑人”,“乱花过院”,一有情一无情,全为“愁寂”二字出力。后阕全是闭门中设想。“强载酒、细寻前迹”,言意欲如此也。“人家相识”,反应“邂逅相逢”。——《海绡说词》
这首词是周邦彦在某一年的寒食节写的。从上一年的冬至节开始算一百零五天就是本年的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游春的日子,但演化到以后就成了上坟祭拜的日子。元人刘因有《寒食道中》诗:“簪花楚楚归宁女,荷锸纷纷上冢人”。正是旧时的写照。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春风越来越暖,一眼望过去,池塘新绿,盎然心醉,正是游春的好季节。
“正是夜台无月,沉沉寒食”——可是,作者想着心爱的女人睡在墓穴里,徒然升起感概,那里昏暗无光也没有星辰明月,这个节日好凄凉啊!
这是作者常见的转折手法。
“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想起逝去的她,作者不免心生凄凉,尽管是出游的好季节,自己却不想出门。这时的社客小燕子也不免讥笑作者:“为什么不趁大好时光,到外面游玩,世界这么大,你可以去看看。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隔院美女飘过一阵香气,春风弄乱了一地的花儿,作者又生感概,是不是她在会更好呢?
白居易在《夜惜禁中桃花诗》:“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是说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凋落的桃花?曹唐又有《长安春舍邵陵旧宴》诗:“狼藉梨花满城月,当时常醉信陵门。”是说为什么不见凋落的梨花呢?那么周邦彦为什么说“芸香”呢?原来他在哲宗时,官至秘书省正字,徽宗时又曾官秘书监。秘书和“芸香”是有关联的。唐诗人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说:“命兰芷之君子,坐芸香之秘阁。”可见“芸香”与秘书的关系。
接下来作者诗性又有了那些转折呢?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作者来到了郊外,便记起两人相逢的旧事,一辆漆着彩的车子与作者正好打个照面,这是不是就叫缘份呢?然后车子里的佳人与作者互有好感,情生于此也就不叙赘言了。这一天刚好是寒食节。
这是作者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我们称之为爱情也不为过,只是作者没有交待之后的情形,这是睹物思亲之情,尤然可表。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京城习俗还是那样,还能碰到漆彩的车马,只是物是人非,一段记忆就这么在走走停停中忆起。
“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强”字尤为凸显,明知物是人非,可记忆点点涌上心头,就算是在旧地,仍然要携着一杯家酒凭吊一番,这里已经很明确的表达出,作者爱的人已经长眠于地下了,举目思人,青青的草还在,只是在也找不到那初见的路了,多么痴情的男子啊!
“市桥远,柳树人家,犹自相识”——这中交代的是远处的桥是追忆,而近处的柳树人家是那么的是曾相识,这种相识可能是交代了作者与这户人家的渊源也就是说是认识的。
作者的结尾给了我们那些暗示呢?这户人家是否与逝去的女子有着渊源呢?但自从女人去后与作者是否中断了关系。如今细寻前迹,是否又给作者以睹物思人的感觉呢?
世间事犹未了。
结尾在平淡中,彰显沉重。
这也会告诉我们现代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当你簇拥在拥挤的人群时,当你泼洒着汗水时,当你拥有幸福时,别忘了,放松一下自己,领着家人出去看看。世界很大,爱惜当下!
文章评论
清韵
世界真大,爱惜当下!问好。
祖国骄傲
池塘满春色,作者心无思;沉沉寒食里,静静思故知。分享了!顺祝生活开心!
海燕:空间受限
友谊相牵,四季花香,走过了夏季来到了初秋,风景轮回,唯一是友情源源悠长!带着问候,写下祝福,愿友天天好运,时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