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魅力(重庆行7)文/仙姑

个人日记

     重庆对我的诱惑,源于我一闺密好友重庆回来的叙说:“重庆很洋气,大气,处处不同百看不厌。”。这几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在我心中激起了波澜,因为我了解作为著名画家,她的审美高雅的有点挑剔,所以得到她如此评价的重庆,已经变得超乎我的想象力了。
  说起山城重庆,有人总结的三多三少:隧道多,桥梁多,台阶多,自行车少,摩托车少,红绿灯少。当然还有戏嗫的说法:坡多,弯多,美女多,自行车少,太阳少,不吃火锅的人少。到那儿细心观察,确实非常准确,但究其原因,却只是因为“山多”,山多自然坡多,弯多,雾多,太阳少,而山多要通行,当然台阶多,桥梁多,隧道多,自行车少,在这么山川秀美的环境里,空气湿润度大,步行运动量大,快乐因子多,一定美女多。哈哈￿,美丽的山城!
  要了解山城重庆的风貌,自然环境以及那里人们的工作生活,性情喜好,曾经风靡中国却又被50年禁闭,有“第一手抄本”之舆的《一双绣花鞋》,当然现在又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公映了,是最好的渠道。这多山,就是重庆最最迷人的地方,记得我这次同行的易老师,当年给我们讲美学构图时讲起的,“在变化中寻求美,变化蕴含最丰富自然的美”。他当时举例,河流最入画的是河弯和瀑布,因为流动方向变化有河湾,因为地势高差变化有了瀑布,而各不相同的地势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变化。山城重庆,造就了地势高高低低,大雾来来去去,道路弯弯绕绕,桥梁隧道上上下下的变化,就像捉迷藏会有更多的奇妙变化,魅力诱惑,缠绵多情,慷慨激越就此产生。
   漫步于山城的街头,望着高低错落的街区建筑,看着远远近近的奔腾的车流,听着抑扬顿挫长腔短笛的川语,美妙的情感赋予了多变的川剧脸谱,我谨慎匆忙的奔波于朝天门码头台阶上赶乘最后一般游轮,一睹长江两岸美丽的夜景霓虹闪烁,嘉陵江呈丁字形投入怀抱与她合流,微风吹佛甲板上好奇的外地游客,寒冷不见唯有激动。
   漫步于解放碑周围,感悟岁月轮转民族沧桑,商业街上人影攒动,祥和美好。可70年前的抗日艰难与战火,依旧浮现在作为抗日总指挥的陪都面前,毛泽东和蒋介石作为抗日的脊梁,因民族大义在我们西安事变的“双十协议”而联合,又在抗日胜利后,因观念的分歧在重庆的“双十二协议”开始分道,渣滓洞,白宫馆作为那一丑恶与黑暗永留史册。有人说蒋介石假如治理中国会如何如何,我说蒋介石临死都佩服毛泽东有他必然的原因,毛泽东他有民族大义与胸怀,有人民安康与家国未来。假如他俩老人家能齐心协力达成两党共治,则可能会更有前途。
   翻不完,道不尽的重庆魅力,不只是看到层次变化中美丽的立体城市和交通,多重变化的市井与文化,更在于历史变迁中重庆曾经拥有的地位。老蒋用砖石堆砌的用以唤起民族自强的碑,兴高采烈的老蒋又变成混凝土修建的抗日胜利碑,看着解放碑刘伯承的题字,他诉说着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车子离开重庆的时候,我忍不住依恋的情愫蔓延,凝神聚目望着窗外,不由感叹,在这层叠交错的交通建筑背后,该有多么辛苦伟大,灵性能干的建设者,有多少能经得起因地制宜心气相通的设计者呢?伟大的城市,属于伟大的人民!多变灵气美好的城市,属于奋斗不息适应把握变化的人。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