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天堂

经典收藏

     
       
婴儿出生时,佛与即将启程的婴儿道别。婴儿一直在不停的哭泣:我害怕,我这么小,世界那么大,我将如何生活?
   佛安慰他:放心吧!孩子,我早已安排了一位菩萨在人间。她会保护你,关爱你,照顾你。婴儿停止了哭泣问:你安排的那个菩萨叫什么名字?我去找她。佛笑了笑道:你不用找了,她就在你的身边,她的名字叫妈妈。 
                                                                              ——题记!
    
    
     冬天,看见了别人怀里的孩子,我愈发会想起母亲。我竟然想做那个被人溺爱的孩子,在寒冷明火执仗般肆掠人间的时候,能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撒娇。
     我原本不想来到人间的,屁股上至今未能消去的青印迹足以佐证。其实我并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清脆的啼哭打破了四周窒息般的宁静。若干年后,我似乎还能懂得母亲撕心裂肺的疼痛。
     母亲生我的时候,已是四十多岁的人。多年后我仍然由衷的在钦佩母亲当初的勇气,一个高龄产妇,克服着严重的营养不良,那一刻她淌过了忘川河,离奈何桥有多远 ?
    我的降临并没有给母亲,家庭带来多大的快乐,原本拮据的家因为我的出现更显捉襟见肘。母亲产下我不久,便和常人一样下地劳作,而母亲所能提供的乳汁不足我吃饱一次。
    母亲后来告诉过我,因为饥饿,死神几乎与我擦身而过。我从没有怀疑过母亲所说之话的真实性,事实上,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瘦弱,这跟幼年时的营养不良不无关系。自始至终,母亲对我似有一种亏欠之感,以至于在姊妹兄弟中,母亲更加偏爱于我。
    我当然是不记得了,母亲说我五六岁时还未断奶,每晚入睡必须含着母亲的乳头才肯入睡。我不明白年幼之时的我为什么如此蛮不讲理,或者母亲怎么会对我无节制的迁就。渐渐的明白了,其实一切只是一个“爱”字在作祟。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没有谁不疼自己的子女。
    母亲一生都很苦,那种苦我自是没有尝过,但听爷爷奶奶父亲讲过。
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尚是十几岁的年龄,身边还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弟弟。父亲下面有五个妹妹,缺衣少食的年代,我很难想象母亲是怎样用瘦弱的躯体来支撑这样一个家庭的。不单一是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为了给家里多挣一些工分,母亲几乎是夜以继日的在地里工作。
    听父亲讲,有一年数九浓冬母亲还在大坝上兴修水利,只为了给家里节省点粮食,好让家里的孩子填饱肚子。超体能的劳累让母亲实在难以忍受,便偷偷和一个姊妹连夜赶回了家中。
家里哪有充饥的粮食,几近断炊。看着几个可怜兮兮的孩子,母亲又跌跌撞撞的投入到了黑夜之中。
    我出生时,似乎离幸福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日子虽然清贫,但不至于三餐不饱。而我开始懵懵懂懂时,母亲却也开始老了。
    记不清多少个深夜,冬天的深夜。星星闪闪,月光清亮。灯下的母亲,已鬓白如霜,她不停的摇着纺车,佝偻的身影一次次重重的砸到墙上。能歇息一会儿吗?我暗自呢喃。
这一声终于没有喊出来,我就一脚落空,摔入了谷底。心跳得好象随时都会蹦出来,睁开眼,堂屋里的灯依然亮着。我斜倚在自己的床上,听见了鸡鸣几回,而母亲纺线车的声音依然在吱吱的响着。
   最终,还是我还是离开了母亲。多少次,母亲在离我千里之外的地方形单影只。我的泪,汹涌而出。母亲,我其实很想回到您的身边?
   在外面漂泊的日子,同样的梦境会重复很多次。
我从不讶异这个梦的频频来临,上苍知道我的脆弱,让我的灵魂先来温习这一段功课让我慢慢磨钝感知痛苦的敏锐。可所有这些,又都预示着什么,梦醒之后,让我如何能够不去想接下来的一次真真实实的别离。
  以往无论哪一次回家,都是在母亲电话的再三催促下动身的。平日里忙着在工作中出头,甚至忙里偷闲在茶香里陶醉。母亲仿佛成了我生活轨外的风景,很少抬头去看。每一次回家后,又是千次万次地抱怨旅途的劳顿,躺在床上,翻着闲书。看着母亲不停的忙碌,熟视无睹。内心竟然一片坦然,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有一回,大概是有些良心发现吧!或者我感知到了什么?饭后,我收拾碗筷准备洗碗。母亲急忙夺过我手里的碗筷,笑着说:“可不想让你洗,你在外面飘荡也怪累的。再说你帮我做了,你再走了又得我洗了。我要是想你怎么办?”顷刻间,我的眼泪一下子就要决堤。可怜的母亲,就算子女们不帮您洗碗,您不也日日夜夜在想着他们吗?
  每一次离开,走在村口凹凸不平的沙石路上,都不敢回头张望。等到母亲的身影变成了一粒小黑点,最后被村庄吞没之后,我才将头扭回,任泪水在脸上泛滥。心中无力地喊过多少回母亲,眼前又现出那瘦瘦长长弯弯曲曲的沙石路上。母亲站在村口的风中,像纸片一样飘忽的身影。

    多少年来,家一直在远方,母亲的微笑也一直在远方。我就站在这里,车水马龙的城市。向着远方的家遥望。那缕缕炊烟,那幢幢红砖瓦房。村头一棵百年的老榆树虽然历尽了沧桑,却一直象祖父的身体一样结实。还有清晨与黄昏间,门前屋后鸡鸭鹅狗的欢腾。

    家一直在远方,童年的故事也在远方。我只能站在异乡的街头,想像着那条沙石路上来来回回的人们。雪花飘走了,布谷牵出犁铧,翻滚着脚下的沃土。山村的远近青绿了,小河在把日子一回回梳妆漂洗得干净纯粹。走过春天,走过了秋天,秋天的模样也是母亲目光停留最久的去处。因为,只要到了秋天,便离我回家的日子近了。
    
遥望家乡,遥望母亲。是我多年都无法改变这一种生活方式。在北方,每一个有些凉意的秋天,只能这样将母亲在心中,深一回,浅一回地想念母亲。

    我在想,是什么把思念拉得又细又长?灯下的母亲,夜深,还在为谁缝补着星星和月亮?其实母亲的眼睛早已看不见很远的东西,她又怎么能在灯下摆弄针线。风雨飘飞流年,水雾茫茫。门前的飞花残月虽然还在,而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已站成了雕像。此刻,您为何将期待探成了雨中的张望?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比天下任何一个母亲都要坚韧。每一次切肤之痛不亚于山崩地裂,母亲居然能顽强的挺了过来。其实母亲的心早碎了,我早知道。即使能将母亲的心重新缝合,那些痛却早就根深蒂固又怎肯轻易隐去。
    父亲走后,晚年的母亲更加孤独,我每每想陪陪母亲竟似奢望一样。
我安慰着自己,等时间充裕了,手头宽裕了,一定把母亲接到身边来。事实只能证明我当初的想法是何曾的幼稚。因为这个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即使我混的再怎么风生水起,母亲岂肯离开与父亲相濡以沫的老屋。直到母亲有一天孤独的离去,我的梦想还在酝酿之中。
    母亲临走时似乎一直在喊着我的名字,声音很轻很模糊。她的脸上一直在淌着泪,怎么也擦拭不净。来世上一遭,除了一系列的磨难,老天几乎没有宠幸过母亲。
    母亲曾给我说过她的天堂,自然是一个祥和安宁的世界。他的孩子们一个个家庭和睦,平安幸福。之后,母亲的家终于坐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是一个冬暖夏凉,春华秋实的好去处。 
    母亲不知道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感觉到母亲有这样的想法,母亲生前总习惯于坐在阳光下,看着村前的水库发呆。大哥曾经葬身于那里,顺手把母亲的心也带走了。
    母亲走时,哥哥和姐姐一直泪流不止。我却出奇的冷静 ,以为母亲真的就去了天堂。
    母亲只不过是短暂的离开了我们,终有一日,我们还会去与母亲团聚的在那个被母亲称作天堂的地方,我们仍然生活在一起。
    日日相伴,山清水秀;春华秋实……

    【适逢母亲节来历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天下的母亲,愿她们在有生的日子健康幸福,天天快乐。】






文章评论

朴实的感动![em]e105[/em]

红杏

[em]e160[/em] [em]e100[/em]

紫云

感动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婉心扬

真挚深情的文字献给伟大的母亲!

清莲

唉,母亲,每每念起都是感动

琴音飘渺

一篇文章,感动了你我,候鸟是孝子,祝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