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起处是故乡

候鸟原创

         
            九月雁飞菊花黄,我眼里的九月终于收敛了夏日里的那些臭脾气,变得温柔了许多。甚至,早晚深深的寒意,会让人想到了“天凉好个秋”的由来……
     其实,真正的秋天还未来临。只是,人们却已经习惯企图用一场场秋雨去敲开秋天的门楣。许多个日子,我仰望着天空,以为天空会有大雁的痕迹。或者为时尚早,当风举起旌旗时,我看见的只是一朵朵漂浮的云彩,天空没有归鸟的飞过。
     风依然是从南方而来,拂云作雨,掷地有声。我自作聪明的以为,那片云肯定是来自故乡。不然,那雨声怎会如此牵扯忍心,让人思念倍增。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语音,具体说都有它的声音。一片树叶,一滴露水,一缕月光也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于是,每一个季节,都有了它不同的声音。当天空终于有了大雁的身影,我知道;大雁的低鸣会随时随地缩短家与远方的距离。是的,没有一个游子忍心去拒绝大雁的行程。
     此刻
秋天的文字,似一杯甘醇的酒,一直在我脑海里缠绵。尤其是家乡的秋天,一个盛产丰收与孝心的地方。只是多年来,我把脚步交给了天涯,她的一切只能过多的在梦里去温存。
     闲暇之时,一起的工友喜欢打牌,或看没完没了的肥皂剧。而我更多的时候则在看天,看云。那云虽无脚,却能浪迹天涯。风在阳光里行走,悄声低语。早起,那阳光已然不再热烈,甚至有一种暖洋洋的味道。
     秋天的声音最初从路旁的草丛传来,即使只是一只蛐蛐。其实很普通,在查干听来也是天籁。甚至开始有了那“此曲应是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意韵。只是,匆忙纠缠着我。我从来都未曾去用心细细领会。
     当第一片落叶颤巍巍的落下时,其实,便应该触摸到了秋天的气息。
北国的盛夏向来极其短暂,即便是以炎热为主的营口,该转凉的时节它也会转凉。秋后的夜晚,温柔得像一个江南的女子,凉爽中蕴含着丝丝柔情。那风自南方而来,裹满了温润的气息。有一种声音在月色里悄然弥漫,缓缓的流淌,果真如夜色里的江南。
     每到这个季节,我愈发想念故乡,想念母亲。我想,每一个游子都有这样的想法吧!母亲的唠叨如秋天田野里的野菊,碎碎的撒在我的记忆里,似一缕久远的清香在岁月里延伸。
     北方的夏天渐行渐远渐无声。再过些日子,蝉鸣将永久的默然寂寥。淡黄的色彩染就了柳梢,像大街上爱美的女子,染就的一头秀发。越来越晴朗的天空,堆砌着更多纵情流淌的白云。
     有一种声音再次在心里纠结,竟深深的扯痛了灵魂。那果然是大雁飞过头顶跌落的故事,漫漫长途里写满了艰辛。
枝头的树叶正在逐渐枯萎,渐渐的变黄。头顶的阳光依然灿烂,只是多了些许沧桑。碧空如海,浮云悠闲。蓝天下,原野萧萧,秋草摇黄。我突然执着的认为那就是一首秋歌,从我的故乡传来。
     没有人不去怀念故乡,即便是村前的一棵大
树,村上的一缕炊烟,还有那在夕阳下拄拐的老人。
     那些在记忆里珍藏的情景,每至秋天便会浮现在眼前。故乡的山明水秀,民风淳朴。不论是树,抑或是一株野花,都是无比的真实。既不小资,也不愤青。多年来行走于他乡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里,苟延残喘;家是唯一支撑我不倒下的信念。我时时会想起乡村那无拘无束的秋风,抚动用丝瓜藤编织的窗帘,还有田间地头无拘无束放纵开放的野菊……
     在董永与七仙女那段动人的传说里,善良的家乡人和睦相处的生活着。其实,我从来没有幻想有过这样美丽的爱情,那毕竟是一段传奇的神话故事。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着着实实的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仁义天下,孝感天地便是最好的诠释。
     比起某些地方,故乡的秋天不算很美,但却淡雅怡人。人们在收获的同时,会把在次年才收割的小麦种子均匀的撒在地里。伴着树叶的落下,埋下了丰收的期冀。过不了不久,绿油油的麦苗便会从地里冒出,燃起一片一片的娇嫩。
     很小的时候,我便喜欢躺在秋天的斜阳里打盹。用贪婪的目光窥视邻居地里的红薯地,那一个个红色的红薯恣意的躺着,如刚出炉的乳猪。我常常会约三两个伙伴,悄无声息的弄些过来。在清澈的溪水里洗尽泥土,对于那一代的孩堤,最能感动舌尖的莫过于一顿烤熟的红薯。
     火苗蹿得很高,噗噗的声音一直在响起,甚至燃烧了旁边的野草,带着滚滚的热气。
同伴不停的用嘴吹着手里的红薯,不停的翻动着,那样子很滑稽,像饿极了的猴子,捧了个烫手的山芋却无从下口。女孩儿腼腆着笑脸,笑声声始终如夜莺般清脆。
     水潺潺流动着,载着几片树叶执着的远去,声音很悦耳。秋风绞碎了白云的影子,我们在第一颗星星里,用竹叶的鸣响代替了母亲斥骂的回应。
     地里的秋虫最是怜人,在月色里的倾诉极易打动人心。梧桐树的叶子很是魁梧,每落一片都会发出一声幸福的呻吟。小时候的我虽然不懂“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什么意思,但依然觉得养眼。在家乡的秋天,这样的雨打残荷的景色随处可见。想来,也不知羡煞了多少北方人了。
     由此,我更加深信不疑的认为
世上万物都有语言。动物如此,植物亦如此。花有花语,草有草声。个性最分明的算是秋天的树叶,沙沙闹个不停,像极了小市民。而秋天的桂花,星星点点的漾在月色里,不焦不燥,优雅,淡然。比起那些落叶,明显多了些小资情调,极易惹人遐想……
     
母亲依然爱唠叨,在桂树底下,皱纹里裹满慈祥。偷人地里的红薯,被父母责骂在所难免,对于一群乡下的孩子,责骂与溺爱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声音。来在故里,响在秋天。 在我眼里,心里,经常会掠过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似乎没有人见过风是什么样子,我却想像着她如青春,一晃而过,毫不迟疑。在秋天的原野寻找风的习性,自是要心神宁静了。那时候我不懂,总爱在黄绿相间的草地里奔跑,撒野。
     一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有些色彩充盈着秋风的灵魂,是一种来在天外的音乐,天籁之音。那世人是不是风的灵魂?不然,为什么一直行走于风里而无怨无悔。
     母亲当年,走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悲伤。我只道是母亲去了天堂,常常在大雁声里,炊烟起时,去寻找一些不灭的印迹。
     奶奶生前是个很苛刻的人,然而最受委屈的当属母亲。现在想来,也并非是奶奶的刻薄,而是母亲一直奉行着以孝为本,才没有与奶奶去计较。 曾亲眼见过半百的母亲小心的伺候病里的奶奶,毫无怨言,那年轻做媳妇的种种际遇都消逝在母亲的皱纹里。
     奶奶在秋天里走的,也正是在秋天里,是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去感恩。在流水般的光阴里,母亲用她的无私奏响了爱之和弦,秋之声音。
     
秋之声使人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这便是天籁的本来意义。当然,这声音源自故乡,没有哪一种声音比他更能温暖心灵。
     我想母亲一直希望我是幸福的,要不然多年了,母亲的笑容怎会在我梦里还是那么亲切?
     故乡的一切都似母亲的叮咛,始终在耳畔萦回,显得很宁静,没有一丝娇情,仿如是上苍赐予的福祉。在心灵放飞的那一段段日子里,我一直用心在聆听。此刻,我的脚步在远方,而心却在故乡那个遥远的村子。
   
 秋天,有一种声音在心底冉冉升起,它来自我的故乡..... 

文章评论

小邱

为表哥文笔点赞[em]e179[/em],其实你可以办个作文与阅读培训班,把快乐传给孩子们。生存不一定要漂泊。发挥你的专场[em]e17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