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第六十八问 第一部分

个人日记

 68.罗汉、菩萨、佛陀是什么?第一部分:的确,许多人对于罗汉、菩萨、佛陀的意义,不能明确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们,也有捉摸不清之惑。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那就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的,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声闻与缘觉,同属于小乘,小乘分为声闻乘与缘觉乘,所以又称小乘为二乘。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盘的,他们绝对厌离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愿再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主要法门是六度法(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精进——勇往直前、百折不饶;禅定——心摄一境、不动不摇;智慧——清明朗澈、自照照人),三聚戒(无一净戒不持,无一善法不修,无一众生不度)。从最初发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无数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大乘的菩萨道,只有菩萨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称为一乘。人天道是为生到人间天上而修的善法,小乘道虽不贪恋人天道,也不否定人天道的价值,小乘的解脱道乃是人天善法的升华超拔,人天善法也是菩萨一乘道的根基。因此人乘及天乘的善法——五戒十善,乃是二乘与一乘的共通善法,故称人天善法为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共法。小乘或二乘的解脱道,也是菩萨道的共通法门,菩萨不修解脱道,那便不是菩萨道而仅属于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脱道称为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共法。唯有菩萨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人天乘是世间法,依旧是生死法,仍有生死的漏洞而不能航出生死的苦海,所以又称世间法为有漏法;小乘虽是自了汉,但却已是不受生死的出世圣者,故而出世间法又被称为无漏法。菩萨,有凡夫有圣人,菩萨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五十加等觉、妙觉两个阶位,十地以前的四十个阶位,全是凡夫,从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才是圣人,因为佛典中通常称的菩萨,如不标明地前菩萨,也多是指的地上圣位菩萨。小乘圣者不求成佛,但求入于涅盘,涅盘的境界,从本质上说,大小乘是一样的,不过小乘入于涅盘之后便安住于涅盘了,不再度众生了,大乘的涅盘是虽入涅盘而不即住于涅盘,并以生死也是涅盘的同一体性,所以称为[生死即涅盘],所以称为[无住处涅盘],这是大乘圣者的境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