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体的寻求、依赖和独立

心理咨询

 今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句话“有些姑娘,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整容也好,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嫁个好男人。”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有些姑娘,一生都在对客体的渴求中”。

第一次见A的时候是2年多前,在一个咖啡厅,她是朋友的朋友。年轻女孩,二十六七岁的样子。我们互相介绍自己,我很习惯的问她“你是做什么的?”,她说“无业”。我愣了一下,也没有多想,毕竟是年轻女孩嘛,无业的空档期也很正常。但后来的谈话,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她这种无业的状态并不是暂时的过渡期,而是生活的常态。从学校出来,她便在一段又一段的恋爱中爱的死去活来,撕心裂肺。她从未工作过,也对工作不感兴趣,这些年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不同的男友所得。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最大的目标就是找一个人来爱自己。

W是我实习时的同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不是姑娘了,她离过婚,又再婚,三十多岁却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履历和工作经验,她的年龄已经能够当我上司了,但却要和当时刚刚毕业回国初入职场的我在同一起跑线。和A一样,她从二十出头结婚到二十八九离婚,再到三十出头再婚,她几乎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来源,结婚的时候靠老公,离婚了靠父母。年过三十的人生除了两段婚姻没有任何值得标记的。

迈入三十岁,很多姑娘从萝莉长成了女王,在职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打拼出了自己的位置,经济独立自主。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却仍然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在三十而立的年龄还要需要依附父母和老公而生活呢?我们都知道,只有小孩子才会依赖别人才能活下来,成年人是具有自己谋生的能力的。而无伦是A还是W,都不是真的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而是她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很可能停留在小孩子的阶段,她们全情投入的追寻一个可以依附的客体很可能是在弥补早年未完成的心理任务——内化一个稳定的,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客体,并与之建立依恋和亲密。

内化一个还算比较好的客体,并获得与之亲密的能力,是人类早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心理过程。这个客体通常来说是妈妈。如果妈妈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可以稳定的在那里,不让其感到被抛弃与被忽略,那么婴儿就有可能内化一个稳定的客体,那么即使妈妈不在,孩子也不至于感到过于慌乱与空虚。将好的、能带来亲密的客体成功内化的孩子,是可以将心理能量投注于外部世界的,她们在二十多岁完成学业之后是可以走入职场与社会,寻找自己的热爱与兴趣,确立发展方向与职业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奋斗。但如果内心始终没有内化一个稳定的客体,或没能建立依恋,体验亲密,一个人是无法将心理能量投身于外部世界的工作,事业,去追求自己的价值与成就感的。她们会做一切努力寻找一个客观存在的客体,通常是男朋友,老公,去依赖他们,甚至和他们共生,完成或是修复早年未完成的或充满创伤的心理发展过程。

我的来访者S,一个80后女孩,一直为自己无法经济独立而困扰,自责。她一开始的咨询目标是获得经济独立。在咨询中,我们发现,她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参加社交活动,关注相亲网站,和社交App上的异性聊天,约见。与此对比强烈的是,她花费在学习工作技能,寻找职业目标,提升英语等这些她自己设定的目标上的时间微乎其微。这时她可以看到,获得经济独立只是她理性上的目标,她内心更加急切渴望的是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获得依恋与亲密。在她从一段关系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之前(包括理解,抱持,接纳,欣赏与亲近)她都不想去工作,不想学习,什么也不想做。

当然,要想快速获得一段比较健康愉悦的亲密关系,对于像S这样的女孩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她早年的经历,与父母的关系,都没有让她获得太多爱的能力,这样的女孩虽然渴望关系,但却会在关系中非常的“作”,时不时的做些破坏关系的事情。S经历了几段短暂的恋情,也在咨询中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模式,习惯扮演的角色,内心的强迫性重复等等,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我和她的咨访关系中尝试修通她早年的创伤,慢慢学习爱的能力。在我们一起工作的第三年,她有了一段满意的关系之后,也逐渐开始真的将心理能量投注于自己在工作上的目标,发展职业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男孩女孩,不想工作不想学习,只想恋爱。身边的家人很为他们着急,或是责怪他们不知上进,不独立自强。但如果有耐心去倾听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听到他们心中对于情感和亲密的呼唤,对于理解与接纳的渴望。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早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亲密,成年后便会在爱情里忘我追寻,头破血流;而所有的有恃无恐都是在爱中浸泡的结果。没有关系,就会一直去寻找关系;有了关系,才可以向外生长发展。
(文:刘月)


文章评论

阿觉

今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句话“有些姑娘,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整容也好,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嫁个好男人。”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有些姑娘,一生都在对客体的渴求中”。 也许是某些人在自说自话投射的自己的期望,看见的一直在饥渴的寻找客体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