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审美细分,极为详细(非常值得收藏)

个人日记

 紫砂壶的审美细分,极为详细(非常值得收藏)
 紫砂器器形的审美,大致上可以分为多个条件来判断:

鉴定出手13533123523

一、壶形构成原理(不含象形/仿真题材)

二、部件呼应

三、线条

四、气韵

五、精神

六、气度

七、转折角度(力度)

八、协调性

九、个性


一、壶形构成原理(不含象形/仿真题材)


紫砂壶的基本构成一般是以人体腰部以上(含腰部)的部分作为主体。其中包括头部、颈部、胸/肩部、两臂、手部、腰/腹部等部件。换句话说,紫砂壶体所描述的主体结构部分几乎不含腿部和足部。即便有,所占比例也很小。例如上双底、三足、四足、宽出/外飘的复合底等修饰手法。


附图:



前后足



三足



四足


宽边/外飘复合底

常规光素器大致构成部分,如图例:



但是,也有部分的壶器题材,并不刻意表现头部。反观绝大多数的提梁壶,一般只有“单臂”。究竟是留下更多的空间让人遐想,抑或纯粹为了实用,就不得而知了。



二、部件呼应


“部件呼应”是指一把壶上的诸多组成部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在部件表达出相同、相似、或相反的题材的前提下,壶才能组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呼应”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胡乱拼凑,更不能随意而为之。


部件呼应大致上分为两种方式:


1.像形呼应 
2.逆向呼应


1、像形呼应:是指一把壶的每一个部件所表述的意思、题材、概念相同或相近。类似的品种有很多很多,如云肩如意、大亨掇球.........


附图:


a.云肩如意的每一个部件均带有云纹/如意纹饰。


b.大亨掇球的每一个部件都带有圆的题材,是诸多圆部件组合而成的一个整圆题材。


c.求正的每一个部件均带有“方”的概念。


2、逆向呼应:是指一把壶的组成部件,有规律的题材概念相反或相逆。比如方/圆呼应、粗/细呼应、花/素呼应等......


A. 方/圆呼应:方圆呼应,也就是整体构成题材里面,分别有方的题材,也有圆的题材,从正面看是方的,从上面、下面看都是圆的。



B.粗/细呼应:粗细呼应的目的,是要造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例如用很细的流、把、钮,配合上一个很有圆润很有张力的身桶,借此,以凸出身桶的视觉效果比例,让主体显得更加饱满稳重。



C.花/素呼应:花/素呼应,一般是指在光素的身桶上,装饰上题材相同或相近的流、把、钮。花/素呼应的装饰效果,绝大多数目的是为了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终要求还是凸出身桶。




三、线条


紫砂壶器是由多根线条构成的立体实物。我们以纯手工成型的紫砂器为实际参照物,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圆器、方器还是筋纹器,构成纯手工紫砂壶器的几乎所有线条,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反之,每一根都是弧线。这些弧线的表达方式包括圆弧线、抛物线和S线。


就算我们从正面看到的是纯粹的直线,就算作者制作的壶是纯粹的方货。当我们近距离的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远观的直线,近看都是向外鼓出的弧线。



根据以上的概念,我们再看看一把方础壶。对比细节,应该会一目了然了。构成方础的每一根线,都是弧线。也只有由外鼓的弧线构成的整体,才能显得更饱满,更有气度。



看一把平盖石瓢,就知道盖子究竟是不是平的了。




但为什么是弧线而不是直线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远观一把纯粹由直线构成的模子方壶的时候,不难发现,壶的每一个立面均往里凹。并不是说壶体真的瘪进去,而是视觉效果上产生的错觉。



以下的几种线条,分别为:S线、抛物线、反向抛物线




四、气韵


我们常听说一把壶的气韵贯通。其实所说的意思,就是壶的局部与身桶主体在线条衔接上的准确程度。如果镶接的位置不对,一把壶的气就会断掉。反之,壶的整体气韵能够连接起来形成循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考验制作者手上功夫的。


我们不妨用图片来认真演示一下。以掇球、莲子、仿古一类壶肩重心略偏上的壶形做解说。而用这样的方式把气韵做通,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提握舒适,还有就是能够让流内根部承受最大的受水压力,保证出水流畅。




再看看局部的清晰图示:



当然,将流把与身桶的气韵做通并不是定式,因为有很多的壶形,壶的重心宽出位会根据器形设计随时调整,甚至有些壶的器形是摆裙式的宽出,故上面叙述的部分,只能是根据仿古/掇球一类壶肩重心略偏高的器形所使用。



五、精神


精神与气度是要分开说的,精神主“骨”,气度主“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