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土地

散文习作

       二十年前,我以一个中学生运动员的身份第一次来到这里。 尽管是区政府所在地,但那简陋的汾河桥,狭窄的街道,老旧的民居,无不提醒我们,这是个典型的郊区村镇。中午找一小饭店吃饭,每人一碗肉炒面,还没开吃,隔壁饭店系着围裙的老太太突然抢上门来,为得而复失的客源不依不饶,不愿多事的带队老师只好匀一部分学生过去,去享受这老太太的“热情”款待。这一切仿佛昨天。
         十六年前,当我找到了工作,再来此地时,已经找不到那饭店,也再没见过那个瘪嘴老太太。原处已变成一溜绿化带;当年尘土飞扬的比赛操场也已变成了塑胶场地;区政府门前的道路也正在拓宽。 父亲曾征求我意见,为工作方便,是否考虑在此买房,但当时每平米六七百元的房价还是让我犹豫、放弃,想攒几年钱再说;这一拖,这房价便以让我心肠发青、头皮发炸的速度翻起了筋斗云。
          两年前,当我终于可以站在自家阳台上眺望时,那四周恣意舞动的塔吊臂让我心绪难平,为自己,更为脚下这片土地。
         要知道我所在的位置几年前还是邻近村庄的一片良田。由此向北,一路直抵市中心,沿途但见“万豪天地”“恒大绿洲”“星河湾”等等鲜亮气派的楼盘鳞次栉比、一竞风流。这都是曾今的农田里所结出的最富时代特色的果实。然而,我总难免皱皱眉头问自己:耕地都没了,粮食从哪儿来?农民们怎么活哦?    
        我实在是“杞人”得紧啊:看看那些失地农民,陡然暴富,家家豪车,人人气壮,何忧之有嘛!然而我总是不合时宜的看到它的另一面。    
        当年位置绝佳,家家籍着房租便可饱食终日,代代富足的城中村,似乎一夜之间荡然无存;我要为这难得的“和谐”鼓掌,忽又看见一片废墟上竟然还有一座残楼, 桀然挺立,周围堆满着汽油桶。
         因着卖地、拆迁中难以想象的利益, 村干部的竞争呈现着以往难以想象的激烈。我要为村民自治、直选村干的民主而鼓掌, 忽又听说竞选一个“优质村”村长,所需竟达上千万之巨;投票前夜,家家门户洞开,有人“拉票”而来。而因为选举,世代淳朴、和睦的人们开始分门别派、勾心斗角,甚至拔刀相向。
        哎,无论如何,他们成了城市的居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辛劳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要为此而鼓掌,可又听说他们之中总有那么一些头脑发胀、花天酒地、沾毒嗜赌,一夜缩回了原形的;总有那么一些因为家产暴增而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
        但我还是应该为这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变而鼓掌吧?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发展道路?只要方向无误,步履坚实。
        眼前的景象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嚼,一幅更宏伟的蓝图已经在我身边铺展开来。所涉及十余个村庄,万亩土地、数万村民。所带来的震荡余波正在这片土地上,在人们的心里急速而持续地展开。
        我有幸参与其中,相较于蓝图中让人震撼的远景,我更关注于它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到底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想,无论多么宏远的规划、多么显赫的功业,都只有归结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福祉,才具有实质的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工作是琐屑而繁重的。这世上最难的就是与人打交道吧,特别是涉及利益二字。某一天,村民与道路施工队伍发生了群体械斗,因为一所民房被拆;莫一天,区政府大楼围满了上访群众,因为地里新栽的树苗被拔;某一天,因为一项占地补偿,新旧村长两派人马几乎要开战;某一天,因为新建温室被阻,愤怒的农妇把停工文书撕个粉碎......一纸文告、三令五申,如何挡得住城市化大背景下欲望的喷发?而利益的诉求、交织、碰撞,总汇集成这当下最沉重的交响。
        每每做工作时,他们几乎都有着一腔的憋屈,无尽的怨气。农民有农民的狡黠,可农民也自有农民的悲苦!
        一亩亩农田正在测定中告别了曾今耕种它的主人;  一个个建设项目也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奠基礼;一个个村庄也将在不远的将来从我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我总饶有兴趣地问村民:征地、拆迁,你们愿意吗?答曰:只要公平合理,以后日子能过的更好!  
  
         
    
    
    

文章评论

梅花雪

[ft=#9900ff,4,楷体_gb2312]晕!我以为是鼠王的日志。急匆匆赶来,怎么越看越不对劲,二十年前中学生,十六年前找工作,鼠王没这么年轻啊。再细看,原来是秦王,哈哈!都怪你了,许久不写文章,我一时没反应过来。[/ft][em]e120[/em]

·

所谓的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我们不禁要问,一定要城市化才是发展吗?

梅花雪

[ft=#9900ff,4,楷体_gb2312][ft=,,]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中村,农田被征用,农家小院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再也寻不到以往的安详静谧。“利”字当头,农民岂有不愿意的道理。该是双赢吧,可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家乡的村庄也面临着这样的境况,那青青农田,红瓦民房,以后怕是只能在梦里相见了。[/ft][/ft]

一夜知秋

新旧村长两派人马几乎要火并 秦王,是“火拼”不是[em]e100[/em]

一夜知秋

多年后,那些美丽的村庄只在梦里呈现,成了我们心中的一道忧伤......

万里

[ft=,4,]说好不关注政治,不关注民生了,好好做我的小平头老百姓的。却在看到此文的一刹那,心生凄凄,一时恍惚!叹一声:民生何其艰?但愿村官从此只是村官,和谐从此真的和谐!我不能说,只因我太爱我的祖国,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ft]

周山至水

这一片土地越来越繁华,然而虚假的繁华背后是心痛!

大河微尘

辛辛苦苦生的蛋,卖了,挣的钱被借了,只留下一地鸡毛! 地处内陆的咱们,农业才是根本,起码未来若干年是这样,看看南海就知道了,想出海发展,有难度!

八面通

[ft=,4,楷体_gb2312]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家里在半山腰新盖了房子,山路的西侧没几户人家,到我工作的时候,房子越盖越多,后来还盖了很多职工住房,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要求退耕还林,那里开始动迁,居民都搬新楼房去住,今年过年回家时,那片靠山的曾经很繁荣的整个跃进街,包括我家的房子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荒草和残留的瓦砾。据说要种蓝莓,那一片将成为蓝莓基地。[/ft] [ft=,4,楷体_gb2312]城市也好农村也好,正以日新月异的面目改变着,我们都希望国家越来越强,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至于能不能少走弯路,我们普通百姓能做些什么?不得而知![/ft]

四舍五入

  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来你的空间了.......秦王的眼明心细,秦王的风采,都让我再次看到了,读到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