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毛泽东的诗作吗?

个人日记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也是杰出的诗人、词作家。毛以精通近体诗格律著称,纵观他文革期间发表的数十首律诗、绝句、词作来看, 他确是工于此道的。也就是说,他的诗作,既冠上词、律、绝之名,则断不会出现有悖格律之事。然而,最近看了一本《毛泽东诗词书法》所登载的三首绝句,似乎都有悖于近体诗之格律,而且,这三首绝句,又非毛耄耋之年所作,断不会是因其年老糊涂而出现的差错。于是,便怀疑这三首绝句不会是毛的作品。现将三首绝句录于次,与诸君读者共鉴: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平仄仄仄仄仄平,(简释:此句平仄不合格律,观其下句,此句的平仄当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刀光剑影任翔旋。平平仄仄仄平平。(简释:“翔旋”一词,用得较为牵强,不似遣词精警的毛氏风格)
          龙华喋血不眠夜,平平仄仄仄平仄,
          犹制小诗赋管弦。仄仄平平仄仄平。(简释:此句的“赋”字,似改为“付”为妥)
                     二
          鉴湖月台名士乡,仄平仄平平仄平,(此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忧忡为国痛断肠。平平仄仄仄仄平。(此句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南歌接秋风吟,仄平平仄平平平,(此句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例氤氲入诗囊。仄仄平平仄平平。(此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平平仄仄仄平平,
          哭泣情怀吊屈文。仄仄平平仄仄平。(简释:此句的词组“哭泣情怀”用的较为牵强,不似毛氏风格)
          梁王堕马寻常事,平平仄仄平平仄,(简释:此句与上句之平仄不相拈,有悖格律)
          何用哀伤付一生。仄仄平平仄仄平。

       据以上简释,结合文革期间发表的毛氏数十首诗词看,他对于近体诗的格律是非常之谙熟的,断不会出现有悖格律之瑕疵;再者,从遣词上看,第一首第一联对句中的“翔旋”,与《贾谊》第二句中的“哭泣情怀”,用的勉强,不符合遣词用字娴熟精警的毛氏风格;可见,此三首绝句,恐非毛氏所作。 
       以上为不才管中之见,仅供读者诸君参考。 

附:录毛氏两首律绝,并简释其格律,以为例证。
            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
    钟山风雨起苍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仄仄平平仄仄平)
    虎踞龙盘今胜昔,(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翻地覆慨而慷。(平平仄仄仄平平)
    宜将剩勇追穷寇,(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可沽名学霸王。(仄仄平平仄仄平)简释:此句中的“学”字,是入声字,为仄声)
    天若有情天亦老,(平仄仄平平仄仄)简释:此句中第一字本应为仄声,却用平声;第三字本应为平声,却用仄声,然而,这也是
    人间正道是沧桑。(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所允许的。格律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规定。注意,但不能犯孤平)

简释:本首七律,对仗工整,平仄拈对非常严谨:一二句相对(相反);三四句相拈;整首平仄-----对拈对拈对拈对(分析平仄的拈对正            确与否,应看每句中的前四字的双字,因为单字可平可仄;此外,还要注意三字尾的调整。)

              二、为女民兵题照(七绝)
       飒爽英姿五尺枪,(仄仄平平仄仄平 )
       曙光初照演兵场。(平平平仄仄平平) 简释:注意第三字(初),为可平可仄之字)
       中华儿女多奇志,(平平平仄平平仄) 简释:注意第三字(儿),为可平可仄之字)
       不爱红装爱武装。(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释:1、本首绝句格律工整,平仄拈对准确:一二句相对,二三句相拈,三四句相对----------对拈对; 

           2、此绝句截取七律的首尾两联而成,所以每联都不对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