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日志----惊蛰(八)

个人日记

图片
美图来自网络,文迷罗,了了(慧心养生)整理排版

中国传统历法是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的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释,“蛰”指冬眠,“惊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生物一出土,便开始觅食。按广东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俗称虎爷)也在这时出来找吃的。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
也许是广东这一传说的关系,据说,早年新加坡惊蛰祭祀白虎的信众也以广东人居多,现在则已成为不同籍贯人士竞相沿袭的传统,连一些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惊蛰祭祀的普遍,现在许多庙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坛,以方便信众。

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
獠牙张嘴。信众相信,祭祀时以猪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张口伤人;以蛋喂食,饱食后的白虎就不会伤人了。按传统,那蛋必为鸭蛋。现在鸭蛋难求,唯有叫虎爷将就点,改吃鸡蛋了。
图片
华人传统节气的“惊蛰”,在午后猛烈的太阳底下,到梧槽大伯公庙祭白虎、打小人的男女把本来就不是很大的庙堂挤得水泄不通。
排队的有老婆婆、老伯伯,有中年阿嫂和阿叔,也有利用午餐空档结伴前来的女上班族,更有腋下夹着一份英文报纸、口说英语的年轻人和结了领带的年轻男士。他们手拿祭品秩序井然地分别在3头白虎面前排成3条长长的人龙

人龙缓缓地移动着,轮到他们的时候,都很“识礼”地在白虎面前跪下,点燃手中的香烛后,便拿出一块猪油,往白虎嘴上擦,接着以蛋喂虎,有的嘴里还念念有词:“好人近身,小人远离。”他们对祭祀程序的熟练,不亚于一旁收集香油钱,协助初来者祭拜的“拜神婆”或“拜神公”,有的甚至还会“教”同伴如何祭拜。就如许许多多传统习俗一样,惊蛰这一传统节日就这样在人们的耳传口授中代代相传、延续


惊蛰瑜伽

                                        惊蛰瑜伽:升阳、养脾、排浊

“惊蛰一声雷”,关于惊蛰的雷,有这样一个传说:秋分节气,雷神因感受气候变化钻入土中,整个冬天都不出来活动,所以秋分有一候称“雷始收声”,而到了春天,农民开始农耕锄地,把大地锄开一个缺口,雷声惊醒,钻出地面,以惊雷报春,同时唤醒冬眠蛰伏在泥土中的虫蛇。因此民间到了惊蛰节气有拜雷公的习俗。

这只是一个传说,对与错不必过于计较,但是惊蛰与雷的关系确实难舍难分。雷,在周易卦象为震卦,惊蛰节气,人体本身也与自然顺应,是一年中“震动”很大的时候。元瑜伽创始人迷罗说,“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到了惊蛰节气当天,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反应,如头痛、失眠等不适。”

人体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惊蛰时节阳气升发,如果这个时候把身体调理好,那么一年都会有活力,否则一年都会困乏无力。在迷罗看来,惊蛰时节调理养生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升阳气、养脾胃、排毒素。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惊蛰节气一定要升发起来,多做运动。

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还是早春,乍暖还寒,经常有倒春寒袭来,要坚持“春捂”。因为春天人体的毛孔是打开的,而春季多风,空气又依然冷、凉,甚至还有些寒,春风会夹杂着这些寒气进入人体导致风寒。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热六邪,而风为百邪之长,风会夹杂所有邪气进入人体,风寒、风热、风湿等都是由风而来。“冬天反而没事,因为人体的毛孔在冬天是闭合的,符合冬藏的特性,加之冬季着装很厚,所以风邪难以入侵,但这时候一定要防风了。”风主要从人体后颈的风门穴进入,所以这个穴位要保护好,迷罗建议,“出门之前要戴围巾。”另外,低下头之后后脖颈最高的地方为大椎穴,出门之前用手把它搓热,可以提高防风能力,预防风寒发生。


惊蛰瑜伽


春生夏长,阳气升发

瑜伽:摩天式、树式

太极:升降桩法、开合桩法

经络: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药膳:五芽炒、芹菜茼蒿粳米粥、菊花粥、大枣枸杞菊花蜜饮


“动为阳,运动可以代替很多药,但是绝没有一种药可以代替运动。惊蛰时的运动以舒缓为佳,如太极、慢跑、瑜伽。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多做手臂向上伸展的运动,在中医经络里,手臂向上伸展可以激发两条专门助阳气升发的经络,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双臂向上伸,脚跟慢慢抬起,感觉身体向上伸展,坚持一分钟左右,身体会慢慢发热。“这个在瑜伽中称‘摩天式’,早晨做一会儿,一天都会有精神。”还有瑜伽中的树式,另外还有太极中的桩法,升降桩法、开合桩法,这些简单的运动练习几分钟后人体就会明显感到发热。

助阳气升发,可以从运动和饮食两个方面调理。在饮食方面,要选食物本身就是有力升发的“发物”,这发物并不是海鲜、肉、辣椒,而是既可以升发又不上火的“发芽类”蔬菜,如芽菜、香椿、豆芽,老人们常说“立春五芽炒”,即黄豆芽、绿豆芽、蚕豆芽、黑豆芽和豌豆芽,就是从立春之后就要多吃,这五芽菜不仅升发阳气,还五颜六色,滋补五脏。

在自然界升发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体的升发都是一个节奏。有人会升发过度,而有人则升发不足。升发过度的是由于肝阳上亢,春季肝气旺,肝气足、肝火盛的人在春季就会变成“爆发户”,脸上长痘痘,脾气变大,这样的人就要吃疏肝理气的蔬菜,如芹菜、茼蒿。迷罗介绍,“用芹菜、茼蒿加二两大米熬粥,就是一道疏肝理气、排毒养颜的药膳。同样的药膳还有菊花粥,取菊花20克煮水,20分钟后滤去菊花,用菊花水煮粥,非常清香,可以清肝明目去火。”

而体虚的人在春季则升发无力,有种升发不起来的感觉,称为“困难户”,常感到春困,“困难户”则需要补气血。但俗话说“春不吃补药”,“补则吃红枣”。枣是补气血最好的食物。“将两、三个大枣在烧热的干锅中轻炒,待枣皮烤焦、炸开后取出,温凉后去皮,用枸杞、菊花加蜂蜜泡水,可补气血,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图片

养脾胃

瑜伽:脊椎扭转式、揉腹

穴位:天枢穴、足三里穴

药膳:山药燕麦大米粥、小米南瓜玉米粥

早春的时候人体的脾胃偏弱,很多人都感觉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好、排便也不顺畅。“脾胃为后天之本,一年的活力都靠这个时候提振脾胃,而山药就是提升脾胃功能最好的食物。”迷罗出身长寿世家,家里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93岁之上,在养护脾胃方面,他自然很有心得,“其实很简单,家里常年都坚持早晚各一道养生粥,即早晨是山药、大米、燕麦粥,晚上是小米、南瓜、玉米粥。这两道粥,可固护脾胃,脾胃功能足了,久而久之也就能延年益寿了。”

“女生一到春天一定要照镜子,并不是说春天到了,芳心悸动,而是要注意自己的面色。不少女孩子都面色发黄,特别是春天身体升发,脾胃运化不及消耗,脾胃虚寒,就变成了‘黄脸婆’。”脾胃一虚,五脏皆虚,春天是养护脾胃的关键,因为肝盛犯脾,脾气本在春天就容易虚,再加上人体升发,就变成了“黄脸婆”。

养脾胃的瑜伽动作一是脊椎扭转式,一是揉腹;穴位一是天枢穴,可以减小腹,养脾胃,另一个是足三里,“提升脾胃功能最好的穴位”。

图片


春季发陈,排除毒素

瑜伽:洁肠瑜伽

《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这个陈,就是沉积在体内一个冬天的浊物,而到了春天,这些“陈”则会发出来,所以有人会起疹子、过敏、情绪烦躁。

排毒的第一要务就是排便,保持肠道通畅。检查体内是否有毒素,可以简单地通过手诊自查。

如果指肚明显颜色深于手掌,说明脑供血不足。容易春困,要注意睡眠和休息。

掌心的颜色如果发白,反应身体血虚,白说明血少;如果发黄,反应身体脾虚、气虚,体内有湿气;如果掌心有明显的红白点,反应身体疲劳,气血两虚,气血不周流,而均匀气血的颜色自然也是均匀的;掌心如果发青就更需要注意了,反应身体脾胃虚寒,可以多吃一点暖粥、姜茶,避免寒凉的器物、环境;正常情况下,掌心应该是均匀的粉红色。

如果手掌上有很多青色的血管,则反应身体内有毒素。“青色的血管称为青筋,就是静脉,应该隐藏在皮肤下面,但如果血管中有毒素,血液循环不畅,这些血管就会凸现出来。要在惊蛰时候抓紧排除毒素。”


迷罗:国内知名瑜伽老师,中医学专业,元瑜伽创始人,国际中医针灸师,著有畅销书《24节气养生法》、《向老天爷要健康》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