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昱(郑立峰)导师家庭系统排列案例(一百四十)生病为了陪伴
个人日记
标签: | 分类: 家庭系统排列案例 |
当事人:三十岁左右女士
实习导师:四十多岁女士:
议题:当事人心脏早搏,跳跳停停,不规律。
目标:排列找到影响健康的可能因素。
明昱导师先从当事人的身体形态特征来做剖析:看当事人的背部——鼓出来代表有情绪,压力;凹进去代表缺失。当事人右部凹进去,代表有缺失。从鼓包或凹陷的位置可以判断事件情绪发生的年龄:中部以下是22岁以下,中部以上是22岁以上。平的话还好,凹进去就是缺失。塌陷一样代表缺少父母支持。骨骼上,如果髋部宽,表示祖先支持力大;或者3-6岁,与母亲比较接近,抱的比较多。髋部窄,是与父亲比较接近。含胸的女性,小时候接触父母少。接触父母多的,胸部会大一点,尤其是爸爸抱得多一点的女孩。
从体态上判断,当事人5-8岁时可能有缺失。比如童年和父母分开过。
实际情况反馈:当事人0-6岁与父母分开,和外婆长大。
当事人的背景资料:与老公都是第一段伴侣关系,和老公关系正常。父亲在2009年肝癌过世了。母亲今年64岁,健在。母亲在当事人之后有一个堕胎的孩子。外婆也仍健在。外婆的两个孩子,有两个堕胎的孩子,另有一子一女在48岁,罹肠癌死亡。当事人的奶奶80多岁时,自然死亡。
明昱导师:可以看到一个特征:当事人的家族中,女性平均寿命都是80多岁。……所以,当事人估计也要活到80多岁。家族中女性的适应力远远超过男性:女的都80以上,男的基本上过不了60。
实习导师继续介绍:在2012年5月,当事人患病。
明昱导师:那在病发前18-24个月,家族中是否有大事发生?
当事人:就是2009年。父亲2009年发现肝癌,在2009年2月底去世。(当事人在陈述时有情绪,开始哭泣)。
明昱导师开始用特定的问题去探查当事人的基本状态。(在回答以下这些貌似最基本的问题时,当事人的眼睛始终看着明昱导师的反应,似乎在问:我的答案对吗?同时,嘴巴有点捂着。)
明昱导师问:你是活人还是死人?
当事人:我是活人
明昱导师:你确定吗?
当事人:确定。
明昱导师:你如何确定?
当事人:我有呼吸。
明昱导师:你是睡着了还是醒着的?
当事人:有点睡着了。
明昱导师:睡着的时候,你和谁在一起?
当事人:爸爸。
明昱导师:(对全体)---她的心有一部分和爸爸走了……(对案主)你是自己吗?
当事人:是
明昱导师:在爸爸面前你是谁?
当事人:女儿
明昱导师:真的确定?
当事人:确定
明昱导师:在妈妈面前你是谁?
当事人:同伴。
明昱导师:你在快乐里面还是在痛苦里面?还是在痛苦里面快乐?
当事人:快乐里面。
明昱导师:你情愿快乐还是痛苦?
当事人:快乐。
明昱导师:你怕死吗?
当事人:怕。
明昱导师:(对全体)-这表示有希望,有动力……(对案主)你跟爸爸道别了吗?
当事人:道别过。
明昱导师:这句话的语态代表的是---说明道别没有完成。
明昱导师:当事人的疾病,其实在呼唤她活着,也可能是她的心灵在呼唤:妈妈来救我。……(对全体)如果疗愈语言有共鸣的话,身体会有一定反应,比如鸡皮疙瘩。排列师可以依据身体的反应来帮助确认问题和重点。
当事人:其实,我对爸爸有一些内疚。妈妈曾向我说过说爸爸有外遇,我也相信了。但爸爸否认这事。后来,爸爸就检查出肝癌了。爸爸在最后几天说,我和妈妈错怪他了。我觉得这件事情也影响了爸爸的健康。
明昱导师:这里,当事人可能做了妈妈的同党。但爸爸的健康一定是更为深受家族的影响,毕竟家族里面的男性没有活过60岁的。
排列开始:先排出当事人代表(下称「自己」),以及疾病、现有家庭和原生家庭的代表。
排列中,「现有家庭」跟在「自己」后面,而「自己」看着「原生家庭」,「疾病」则看着远方。
「自己」表示说,感觉恍惚。
明昱导师:代表恍惚,说明当事人“不在现场”,她可能处于自我催眠状态,或者在梦境中。
明昱导师在地上放了一条围巾作为界线,区隔出「梦境」和「现实」两个不同的“域”。
结果,「自己」和「现有家庭」在「梦境」中,「原生家庭」站在分界线上,而「疾病」则在现实中。如下图所示。
明昱导师拆分「原生家庭」,将原来的「原生家庭」代表重新明确定义为「爸爸」,并加入当事人妈妈的代表。
「妈妈」上场后,走到了「现实」区域,而「疾病」则走入「梦境」,「自己」从「梦境」走到了「梦境」和「现实」的交界线处,「爸爸」仍低头站「梦境」中。
明昱导师再加入一条围巾,重叠放在场上原来的那条围巾之上。新的围巾代表「生死界线」,与「现实/梦境界线」重合着。
明昱导师引导「自己」对「爸爸」说出:爸爸你走了,这是事实。现在我用爱送你走。
之后,明昱导师把「自己」拖到“「生」/「现实」”场域中,和「妈妈」处在同一个区域。而「疾病」则在“「死」/「梦境」”场域中,坐在「爸爸」的身边。如续图一。
明昱导师对当事人:你可以继续生病!!用“疾病”来陪伴父亲……
明昱导师引导「自己」对「爸爸」说:我小时候没得到你的爱,长大了我也要;即使你死了,我也要……其实小时候我特别想你。
「自己」虽然说出了这些话,但当事人本人并没有什么回应和真实感受。于是,明昱导师让排列进行“时间回溯”,将场上的时间调整到当事人出生的那一刻。
时间回溯,回到当事人刚出生那一刻。场上的「爸爸」「妈妈」围成圈,抱着「自己」。当事人本人此时哭了,于是明昱导师将当事人本人带到「自己」代表的位置,让她亲身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和拥抱。当事人在「父母」拥抱下痛哭,情绪很深,缓慢逐渐地缓和。
明昱导师:当事人小时候爱缺失得太多,所以要唤起记忆。让她哭一会。……今天走得够深了,她还需要恢复,今天无法和父母告别了。我们暂时就到这里。
(个案结束)
系统影响心灵,心灵成就生命;系统排列给华人多一个选择。
潘惠斌(字薪日),网名:快意当下。大成排列研究会首席排列师,高级政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青年时代学习中国武术和气功,对佛教和道教中的静心、养生、禅修颇有心得感悟,通过学习催眠、意象对话、NLP、笔迹心理分析、心理画、音乐及诗歌疗法和本会团体咨询等心理咨询技能,练就了扎实的心理学功底。近年跟随香港郑立峰(李明昱)老师学习家庭和组织系统排列,得到过德国前排列协会主席雅各·史奈德(Jakob R.Schneider)先生、国际系统排列协会课程总监龚贝莎夫人和混沌排列大师维多利亚·施内宝(Sneh Victoria Schnabe)、小物件排列大师史琳蒂(Sieglinde Schneider)夫人以及前德国系统排列协会的主席,欧洲系统排列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科隆艾瑞克森催眠学院院长亨利博亚 (Heinrich Breuer )、精神病专家,心理分析大师,海灵格系统排列国际协会前任主席马奥博医生(Dr.med.Albrecht Mahr)、世界著名能量和心灵导师罗伊.马丁纳等世界级大师的亲自教导。特别是他把所学的知识和感悟,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股票、期货投资实践中认真体会并证悟,在身心灵整合过程中获益良多。他的精修目标是做到知行合一,追求身心合一,竭力与道同行,努力为走在身心灵探索成长之路的同修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老师愿景:用爱和慈悲帮助自己和世人探求成功快乐人生,大爱无边,成长无限!
大成排列研习分享群号:186854114。联系电话:1398636770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