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作品的人民性
个人日记
提起赵本山在中国上至老人下至懂事的孩子没有不知道的。他的小品我也很喜欢看,每到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的时候都等着盼着看他的小品。就一个文艺作品而言我的评论标准是:看过一遍以后还有兴趣看第二遍第三遍,不烦不腻,就是好作品。他的小品有很多都非常优秀,比如“昨天。今天,明天”等都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很多台词都成为社会流行语。他不愧为笑星界的领军人物,大师和伯乐。
对于他今年春晚的小品“捐助”网上评论很多,我大概看了一下,批评多于赞赏,甚至说是本晚会最烂的节目。更有人劝他激流勇退。我看一个小品能在人们高兴的时候博得哈哈一笑也就不错了。当然对于一个大师级人物要求高些也正常,但是据我看来这些批评都没有切中要害,没有找出他艺术上退步的真正原因。
一:赵本山出身贫寒,早期作品多是贴近人民生活,说的是老百姓喜欢听的话,尤其是深受底层人民的欢迎,因此他的作品虽然俗些还是很具人民性的。他的退步与他的地位提高和财富增加有直接关系。
二:他的小品很少有政治性,鼓励人积极向上爱国爱民的不多。以弱智寡妇做笑料的多,低级庸俗,比如,卖拐三部曲,公鸡下蛋,简直就是就是教唆,忽悠是啥意思,就是欺骗。
三:说赵本山是伯乐一点不假,以他的地位想让谁红谁就红。但是首要的是先要收到自己的门下然后才能推出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赚钱机器。他的徒弟都是已经成手的二人转演员,不知道当师傅的教了些他们什么本事。小沈阳等一些人好多年好前就活跃在东北的二人转小剧场,还是在他们出场费50元的时候我就经常看。徒弟们对师傅都是毕恭毕敬,有如纳粹
之对希特勒,军统之对戴笠。
四:对于他的电视剧我不敢恭维,比如还没演完的“乡村爱情故事”我是为了了解才耐住性子看下去,把农民写的不成样子,低级自私,坏点子很多。比如刘能,广坤。这是赵本山忘本的具体表现,扔了棍子打花子。
五,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是赵本山故事里的主线,农民见到王大拿如同见到了祖宗。在本山传媒与黑龙江卫视合作的本山快乐营表现更加露骨,一个有钱的小金子出场,多少人晕了头,搞什么结拜的闹剧。
说起来也是自相矛盾,想看还生气,生气还看,写出来也是一吐为快,希望偶然看见本篇文字的朋友多多批评。
文章评论
快乐人生
[ft=,5,] 读罢此文很有同感,我直言不违不喜欢他的作品,我也不喜欢二人转。[/ft]
凌
[em]e179[/em][ft=#ff0000,4,]朋友高才,对赵本山这个人物和作品分析得如此的透彻,他的作品除了博得人们一笑还能给人带来什么?本人向来不喜欢他的作品,朋友说出了我很早就想说的话,《乡村爱情》......不知道朋友们注意过没有,在赵本山的作品中把东北人描写得一塌糊涂,难道东北人都是傻子,结巴,抽风的人吗?有损东北人的型像,我就不明白东北人怎么看了不生气啊?[/ft]
凌
[M][ft=#ff0000,4,][em]e128[/em]笑一笑,十年少吧。这世间看不习惯的事情说不尽。[/ft][/M] [M][ft=#ff0000,4,][url=http://sz3.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21d473c60ba84a7052204061cedc0e2b44c6ee4da5f22be30704508378dbefe351695931d496aad4c5e3cf19fc6956f4c45e3d184397cd61968377408437addca66c862731fbe65beb7c6f5e2141b237a201e365][img]http://b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21d473c60ba84a7052204061cedc0e2b44c6ee4da5f22be30704508378dbefe351695931d496aad4c5e3cf19fc6956f4c45e3d184397cd61968377408437addca66c862731fbe65beb7c6f5e2141b237a201e365&ek=1&kp=1&pt=0&su=1257075989&sce=0-12-12&rf=2-9[/img][/url][/ft][/M]
阳光
[ft=,5,] 赵本山的作品实属前无古人之作,批评可以,不要抨击;挑剔可以,不要打击;评论可以,多些鼓励;褒贬可以,多些赞许。一个出身低微的人,一路走来相当、相当、相当的不容易。[/ft] [ft=,5,] 我以为,他的作品是健康的、是有教育意义的、是积极的、是极具诙谐性的、是富有幽默感的!!![/ft]
伊人
小品还值得一笑,电视剧嘛[em]e12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