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个人日记

 

小时候我们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反感于老师要求背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尚不服气看一个笨拙的背影也会泪流满面,直呼夸张。

终于,我们长大了,也做了父亲,回头来读朱先生的《背影》,满脑子都是父亲白发鬓鬓的背影,眼泪亦会不由自主的流下来,才深刻的理解了朱先生与父别离的心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孩子的背影。

目睹了儿子女儿们渐渐长大长高,目睹一次次送别他们时他们坚定不回头的背影,我们逐渐随了岁月老去,时光也就在这样的别离中渐行渐远。

有人说:“所谓的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经意间你看他们的眼光从俯视变成平视,言语间偶尔的破音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已不再是婴儿,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特观点和方式。

我一直觉得这代零零后需要的不是刻板的教育,而是言传身教的引导。因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多元化,电影、电视、电脑、报刊、杂志、QQ、微信、微博、智能手机、平板等等,已与我们的世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是三岁小孩,也不会如我们小时大人一句“在家等我,卖了鸡蛋给你买糖回来”,我们就可以在老家屋檐下板凳上老实地坐大半天生怕少分了几颗便宜的不能再便宜的水果糖一般。

他们生活的世代不一样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束缚和禁锢他们的想法。他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几百年来最强盛的时候,物资丰富、信息发达、交通快捷、通讯便利,校园里就能遇到几个外国人,甚至小坏的教外教说地道的四川话“这个味道巴适的板”“你个闷墩儿”。

而我们,一边是渐行渐远的父母的背影,一边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背影。

一边是落泪,一边是欣慰。

“养儿方知父母恩”,唯有此年纪,你才真正明白这话的含义。

文章评论

那风

孩子大了,默默注视他们的成长,有落寞,更多的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