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拾粹:《西江月》二首
书法诗词对联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曹雪芹在书中第三回的一段文字及两首《西江月》词,对塑造的贾宝玉这一形象作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
《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越显得面如傳粉,唇如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好极,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又曰: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裤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其一》译文:
无故无缘寻找忧愁觅取感伤,
时有疯颠颠似傻飘悠悠如狂;
即便天生有着好端端的模样,
腹腔内却原本装着一介草莽。
颓丧几乎不去料理家业至旺,
愚蒙顽梗害怕习读判研文章;
行为古怪偏僻性情冷漠乖张,
那去管它世人恶意诋毁诽谤!
西江月·其二》译文:
富庶显贵尚且不知守护家当,
(注: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无疑是叛逆的,文也罢、词也罢,均为下文贾宝玉的叙述和描写埋下了伏笔。我的此则不成熟的译文,权作抛砖引玉。我愿与感兴趣的文友们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
【注解】
1、无故句:愁、恨,指贾宝玉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沉重压力下所产生而又无法摆脱的苦闷。这种精神上的愁、恨,自然不会为封建正统势力所理解,而认为是无故自寻苦恼。《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道:‘......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是什么原故?’”
2、好皮囊: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不灭的,而人的肉体是为灵魂提供一个暂时的住所,犹如一个皮肉的口袋;这里指好看的外貌。
3、腹内句:草莽,这里指空虚、浅薄,不学无术的意思。《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傅试家的婆子说:“怪道有人说他们家的宝玉是相貌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
4、潦倒句:潦倒,穷困而倒霉,精神颓丧;庶务,各种事务。《红楼梦》第一百六回贾政道:“我虽蒙圣恩格外垂慈,给还家产,那两处食用,自应归并一处,叫我一人那里支撑的住?......偿或我珠儿在世,尚有膀臂;宝玉虽大,更是无用之物。”
5、愚顽句:《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那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
6、行为句:行为偏僻,指行为与世俗的要求相差太远;性乖张,之性格不合乎封建正统思想标准。《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
7、那管句:指封建正统势力对他的诽谤。
8、贫穷:这里的“贫穷”与和上首的“潦倒”均与现在流传的一百二十回中宝玉的情况不符。据此可知曹雪芹原写作计划是要给贾宝玉一个穷愁潦倒的结局,而高鹗的续书却以家道复兴收场,没有表达出曹雪芹的意。
9、于国句:贾府的封建正统势力曾把齐家治国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的身上,然而都落空了,所以说“无望”。《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薛宝钗说贾宝玉:“老太太素来望你成人,老爷为你日夜焦心,你为闲情痴意,糟蹋自己,我们守着你,如何是个结果?”
10、天下句:能,能力,指挽救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崩溃的才能。
11、古今句:肖,《说文》:“骨肉相似也”;不肖,这里指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与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没有共同之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什么勾当,可饶不可饶 !素日皆是你们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12、寄言句:寄言,即赠言;纨,细丝织品;膏,肥肉;粱,精米饭;纨裤和膏粱都是富贵人家用的衣食,用它代称富贵而又不学无术的子弟。
【说明】
这两首《西江月》是对贾宝玉叛逆性格的艺术概括。前一首写出了贾宝玉坚决反对儒家的经籍文章,反对封建世俗的世理人情,反对经济仕途的人生道路;后一首写出贾宝玉这样的人物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严重破坏性,从而揭示出这个艺术形象具有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这个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对于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封建统治者极其门徒当然认为他“如傻似狂”、“原来草莽”、“不通”、“乖张”、“无能”、“不肖”、“于国于家无望”,而这正表明了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同封建正统思想的尖锐对立。
曹雪芹借用封建正统势力的语言,用似褒似贬,似歌似嘲的笔调,既从反面高度概括了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又表现了作者的激愤心情;既热情讴歌了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又对封建正统势力和意识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越显得面如傳粉,唇如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好极,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又曰: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裤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其一》译文:
无故无缘寻找忧愁觅取感伤,
时有疯颠颠似傻飘悠悠如狂;
即便天生有着好端端的模样,
腹腔内却原本装着一介草莽。
颓丧几乎不去料理家业至旺,
愚蒙顽梗害怕习读判研文章;
行为古怪偏僻性情冷漠乖张,
那去管它世人恶意诋毁诽谤!
富庶显贵尚且不知守护家当,
贫困穷迫却又难耐凄迷寒凉;
可怜可惜辜负一片大好时光,
于国家于家业均无希求指望。
寥廓天下要说无能数他最强,
古往今来离经叛道独一无双;
寄语箴言提醒那些纨裤膏粱:
莫去效仿如此孩儿怪模怪样!
(注: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无疑是叛逆的,文也罢、词也罢,均为下文贾宝玉的叙述和描写埋下了伏笔。我的此则不成熟的译文,权作抛砖引玉。我愿与感兴趣的文友们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
【注解】
1、无故句:愁、恨,指贾宝玉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沉重压力下所产生而又无法摆脱的苦闷。这种精神上的愁、恨,自然不会为封建正统势力所理解,而认为是无故自寻苦恼。《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道:‘......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是什么原故?’”
2、好皮囊: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不灭的,而人的肉体是为灵魂提供一个暂时的住所,犹如一个皮肉的口袋;这里指好看的外貌。
3、腹内句:草莽,这里指空虚、浅薄,不学无术的意思。《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傅试家的婆子说:“怪道有人说他们家的宝玉是相貌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
4、潦倒句:潦倒,穷困而倒霉,精神颓丧;庶务,各种事务。《红楼梦》第一百六回贾政道:“我虽蒙圣恩格外垂慈,给还家产,那两处食用,自应归并一处,叫我一人那里支撑的住?......偿或我珠儿在世,尚有膀臂;宝玉虽大,更是无用之物。”
5、愚顽句:《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那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
6、行为句:行为偏僻,指行为与世俗的要求相差太远;性乖张,之性格不合乎封建正统思想标准。《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
7、那管句:指封建正统势力对他的诽谤。
8、贫穷:这里的“贫穷”与和上首的“潦倒”均与现在流传的一百二十回中宝玉的情况不符。据此可知曹雪芹原写作计划是要给贾宝玉一个穷愁潦倒的结局,而高鹗的续书却以家道复兴收场,没有表达出曹雪芹的意。
9、于国句:贾府的封建正统势力曾把齐家治国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的身上,然而都落空了,所以说“无望”。《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薛宝钗说贾宝玉:“老太太素来望你成人,老爷为你日夜焦心,你为闲情痴意,糟蹋自己,我们守着你,如何是个结果?”
10、天下句:能,能力,指挽救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崩溃的才能。
11、古今句:肖,《说文》:“骨肉相似也”;不肖,这里指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与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没有共同之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什么勾当,可饶不可饶 !素日皆是你们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12、寄言句:寄言,即赠言;纨,细丝织品;膏,肥肉;粱,精米饭;纨裤和膏粱都是富贵人家用的衣食,用它代称富贵而又不学无术的子弟。
【说明】
这两首《西江月》是对贾宝玉叛逆性格的艺术概括。前一首写出了贾宝玉坚决反对儒家的经籍文章,反对封建世俗的世理人情,反对经济仕途的人生道路;后一首写出贾宝玉这样的人物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严重破坏性,从而揭示出这个艺术形象具有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这个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对于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封建统治者极其门徒当然认为他“如傻似狂”、“原来草莽”、“不通”、“乖张”、“无能”、“不肖”、“于国于家无望”,而这正表明了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同封建正统思想的尖锐对立。
曹雪芹借用封建正统势力的语言,用似褒似贬,似歌似嘲的笔调,既从反面高度概括了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又表现了作者的激愤心情;既热情讴歌了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又对封建正统势力和意识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文章评论
守一法师(拒群)
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年轻时就看过。这回来了兴趣,想把原著中的相关诗文作些阅后汇报,供作感兴趣的网友一起交流学习。此乃抛砖引玉而已。愿我们都能从中获取精神中的乐趣!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