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亡盲区”夺走数条人命,扩散解救更多人!
个人日记
从邵逸夫医院了解到的最新情况,60多岁的老大妈身体骨盆以下全部碎裂,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其实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真切地发生在我们面前,“死亡盲区”,这个词再一次出现,带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搜索微信号 wy36100 免费添加关注、文章发送到你的手机里
老人被压在后轮下
通常,大型工程车造成的严重伤人车祸中,很多是右转时的内轮差引起的。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而这个盲区就被称之为“死亡盲区”。一般小客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卡车则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
这种动图曾经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1A柱盲区(多看慢速可避免)
对策:现在许多新车都安装有智能安全系统,可以进行盲点警报。只要有车或人驶入前方A柱的盲点,汽车智能系统就会出现警示。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那驾驶者应多留意前方路况,减慢车速,尽量多看,只有彻底看清路况才可前行。
2内轮差盲区(遇大货车最好避开2米外)
对策:交警曾对水泥罐装车右侧后视镜上加装摄像头,驾驶室里安装显示器,来避免内轮差惨剧,效果很好。行人过马路时,千万不要靠转弯车太近,遇大型车更应该远离2米以上。特别在绿灯时,不要抢先超过正在转弯的机动车。更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停留,那样很容易被转弯车辆的内外轮差卷入车轮。
3超车盲区(前车突然慢速多半有险情)
对策:老司机经验之谈是“超车头、会车尾”,就是在超越同向行驶的汽车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为看似慢吞吞行驶的车,其实有可能正在避让行人。而与对面来车会车时则需注意它的尾部,因为那里也可能会突然蹿出横穿马路的行人,此时你如果贸然加速超车很可能发生危险。
4后视镜盲区(不连续变车道,多看后视镜)
对策:应该在保持正常行驶时,经常探视反光镜,随时掌握汽车后面的情况。如果后面的汽车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经进入盲点了,要多加小心。当准备变换车道或转弯时,将头转向将要转弯的方向,确定安全后再变线或转弯行驶。而连续变道非常危险,也是交规不允许的。
5山路盲区(山道多弯,慢速行驶,集中精力)
对策:山路行驶一定要多留意路边的提示标牌,通过弯道时最好鸣笛示意。弯道行驶应注意控制车速,尽量靠车道右侧行驶。因为盲区导致你并不知道弯道内对向车道是否有来车,而在转弯处双方都靠近道路中央行驶,极易发生剐蹭事故,因此在拐弯时要格外注意。
6光线盲区(出隧道时不要跟车太近)
对策:驾驶员坐在车里视野有限,单凭肉眼通常只能看清前方的情况,与前车的距离太近的话,驾驶员视野就会被前车遮挡,无法清楚观察前方的交通情形。因此,出隧道或开夜车,不要跟车太近。
问:怎么才能每天在空间看到这样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