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历史真相

个人日记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图片
    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
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不过据法国中文媒体《欧洲时报》网转引的一篇博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同时发现,确实很少有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

    大相庭径的历史真相

    在一篇名为《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的内幕》的博文中说,通过和法国朋友的交流得知,法国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学习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最后一课》是都德于1873年发表的一篇作品,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常被看作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

图片
    不过博文里写道,真实的历史其实与文章中所描述的恰恰相反。“在今天的阿尔萨斯有的地方,老百姓说的都是德语。因为阿尔萨斯在古代属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居民都说德语。1552年被法国占领统治,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写的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阿尔萨斯的争夺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是法国本土上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

    历史上,阿尔萨斯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1618年至1648年战争后,根据和约割让给法国,但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普法战争(1870-1871)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后归还给法国。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后,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

    博文中写道,“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

    法国人对《最后一课》的反应

   “最后一课?我从来没有看过。”法国退休工程师菲利普在电话中告诉中国记者。当记者告诉他,这篇文章在中国家喻户晓时,他表现得很吃惊。

    在医院工作的弗朗索瓦兹曾经在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生活过4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知道《最后一课》,但她说都德在法国还是有很高的知名度的。“很多人都知道都德,因为我们在中学里要学他的文章,不过不是《最后一课》那篇文章,而是《磨坊书札》的节选。”

    据弗朗索瓦兹介绍,阿尔萨斯地区的居民大都能讲三种语言:阿尔萨斯语、法语和德语,而且受历史影响,很多人的名字中都带有德语名字。“在斯特拉斯堡,很多建筑都有德国的风格,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和德国人相似,比如爱吃肉食等等。”在弗朗索瓦兹看来,德法之争的那一页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阿尔萨斯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学法语和德语,也学英语和西班牙语。”

文章评论

糯糯

这又是为什么呢?[em]e181[/em]

奥蓝朵

文学只是文学,千万不要当作历史;有时“历史”都是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