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风景--佛教圣地龙耳山
个人日记
龙耳山风景旅游区,属大巴山脉米仓山支系,位于四川省南江县南部,矗立于鱼米之乡的正直镇境内。山麓一周四十里,面积五百余亩。据残碑记载:“始建于北宋,毁于明末兵燹,修复于乾隆六年。” 后又毁于文革动乱。 一九九一年夏天,正直区几位退休老人重游此山,见明代遗迹再度被毁,十分惋惜!后由这几位老人倡议,自筹经费,重建龙耳山风景旅游区。一九九四年冬,被南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风景旅游区”;一九九六年五月,又被巴中地区行署批准为“第一批地区级风景名胜区”;一九九七年七月南江县人民政府指示成立“龙耳寺寺务委员会”,专管佛教活动。二000年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典像,四川省人民政府授牌嘉奖。由于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各界志士仁人无私捐助,迄今已集资近百万元,修复了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扩建了古井;重建了食堂、宿舍和凉亭;树立了简介龙耳山风景旅游区标志牌,捐款人姓名的石碑;新添了摩岩石刻;新修了公路和石梯路;开发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十余处;创办了刊物《龙耳山》,出刊十八次;办诗词楹联专刊三次;还定期出墙报。每年旅游人数二万多。
龙耳山,三山拱首,一首飞天。底部呈荞菱形,一起一伏,绿波荡漾。还环抱小龙耳山,悬崖绝壁,古木参天,奇险秀丽,雄伟壮观。其名由何而来?从朱公上龙耳山途中,有一巨大磐石,壮好巨龙腾飞。龙头、龙眼、龙鼻、龙嘴、龙舌俱齐,维妙维肖;龙身、龙尾蜿蜒伸展,活灵活现。由于龙耳不听若聋,故初名为“聋耳山”。后因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山名远扬,常常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共同商议决定,更名为“龙耳山”。光绪癸已春天,保宁府尹年已七十七岁高龄的廖纶,正楷书斗大“龙耳山”三字,就是证明。
龙耳山,有五个显著的特点是川北乃至巴蜀好多风景名胜区所不具备的。
是几个退休老人提倡,各界志士仁人参与的群众性的自发运动。虽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但至今开发经费还是自酬的。一个由退休人员提倡、群众自发参加而坚持了十六年的旅游区,搞得有声有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龙耳山风景旅游区在前进中,据今新长留在山上的负责人讲:“准备重建观音殿,把公路再延伸一步”。准备塑建碑林。南江县诗词楹联学会采风结束,准备在明年编出《龙耳风光》一书。龙耳山风景旅游区,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在不久的将来,必然登上一个新台阶,不仅誉满巴郡,而且成为巴蜀乃至全国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章评论
朝花夕拾
小时候去过,现在没有机会目睹它的风采了。
堂下居士
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