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的日记:股市随感

个人日记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阴  阵雨

      7月27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中国股灾对实体经济影响非常大,切断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发挥效应的机制;下半年需加大政策宽松力度,继续推进地方债务置换以及降息降准。

祝宝良称,股灾打断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发挥效应的机制。股市连续跌停导致的几十万亿市值被蒸发,也让居民的财富化为乌有。债务紧缩效应出现,银行不敢发放贷款,股票也发不出去,这会影响到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针对此次股灾可能是外资做空的阴谋论观点,祝宝良并不认同,他认为主要是清理配资一下子断掉了杠杆,引发强制性平仓,再加上做空机制,导致股市暴跌。

祝宝良认为,股灾令债务紧缩效应复燃,去杠杆、去产能和去库存还没有解决,加之债务压力,中国经济还没到底,明年还得往下走。这一判断与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一致。王建也认为,不匹配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并未见底,下行风险依然很大,并预计明年一季度会明显回落。

祝宝良认为,货币政策需加大力度,降息降准都有必要,基准利率降到1.5%都行,跟CPI同步也没问题;降准也有必要,至少需要让M2增速达到12%的年初目标。

至于财政方面,祝宝良认为,财政扩张不仅仅是扩大财政赤字,还包括地方债务置换


以上内容来自昨天腾讯新闻的一篇“中国证券网讯......”,文章标题为《国信中心官员:降息降准有必要-新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昨天晚上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突然页面冻结,既不能移动页面也不能复制内容,无奈之下重新搜索腾讯,却不见了这篇文章,又搜索中国证券网,发现这篇文章,点击之后却只有空白页面,再又直接用“国信中心”搜索,发现这篇文章,却仍然只有标题而页面空白......,便估计是这篇文章已经撤下。

 今天通过火狐中文网搜索,中国证券网依然没有,但是其他如网易财经等可以找到。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今日刊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田勇的文章《经济企稳可期仍需警惕下行风险》,文章称,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阵痛期,经济企稳基础较为薄弱,投资增长乏力是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此外,货币传导机制不健全,货币政策的效果难达预期,资金并未大量进入实体经济,贷款依旧向国企、央企以及大企业集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文章称,大量个人投资者将此轮股市视作暴富机会,借钱炒股、辞职炒股等异常现象屡见不鲜,投机气氛十分浓厚,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其次,大量信贷、理财资金流入股市,股市杠杆率激增,银行资金存在较大风险,坏账率加大,易诱发严重的金融风险。


  24日的日记写到,经济下行,“股市一枝独秀。政府不惜工本地将股市做成“牛市”,就是因为将银行解困、消除坏帐减少地方债务等宝全押在中国股市上”。

  历来认为,其实,民间维权,官方也维权。维稳即维权,已经到了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不顾后果的地步。所谓法治,实乃尽可能延长人治也。

  面对宗教信仰和法治(律师),政治不正确(不自信);面对股市,经济不正确(不自信)。数万亿砸下去,不知所踪。这才是真正的大戏,刚拉开序幕。


   生逢此世,幸还是不幸?
        一个人被救赎以后,他的理性是继续不断谦卑受教,在神启示的光下看出自己的弱点,但也看出更大的可能性。所以,他对自己因为悟性觉察到自己的无能,也因为悟性觉察到神的超能,他就存着感恩的心奔跑前面的道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