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一)

岁月如歌

 青干院同学的第一次聚会,是毕业12年后的2002年,在春暖秋凉的又一个12年后,围绕在“知命之年”两侧的“青干”们,有了故地故人的第二次聚会。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80年代末于青干院学习的二年,是闪烁着各种优秀或优越光环的一群人,相遇在了生命最灿烂的年华里。那个时代的“青干”们,不乏理想和梦想、不乏追求和探求、不乏美好和美丽,更不乏清纯和单纯……而那个特殊春夏之交的特殊的经历,又让大家在大致相同的印记之下,多了一份相似的命运和承担,也因此而积沉出了些相似的温润和厚重。(直到这次聚会才知道,当时班主任和班里年长的班干部在那个秋后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无畏担当。而那段经历对我而言却只是痴进憨出地迷糊了一把。)

12年后的又一个12年,得益于热心同学的无私付出,得益于现代通讯的神奇力量,群主刚一振臂,便已是人心所向。几位同学代表茅山小会之后,随即定下了二次聚首的时间和地点——11月1日至2日,钟山脚下。

聚会前的兴奋和激动是无法避免的,整个微信群热闹异常。有对往日学校生活的回顾,有对再次欢聚的憧憬,更有群主、秘书长和热心同学关于聚会的精心设计和耐心寻问。在各位同学启程前,对天气和路途安全的提示更是以滚动的方式,在群里不停地播放。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催生着每一个人心中“身未动  心已远”的期待。

图片


图片

 

聚会的正日是1-2号,江南的4个女同学同车前往,加上徐州的路(俺的老同志),在钟山宾馆与以教授(陈同学享用了26年的雅号)为首的男同学,提前一天完成了握手、把盏的亲情对接。酒罢、茶罢,男同学们重操旧业,继续领悟常学常新的108号文件,5个女生经中山东路至明故宫、御道街,于故地故人中,寻找当年的情怀。

图片

想当年,晚餐后精力过剩的“青干”们,或成群结队,或出双入对,在这条路上当过无数次的压路机,见证着法国梧桐的二度新绿与枯黄。

图片

曾几何时,明故宫的这对石狮,耳闻目睹了我们多少的欢歌笑语、青春舞步。
 
理所当然地与路同居,各人揣来一瓶酒,却因忘记及时窃取开瓶器而作罢。 站谈、坐谈、卧谈,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酣且憨谈。过往的事情,如今的情怀,一层层扒拉开来,或付于谈笑,或一声叹息,“知命”之年,无论是笑容里绽放的,还是泪光里凝结的,都是财富。如果我们满意今天,就去感谢每一个昨天,感谢每一件承载着我们成熟的事件,每一个相伴着我们成长的人物。如果我们依然期待明天的更好,就珍惜好每一个活生生的当下,去看、去想、去知道、去明白……
凌晨3点闭眼前的一瞬,突然明白,给路带去的那本什么什么的书,嘿嘿,分明是一本点穴的书哇,希望她戴端正眼镜仔细看 。
 

图片

图片

24年过去,在的总在,我和她。 


文章评论

无香

[em]e163[/em] [em]e100[/em] [em]e163[/em] [em]e163[/em] [em]e163[/em] [em]e163[/em] [em]e163[/em]

蓝天草原

这两个人越活越年轻越有气质,尤其某人那颗可爱的小虎牙

绿竹百合

真的要感谢每一个昨天,因为我发现你们个个是越活越年轻啊[em]e163[/em]

行云~流水

不管左手右手,某人插在裤兜里的姿势好自在哦。

阿毛娘

俩美女比二十四年前更年青更漂亮了。莫非时光在你俩身上倒流了?

自在小屋

让思绪徜徉在故事今说里,真的好感动,在降央卓玛的《天边》中,又一次被点穴了。

静思

歌是这群人里最年轻的一个吧,想当年,年轻有为呀[em]e179[/em]。

归来的玛雅

这样好的文字,我到现在还写不出来,我是那一批走出的,时间给我的记忆是文字没进步,记忆是该该记住能记住,这样的留言,让您见笑,见笑就见笑吧!我是我们同学的开心果,有此经历,被笑话一次,我就笑纳了!打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