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系人像寫真基礎:掌握色彩與構圖間的平衡

个人日记


引言圖片-心跳系人像寫真基礎:掌握色彩與構圖間的平衡影像畫面的構成,往往包含色彩和內容構圖兩部分,很多時候相對於風景類的拍攝來說,人像類的創作在這兩部分的可控性較高,且適當的色彩與構圖的搭配,包括背景色調、模特兒衣著的色調的搭配等,並加上構圖擺設,能製造出令讀者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

認識顏色

色彩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很容易被忽略,因為人每天早上起床後,眼睛一張開,第一個接受到的資訊,就是各式各樣的顏色,也因為資訊的接受很直覺,常讓人忘記顏色的重要性。顏色到底有多重要?一篇好的作品, 除了會利用光影及明暗度進行氣氛的掌控,再者會利用顏色控制影像的調性,使其整體具協調性及統一性。如何學習色彩學?第一步,請從色相環瞭解起,色相環由色彩中最強烈的幾種顏色組合成一環狀的色票結構,在其中一個顏色的左右兩邊的幾個顏色,為相近色;其對角線的顏色為互補色。由相近色組成的顏色系列,給人的感覺較為融洽、諧和;由互補色組成的顏色系列,因為彼此衝突,給人的感覺較為突兀,可快速辨識其差異,常用於突顯某個物件或人物。

 

 

但真正環境的顏色,並非只有色相環所示的24 種顏色,還會依據明度、彩度及色調等三種屬性,變化出其他不同的顏色,顏色屬性的不同,也牽動著作品的氛圍與情緒。因本書的重點並非色彩學,僅就我的經驗進行分享。在本書後面的其他拍攝風格中,也會針對顏色的部分,進行前製的規劃說明。

  • 高明度:帶給人清新的、正義的、神聖的感覺。
  • 低明度:帶給人神秘的、尊貴的、邪惡的感覺。
  • 高彩度:帶給人愉悅的、豐富的、可愛的感覺。
  • 低彩度:帶給人沉靜的、樸實的、天真的感覺。

▲MD:蘭小妮

 

影像平衡與權重的掌控

井字構圖法

在使用微單眼或DC 相機時,常常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功能,可以在預覽的液晶螢幕中出現二橫及二豎的交錯細線,提供拍攝者進行構圖。這二橫及二豎的細線,將畫面等比分割為九格,除了可以快速的讓拍攝者進行水平線的對位,亦可方便拍攝者利用井字線進行構圖。舉例如下:

將模特兒擺放置畫面最中間,使畫面平衡穩重,此種方式又稱為中央重點構圖。

▲再以井字線作為演變,可以快速的進行對角線構圖,以及三角構圖。

▲以十字線的交叉點為焦點,將模特兒的頭部對於其上,使其位置略微偏左或偏右,留下更多留白空間。

為何將模特兒擺放至井字交錯線在視覺上會比較順眼?如果再把模特兒擺放更邊緣些反而會覺得怪怪的,這與設計概論中的黃金比例有關,因為將人物或物件等焦點擺放在0.618(近乎照片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時,會比較符合人眼的審美觀念。

權重的基本概念

一般剛入門的攝影者,會比較快速的接受井字構圖的觀念,但隱性的影像權重的概念就較為模糊,在此以比較簡單的幾張圖片作為說明。

▲一張白色底圖中,有兩個面積一樣的大圓圈,左邊為純黑色,右邊為10% 的灰色,整體看起來,影像會向左邊傾倒,因為左邊黑色大圓的顏色比較「重」。

▲一張白色底的圖片中,左邊為一個黑色大圓圈,右邊為一個黑色的小圓圈,整體看起來,影像會向左邊傾倒,因為左邊黑色大圓面積較大,看起來比較「重」。

▲一張白色底途中, 左邊為10%灰色且面積較大的大圓圈,右邊為純黑色的小圓圈, 此時畫面為平衡,因為左方圓圈較大的面積,抵消右方較深的顏色,所以觀看者會感受到畫面為平衡。

 

由上述三張圖片就可以清楚瞭解,畫面中面積較大和對比色越重的物件,權重越重,所以除了利用井字構圖的方式可以達成畫面的平衡(不平衡),亦可利用權重的方式來進行畫面的平衡(不平衡)。剛開始學習人像攝影的初學者,如何學習權重的觀念?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參考前輩們的照片,將其轉化為黑白(灰階),即可很容易的分析權重。

 

水平線與對稱

水平線是很基礎易懂的概念,當影像中有一條由左至右貫穿整張圖片的線條,即為水平線,該線有可能是海平面、整片山、馬路或者是窗戶牆壁的邊緣,在構圖時,盡可能使其為180 度水平,即可達到穩定的構圖。對稱也是常用在人像攝影中,無論是左右對稱,例如模特兒站在反射鏡子的一側,或是上下對稱,例如拍攝水中倒影的畫面,也都能達到穩定構圖的目的。

▲MD:Julia Lion

 

穩定與張力

不同鏡頭焦段的選擇,可為作品帶來不同的趣味與張力,初學者剛接觸攝影,會單純的認為短焦段與長焦段鏡頭的差別,就是畫面的拉近與拉遠,但其實短焦段與長焦段所帶來的畫面,有著很有趣的落差。焦段短的鏡頭,為廣角鏡頭,拍攝效果為中央最遠距離的消失點非常明顯,在其影像四週的邊緣,會有誇張的變形效果,鏡頭越廣則越明顯,適合用來拍攝富有張力的畫面;焦段長的鏡頭,為望遠鏡頭,其成像的消失點不明顯,所獲得的影像比例也接近原始的真實狀況,適合用來拍攝平靜且穩重的畫面。

▲使用不同的焦段進行拍攝,能使作品賦予節奏感,畫面更加豐富且多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