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萱庭先生简介

个人日记

杨萱庭先生1917年生于中国历史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早年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1950年到北京工作至今,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人物生平

杨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六岁开始习字,少年时代便在聊城小有名气,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未间断书法学习,历经数十载的磨练时至改革开放。

杨先生的书法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杨先生自幼习武,尤喜双剑,练就了强劲臂力,这对日后双手挥毫,左右开弓大有裨益。步入晚年后,杨先生各种书体更臻完善。

1979年在北海书画会上,杨先生的书法作品首次在北京书坛公开亮相,博得观众好评,同年为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书写一部万言佛经,并向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赠送诗书。1991年赴日本,应日本全书艺杂志社之邀进行书法交流、讲学。并为日本唐招提寺书写“心经”。1994年应马来西亚、新加坡之邀为陈嘉庚纪念馆题匾,并为宽柔学校讲学。

杨先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为革命先烈李大钊及瞿秋白书写碑文。

杨先生的佳作还作为国宝赠送朝鲜金日成主席,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总理。

作为艺术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收藏。杨先生对蒸蒸日上的祖国体育事业情有独钟。中国女排连获世界冠军,杨先生挥毫题字祝贺。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他书写了长21米的“团结、友谊、进步”六个大字,高悬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楼上。他还为许多古迹、名刹写过匾额。1989年为孟子故乡峄山主峰书写巨型“鳌”字。高15米、宽8米,属中国刻石汉字之最。杨先生为泰山题写“海天在目”刻于云步桥畔,其他如北京西山、四川乐山等处,都有他的刻石题字。

武松打虎故地阳谷景阳冈旅游景区内,有一块石碑是杨萱庭先生写的一笔“虎”字,是一个草书的虎字,它的起笔处是一“蛇头”形状,落笔处是一“虎尾”形状,所以此碑又被称为“龙头虎尾”碑,有龙腾虎跃之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