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走齐山

篱前闲话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题池州翠微亭》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齐山在池州城东南,和我租住的南湖苑不超十分钟的路程。真要说都算不上山,无非海拔八十几米,小巧玲珑的
丘陵而已。只是它关联了李白杜牧包公岳飞等文人名将的文墨,便有了些名气,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概就这意思。不过小巧有小巧的好处,爬起来不累,走完全境也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加上离城不远,这几年池州城往南延伸,齐山差不多已经被抱在城中,正是适宜休闲的好去处。不像逛张家界九华山这样的观光旅行,急匆匆打仗似的行军,感慨的空闲都木有,无非走马观花拍些照片来证明到此一游。最妙的是不收门票,没有导游和小贩们围着你聒噪,想看就看,想愣就愣,这才有些古人游山玩水的味道。

    把自行车推到路边草丛里,拣了一条小路上山。沿途颇有些奇松怪石,摩崖石刻。翠微亭在最南边的一峰顶。写
到这有点犹豫,我的方向感很差,每到新地方只认前后左右却分不清东南西北,别人要是告诉我向南向东向西我一准晕头转向,你得跟我说向前走一个街口向右转。这下山的时候就出了状况,由于小路很多,我连左右都弄迷糊,结果从山的一侧登山,却是从另一侧下了山,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放自行车的地方,冒着大雨一路寻找,差不多绕山一周才找回,得亏是这山小,走一圈也不过个把小时。这是一个多月来的第一场雨,雷雨。杜牧登山是“菊花须插满头归”,东篱登山却是雨水须浇满身归。在雨中奔了一路,最终的结果是那只一直舍不得扔的手机渗了雨水,终于挂掉,呜呼。得景之喜,失机之憾,人生悲喜,便在这瞬息之间变幻。

    亭子也不很大,是八十年代重建,始建的痕迹肯定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啦。据载亭子是杜牧当池州市长那会借着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弄出来的,当官儿嘛,上哪不弄点土木建设,这个你懂的,比如古有腾子京建岳阳楼,今有……今天的官事不能随便说,哥不想当向火火。说杜牧没关系,干市长两年,留下的印迹就几首诗和因此扬名的翠微亭和杏花村,与政绩无关。岳飞要好点,战斗间隙跑翠微亭来散散心,好山好水看不足,特特马蹄声里又匆匆赶回去。只有李白,人家在池州玩儿那会就是一驴友,上九华山下秋浦河,留下的诗歌车载斗量,才给池州留下一个“千载诗人地”的美名。
  
    雨是到山顶后开始下的,起先有一阵没一阵还可以在亭子里避避雨,后来哗啦啦如注如幕,树枝乱颤,草叶乱响
,山下雾蒙蒙一片。总躲在亭子里也不是个事,不如雨中观景,这也许是李杜包岳们所不曾经历的,顺便让雨水冲刷心中郁闷,自然别有些趣味。
 
    除了这处齐山,小城周围还有南湖湿地、平天湖、九华天池这些地方可以看看,这三年有的是时间,借用袁宏道的句子以明志——“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南湖湿地的荷花
图片

图片
南湖湿地,远处的小山便是齐山了
图片
残荷
图片
鸡头菜,学名芡实。
图片
鸡头菜的果实,
图片


鸡头菜的花
图片
 
图片
水葫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雨
图片
平天湖雨中钓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翠微亭
图片
杜牧和岳飞们是看不到这鳞次栉比的楼房。
图片
骧首石
图片
岳飞像。
图片
书法,我实在看不出啥名堂
图片

图片
忠廉堂。为纪念包公守池州而设。
图片
华盖洞。洞口上方“华英盖日”四字为1938年国军某师长所题,大概是想说中华之英雄一定压倒小日本。现在看来,尽管抗战胜利了,但想全面盖了日,同志仍须努力啊。
图片
小山深处有古寺
图片
 

文章评论

隨風吟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篱都快成半仙了

我心飞翔

江南好风光,绿叶映芙蓉,名山携绿水,谒山瞻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