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供养

个人日记

    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供养利益之大了,不晓得修供养能成佛。我们得要问,供养为什么会成佛?这什么道理?诸位要晓得,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是佛现在堕落成凡夫,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清净心中起了一念不觉,在这里起一念无明,无明妄动这才起了烦恼障。烦恼障的大根大本就是一个贪,佛法把无量烦恼归纳为六个根本烦恼,六个根本烦恼再把它略为三毒贪瞋痴,三毒你还嫌麻烦,你再把它归纳一个就是贪。你为什么会瞋恨?贪不到才瞋恨;为什么贪?愚痴才贪,所以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布施供养就是把贪除掉,功德是除悭贪的!不要以为我辛辛苦苦好像赚了一点钱,我就供养他,送给别人,我得什么好处?这就是你虽修布施供养,你贪心增长,贪心没断,你这个布施供养得的效果是反效果。布施供养对别人有利、没利不相干,不要去问他,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悭贪心一分一分在减少,减到都无了,贪心断尽那你就成佛了。

世法里头不可贪,出世法里头也不可贪。我们今天念佛贪图一心不乱,所以得不到一心,为什么?你是以贪心去求。

我们念佛贪图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不能往生,为什么?贪心,心不净!常言说得好,「心净则土净」,才能往生净土;你带著贪心你就能生净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讲生净土的时候,下品下生还要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有力量把你的贪心压住,不起现行,烦恼是没有断,石头压草,古人所说的根没有除掉。烦恼要断掉那是连根除掉,根在,石头压住了长不出来,这就是功夫成片的力量,有这个能力才带业往生。

诸位可想而知,这三毒烦恼决定不能有,如果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三毒烦恼常常起现行,不是好事。在功夫上来讲障碍功夫成片,我们不要谈一心,不要说那么高,你功夫成片做不到。换句话说,障碍到你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去不了!布施它的功德、它的利益,就是把这个贪欲压下去,能伏得住,对什么都不贪、不执著、不吝啬。忍辱是压住瞋恚,一切逆境里面不起怨恨心,不起瞋恚心;禅定,是降伏我们散乱心的;精进,是降伏我们懈怠心的,懈怠、懒惰。智慧,是对治我们愚痴心的。六度是六服药,治我们六种大病,功德利益在此地。

不会学佛的人怎么样?增长三毒烦恼,有没有?真有。我学佛的时候我见到很多,有钱、有力量的这些居士们,在佛门里头广修供养,大施主,来的时候寺庙都把他侍候得像老佛爷一样。到他生意做失败倒闭了,再到庙里来,人家看到理都不理他,居士寒了心,关起门不出门再也见不到,寒心了。他学佛学的结果怎么样?是贪瞋痴增上,毁谤佛法,佛教原来是骗人的。我见得多,我也听得多。

寺庙里头天天盖房子,盖得富丽堂皇;我们家人口那么多,挤在一个小房子,想添个房间都没钱。我们还把钱送到寺庙里去,庄严他的道场,替他来盖大房子。这里出了钱,背后怨声载道,这都是事实!这叫颠倒,是不晓得供养之意在哪个地方,是治自己病的,这就是不但自己病没有治,把病加重。佛的六种药是治病的,他用了这六种药把病加重了,这不叫颠倒吗?这就是对於佛法理事俱不通,不但是理不通,事上是怎么修他也不通。

功德利益不是他所想像的,他所想像的那不是功德,不是真正的利益。眼前得一点小便宜,以为这就是功德利益吗?那大错特错。眼前就是把整个世界给你,你还免不了生死轮回,那怎么叫利益?佛法里面讲利益有个定义,现在得利益,后世还得利益这叫真利益;现前得利益,后世没有利益这不叫利益。佛法的利益是利益今后,永远得利益这真利益,你把悭贪烦恼断了你是永远得利益。所以我们要晓得,布施供养的利益是在这个地方,除我们自己悭贪大病。

有些人财富不要操心就得来,有些人要操很多心才能够得到,他不操心就得不到的。这个原因是什么?佛法里面讲,我们举的一个例子,财富是我们布施果报,我们修布施的时候很难,别人的劝请,我们忍痛,布施了以后又后悔。将来你布施的果报,就要受很多挫折才能得到,很辛苦的经营才能得到,得到还是自己有的。如果你修布施很欢喜、很痛快,一丝毫妄念都没有、障碍都没有,你将来得到财富的果报自然的,一点都不操心,财源滚滚而来,就这么个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要想保持著财富就是布施,为什么?千万不要守著这个财产,财产是五家共有保不住的。真正你命里面有的,你走到哪个地方,身上一文都没有,什么都不缺乏,无论做个什么事情,他就赚钱、就发财,命里头有!别人要做个买卖,要费很多心血才能够赚钱;你一做的时候主顾自然上门,财源就送上来。

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学佛的人讲了,他听了是有点道理,道理怎么样?话说完了就不相信,所以他还是做不到。

如果他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不通达教义,不晓得如法修行。一天到晚在佛面前烧香拜拜,求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保佑他平安,这是迷信,真能保佑吗?未必。如果要是真能保佑的话,这庙可灵!有的人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有的人没有,实际上那不是佛菩萨保佑,命里头该有的,到那个时候他发财,他去拜佛刚好碰上,以为佛菩萨很灵,实际上不是的。佛菩萨保佑我们升官发财,有没有这个事情?有,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绝不是现在这个世间的求法,不是的。佛法的求法要明理,如理如法的求,有求必应;不如理、不如法的求,求到了,那是你命里头原来有的,就是刚刚好碰上,不是真的。所以如理如法的求一定能够求得,感应道交。

不如理、不如法,贪心求,求不到还瞋恚。台北还有个法师,而且这个法师还是九华山出家的,我听说。他供养地藏菩萨,好像听说有一次出去赶经忏,他这个小庙被小偷偷了,被小偷进去偷了,偷了他的财物。他回来之后,看到门是开的,钱财失掉了非常生气,把地藏菩萨打了一顿,他说我天天供养你,你都不会看家,让小偷进来了。愚痴!所以学佛是不明理、不如法,那是谈不上成就。

你们要问学佛从哪里下手?从明理下手。好比说你走路,走路从哪里下手?走路从认识路下手,要不认识你往哪里走?所以从认识路下手。你找一个过来人,曾经走过这个路的人,你去请教他,他给你讲解,他给你画成地图,告诉你怎么走法,你要从这里下手。学佛也是如此!

那大功德怎么修?给诸位说,尽心尽力就叫做大,就叫做圆满。譬如我们讲修布施,我身上只有十块钱,我整个的家当就十块钱,我十块钱统统布施掉,圆满功德。那个人有几亿财产,到这边来了,一笔捐给你十万,那小功德,为什么?在他全部功德里面万分之一还不到,万分之一都不到。而你的功德是百分之百,你是百分之百的圆满,他才万分之一,他那个十万块钱比你这十块钱差得太远。你是什么?尽心尽力;他既不尽心又不尽力,九牛一毛,那算什么?所以你们在道场里面,对於贫苦的人要记住,要特别的尊重。为什么?往往贫苦人修的功德是圆满功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尊重。你看那个富贵人家,坐了汽车到这里来,捐了一大笔钱的,护法龙天理都不理他,你要晓得。

为什么?出的钱多为什么?傲慢心,他那个心是贪瞋痴不是诚心,侥幸心,到这个地方来求佛菩萨保佑再发大财,我发了大财我再来捐一点给你,这成什么话?我发了一百万财,我捐一万给你。你们想想看,这什么心理,这不行的,确实是迷惑颠倒。大概发的财也不是什么太正大光明,昧著良心捐一点钱,求佛菩萨赦免他的罪,哪有这个道理?罪业一样照做,一样要遭恶果报。所以我们对贫穷人格外的要尊敬,往往这些贫穷人来捐一点钱的时候,一般人讲不理睬他,好像嫌他贫穷没有捐几个钱。不晓得来生是大福报,人家是诚心来做功德的,是虔诚心来做功德,不是傲慢。那个大富贵人家到这里捐一点,还要人侍候,那个福报已经折掉了不少。你要不侍候他周到,好,我出了这么多钱,你还对我照顾不周,下次不来了,我到别的地方去捐去。你看看贪瞋痴慢统统具足,他有什么福德?唯有那个贫穷下贱,他的功德是圆满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轻慢这些贫穷人,这是我们在待人接物当中要留意,对於贫穷、孤苦的人,我们要特别的恭敬、要怜悯,知道他们修福不折不扣的功德。因为他们的心卑下,没有傲慢,他们晓得自己没有修福,至诚恭敬来修的,这是真正的福田。我们虽然没那么大的力量,我们也要尽心尽力的修福。施主供养我们出家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我们生活要趋於享受,这就罪过。

在过去是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在以往是这样供养的。可是佛法到中国来之后,因为我们中国的风俗人情跟印度不一样,印度是实行托钵的制度,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施主对出家人四事供养。佛法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最讲求的,就是孝道与师道,出家人代表佛弘法,所以为天人师,师的身分。这个师到中国来之后,因为中国人敬师尊师,决定不会让老师去沿门托钵。因为在中国托钵是乞丐,那皇帝在外国请了老师来,这是皇帝的老师,叫老师天天在外面托钵,人家要骂这个皇帝,这个皇帝他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那皇帝做不成。所以这个制度一到中国来就不行,他也不需要树下一宿,也不需要在外头托钵,国家盖的有宫殿给他安居,有人照顾他的饮食侍候他。於是供养也有金钱,本来不需要金钱供养,现在也有金钱,金钱是四事供养之外的。

到了今天供养里头最重要的,就是钞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现在谁送米给你,送衣服给你?都是送钱给你叫你自己去买去。钱的数量就没有限制,在愈来愈多这个事情就麻烦,那多了你用不完你怎么办?我要大家问问,存银行里去,再多了再买栋房子,怕币值贬值,再出租收利息去这就坏了,那你就造无量罪业。所以出家人今天接受人家财物供养,自己生活所需,而且生活所需要到一个限度,不能超过,到一个限度。多余的辗转布施给那个没有的,这就是我们出家人修福,我们要培福。

所以诸位要晓得,辗转布施功德很大,什么事情不要操心。有钱给诸位说,晚上睡不好觉,想那个钱怎么个用法,会想;没有了,一睡就睡著了,躺一躺就睡著,没有心思,没有妄想。你看什么物价的波动,币值的贬值与我统统不相干,我从来不注意这些事情的,不相干。身上口袋里空空没有,口袋里大概装的零用钱就二、三千块钱,永远身上就是二、三千块零用钱,多了就没有,很自在,非常自在。从前身上是二、三十块钱,到二、三百块钱,现在二、三千块钱自在得不得了。所以这就是告诉诸位说,我们要积功累德,要肯布施绝不要吝啬,看到人家没有的了,我们就要给人家。

达摩祖师初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梁武帝做皇帝,梁武帝一生是佛门大护法,盖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那就是梁武帝盖的,度了多少人出家。他见了达摩祖师,很夸耀他自己,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瓢冷水浇了他,「并无功德」,真的没有功德。如果梁武帝说我的福报大不大?那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多,福报!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你的心还是不清净,你心不定。功德是清净心,功德是一心不乱!所以诸位要记住,我们讲戒定慧,因戒生定,这个戒要能够达到了定,戒也算是功德。如果持戒而没有能够达到定,持戒是福德;持戒达到了定,戒是功德,大家要记住。没有达到定,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成就了定,这决定是功德。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全都是福德一边的事,禅定、般若是功德。六度里头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哪些是功德,哪些是福德要搞清楚。我们看有些寺庙,门口摆一个装钱的箱子,写著「功德箱」,丢几个钱它就得心不乱、就得禅定?那我得多丢几个是不是?那是福德。广种福田这个意思是对的,功德一点都没有,与功德不相干,诸位要晓得真话。外面人分不清楚,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分清楚,修福德果报是三界之内的痴福,一定要重视功德,就是重视定慧的修学。

   
 我们帮助别人,绝不能有个图报答的心,如果说帮助别人,希望将来人家怎么报答我,给诸位说,这就落在有漏善里面,你所得到的是三界有漏的福报。与你的道业就不发生关系,为什么?修道之人讲席里面实在是讲得太多,修的是个清净心。施恩还望著报答,这个心就不清净,我们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修福报还勉强能说得过去。我们修道、修一心不乱,你要期望报答就完了,这就障碍了清净心,障碍了一心不乱。所以施恩决定没有希望报答的念头,而是什么?去自己的悭贪,这个布施供养是除自己的悭贪,断自家的烦恼。功德利益是成就一心不乱,我们要晓得这个修学目标,这才不至於叫错乱修行,我们这个目标就正、就纯正。

    
经典里面一再劝我们要修行,这个行是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理论你通达,方法你明了,这是真正看破,这个修行是自家的事情,修行修个什么?放下而已。所以菩萨法里面,以一个布施就把八万四千法门统统包括。

    
你们去念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再一归纳不外乎一个布施。布施是什么?布施就是放下,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歇,「歇即菩提」,这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所以修行一定要以智慧为基础,不能感情用事。

真正修布施的人,你一分钱不给人家的时候,你布施功德就圆满,不在形式。布施诸位要晓得,《楞严》里面讲「歇即菩提」,布施就是歇,布施是舍,放下!《圆觉》里面离幻,离幻就是布施。所以我们今天一提到布施,就会想到钱财,你看看这个错到那里去了。而不晓得把你阿赖耶识,与阿赖耶识相应的那些心所、不相应行法,不能把这些有为法给布施掉。这是应当要布施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还不把它布施掉你还留它干什么?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选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