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和尚桥的传说
个人日记
我们长葛市政府所在地,有座和尚桥。提起和尚桥,在我们当地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若是问起和尚桥的由来,估计就很少有人知道来历了。正好,闲暇没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长葛市位于陉山脚下,颖川腹地,市区有一条小洪河穿市而过。这座河现在是没有水了,干涸了(原因大家都知道),而原来这里是有水的,虽说小河不宽,水流不深,但人们若是想到对面去,还得绕好远的路才能到。好了,闲言不多讲,咱们直奔主题。
很早很早以前,小洪河的北岸有一个不大的村庄。村里有一少妇王氏,丈夫早亡,留下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叫小亮。娘俩相依为命,日子虽苦,但靠着王氏的勤俭劳作,也能勉强度日。王氏尊老爱幼,勤劳能干,深得村子里老人们的好评。儿子小亮虽说年龄不大,很是懂事,五六岁时就能帮助老娘干活。但是,但是,王氏内心的苦闷和寂寞没人知晓,她也不可能向他人倾诉。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
在河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寺庙,庙里仅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附近村子亡人故去,都会请和尚去做法事超度亡灵。没事的时候,在寺庙里利用空闲之地,种些青菜,一来自己食用,二来与附近村民换些物品维持生计。这样,差事自然就是小和尚的了。
小和尚经常随师傅去附近村子做法事,还常常拿青菜与老乡兑换些日常用品。这一过程中,小和尚认识了王氏,并了解到她们母子生活的艰辛。处于好心和同情,小和尚经常帮助她们做些家务,并时时接济她们。一来二去,王氏对小和尚有了感情,其实,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是依靠。而小和尚呢,本身就对王氏有同情之心并有好感,两个人自然的就相爱了。当然,两人心里都明白他们的感情是不会得到大家认可的、更不会让父老乡亲接受的。所以两人总是在大家农忙的时候,或是老和尚外出云游的时候,才有相互见面倾诉的机会。他们小心翼翼的相爱着,平时小和尚依然在帮着王氏。乡亲们还时常夸赞小和尚的乐善好施,然这一切都被王氏的儿子小亮看在了心里,但是他深知母亲的生活艰辛不易,他也想让母亲有自己快乐的生活,所以孩子一直没有声张,一直为她们保守着秘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继续着…………
老和尚在一次云游的途中,突发风寒圆寂了。小和尚把师傅超度安葬之后,就自己主理起了寺庙。也可能是天意吧,上天给了他们相处相爱的条件。王氏得知老和尚圆寂的事情,绕好远好远的路,到对面寺庙里去安慰小和尚,说些让他节哀宽心的话,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从此以后,小和尚成了寺庙的住持(也就不该叫小和尚了,但是为了方便叙述,下文惯例还叫小和尚)。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帮助王氏母子的生活,当然,也就有了更加便利私会的条件。王氏常常在夜晚绕路去寺庙里幽会小和尚,出门之前她总是对孩子说她出去办些事,一会儿就回来。所以王氏总是担心着一个人在家的小亮,所以总是那么的匆匆忙忙。为了着急赶路回家,王氏就试着下了小洪河涉水回家,河水刚过膝盖,也是可以通过的,这样节省了时间。王氏心中窃喜,自己找到了一条来回的捷径,但是每每回来,都得慌忙的换裤子,因为裤腿是湿的。到了秋冬季节,河水是冰凉的,但为了节省时间,她也不在乎这些了。这一切的一切,她的儿子是看在心里的。小亮是很懂事很孝顺的。为了不让母亲趟水过河,忍受冰凉之痛,他在悄悄的做着准备。在一次母亲出去后,他找来事先预备好的棍子、木板,做了一座小木桥,以方便老娘通过。但是内心深处他是十分痛恨小和尚的,为了母亲他忍气吞声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继续着,一晃十年过去了,小亮长大了,也已是一个十八九的小伙子了。他开始筹划很久以来就有的计划,他要杀了小和尚,以洗给先父带来的耻辱。终于,在一天傍晚时分,他沿着他亲手做的小木桥,翻墙而过,杀死了小和尚。进香许愿的人们在寺庙的菜地里发现了和尚的尸体。小亮并没有逃避,他来到了县衙自首。众乡亲听说此事后都感到十分惊讶,觉得不可能,并为之惋惜,并随之来到县衙听个究竟。在公堂之上,他当着县官众衙役的面,原原本本的做了陈述。小亮最后说,十年前偷偷搭桥,那是为母行孝,十年后怒杀和尚,那是替父报仇。所有人听了小亮的陈述无不为之震容惋惜,大堂之下旁听的乡亲声泪俱下,纷纷下跪为他求情,请县官老爷从轻发落小亮。县官大人几经斟酌,遵从民意,并报上级批复,判小亮边疆劳役。王氏面对这突发的变故,深受打击,乡亲们议论纷纷,她觉得无脸存活于世,竟然投河自尽了,就是死在了小亮亲手搭的木桥下……人不在了,木桥却留了下来。乡亲们为了警示后人,为这个木桥取了个名字,就叫和尚桥。后来人们拆了木板,修建为青石桥,在后来修成了水泥桥,多少年来几经变更,名字依然是和尚桥。
呵呵,故事讲完了。本人水平有限,写作能力不高,经过两个夜晚的值班时间,挖空心思,榨干了原有的墨水,才写成,尽管如此,仍会有文理不通、词不搭意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多多包涵,大致就是这么个传说。
编者语:促使我写出来的唯有一句话:“十年前,偷偷搭桥,那是为母行孝;十年后,怒杀小和尚,那是为父报仇”。给我内心一种深深的触动,小孩儿真有心思啊。小孩儿有错吗,没错,王氏本是个本分人,勤劳持家,这是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站在当今这个社会来说,也没有错。错的是小和尚吗,出家人不应该贪恋红尘,不应该有七情六欲。但当初小和尚毕竟还小,当初仅仅是好心助人,到后来慢慢地就成了一种惯性,小和尚也是人啊。天意弄人啊,谁也没有错,只不过是,在不该爱的时间爱了不该爱的人而已。
长葛市位于陉山脚下,颖川腹地,市区有一条小洪河穿市而过。这座河现在是没有水了,干涸了(原因大家都知道),而原来这里是有水的,虽说小河不宽,水流不深,但人们若是想到对面去,还得绕好远的路才能到。好了,闲言不多讲,咱们直奔主题。
很早很早以前,小洪河的北岸有一个不大的村庄。村里有一少妇王氏,丈夫早亡,留下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叫小亮。娘俩相依为命,日子虽苦,但靠着王氏的勤俭劳作,也能勉强度日。王氏尊老爱幼,勤劳能干,深得村子里老人们的好评。儿子小亮虽说年龄不大,很是懂事,五六岁时就能帮助老娘干活。但是,但是,王氏内心的苦闷和寂寞没人知晓,她也不可能向他人倾诉。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
在河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寺庙,庙里仅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附近村子亡人故去,都会请和尚去做法事超度亡灵。没事的时候,在寺庙里利用空闲之地,种些青菜,一来自己食用,二来与附近村民换些物品维持生计。这样,差事自然就是小和尚的了。
小和尚经常随师傅去附近村子做法事,还常常拿青菜与老乡兑换些日常用品。这一过程中,小和尚认识了王氏,并了解到她们母子生活的艰辛。处于好心和同情,小和尚经常帮助她们做些家务,并时时接济她们。一来二去,王氏对小和尚有了感情,其实,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是依靠。而小和尚呢,本身就对王氏有同情之心并有好感,两个人自然的就相爱了。当然,两人心里都明白他们的感情是不会得到大家认可的、更不会让父老乡亲接受的。所以两人总是在大家农忙的时候,或是老和尚外出云游的时候,才有相互见面倾诉的机会。他们小心翼翼的相爱着,平时小和尚依然在帮着王氏。乡亲们还时常夸赞小和尚的乐善好施,然这一切都被王氏的儿子小亮看在了心里,但是他深知母亲的生活艰辛不易,他也想让母亲有自己快乐的生活,所以孩子一直没有声张,一直为她们保守着秘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继续着…………
老和尚在一次云游的途中,突发风寒圆寂了。小和尚把师傅超度安葬之后,就自己主理起了寺庙。也可能是天意吧,上天给了他们相处相爱的条件。王氏得知老和尚圆寂的事情,绕好远好远的路,到对面寺庙里去安慰小和尚,说些让他节哀宽心的话,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从此以后,小和尚成了寺庙的住持(也就不该叫小和尚了,但是为了方便叙述,下文惯例还叫小和尚)。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帮助王氏母子的生活,当然,也就有了更加便利私会的条件。王氏常常在夜晚绕路去寺庙里幽会小和尚,出门之前她总是对孩子说她出去办些事,一会儿就回来。所以王氏总是担心着一个人在家的小亮,所以总是那么的匆匆忙忙。为了着急赶路回家,王氏就试着下了小洪河涉水回家,河水刚过膝盖,也是可以通过的,这样节省了时间。王氏心中窃喜,自己找到了一条来回的捷径,但是每每回来,都得慌忙的换裤子,因为裤腿是湿的。到了秋冬季节,河水是冰凉的,但为了节省时间,她也不在乎这些了。这一切的一切,她的儿子是看在心里的。小亮是很懂事很孝顺的。为了不让母亲趟水过河,忍受冰凉之痛,他在悄悄的做着准备。在一次母亲出去后,他找来事先预备好的棍子、木板,做了一座小木桥,以方便老娘通过。但是内心深处他是十分痛恨小和尚的,为了母亲他忍气吞声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继续着,一晃十年过去了,小亮长大了,也已是一个十八九的小伙子了。他开始筹划很久以来就有的计划,他要杀了小和尚,以洗给先父带来的耻辱。终于,在一天傍晚时分,他沿着他亲手做的小木桥,翻墙而过,杀死了小和尚。进香许愿的人们在寺庙的菜地里发现了和尚的尸体。小亮并没有逃避,他来到了县衙自首。众乡亲听说此事后都感到十分惊讶,觉得不可能,并为之惋惜,并随之来到县衙听个究竟。在公堂之上,他当着县官众衙役的面,原原本本的做了陈述。小亮最后说,十年前偷偷搭桥,那是为母行孝,十年后怒杀和尚,那是替父报仇。所有人听了小亮的陈述无不为之震容惋惜,大堂之下旁听的乡亲声泪俱下,纷纷下跪为他求情,请县官老爷从轻发落小亮。县官大人几经斟酌,遵从民意,并报上级批复,判小亮边疆劳役。王氏面对这突发的变故,深受打击,乡亲们议论纷纷,她觉得无脸存活于世,竟然投河自尽了,就是死在了小亮亲手搭的木桥下……人不在了,木桥却留了下来。乡亲们为了警示后人,为这个木桥取了个名字,就叫和尚桥。后来人们拆了木板,修建为青石桥,在后来修成了水泥桥,多少年来几经变更,名字依然是和尚桥。
呵呵,故事讲完了。本人水平有限,写作能力不高,经过两个夜晚的值班时间,挖空心思,榨干了原有的墨水,才写成,尽管如此,仍会有文理不通、词不搭意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多多包涵,大致就是这么个传说。
编者语:促使我写出来的唯有一句话:“十年前,偷偷搭桥,那是为母行孝;十年后,怒杀小和尚,那是为父报仇”。给我内心一种深深的触动,小孩儿真有心思啊。小孩儿有错吗,没错,王氏本是个本分人,勤劳持家,这是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站在当今这个社会来说,也没有错。错的是小和尚吗,出家人不应该贪恋红尘,不应该有七情六欲。但当初小和尚毕竟还小,当初仅仅是好心助人,到后来慢慢地就成了一种惯性,小和尚也是人啊。天意弄人啊,谁也没有错,只不过是,在不该爱的时间爱了不该爱的人而已。
文章评论
梧桐细雨
很好看的故事![em]e179[/em]
子默
这是你家乡的故事吗?
子默
我们这有一个叫和尚桥的镇,可我不知道这名字为何而来[em]e106[/em]
梧桐细雨
虽然所有的情感都该被尊重但并不是所有情感都能被祝福!虽说爱无对错 ,但是情感是精神的可身体是社会的~~~
心语无声
很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