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设计浅谈后期思路
个人日记
除了在网络上增加了一堆数码垃圾,毫无意义。
为按了后期也会把它删掉。
请尊重那稍纵即逝的0.018秒…
②裁剪
裁剪是个重新构图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再创作的过程。
都说摄影是减法,怎么裁更突出主题,更好表达你的情绪,其实设计也是一样,完全就是你再创作是不是能出些创意了。
多来几次裁剪,你会考虑到如何组织画面了,比如Adobe Photoshop CC里面的裁切比较好用,右键会有一些比例的选择,还会对你的版面设计也有用。
自由变换里面的变形工具很好用哦
③局部处理
其它处理统统归为此类:
主要包括色彩调整、色调、磨皮、锐化、选区加工,甚至是素材组合,还是那句,怎么做简单,想出要做成什么样的难。
这些想法很多是可以实现在拍摄前期,也可以实现在后期加工——能出片是王道,英雄不问出处。
现在的问题就是大部分摄影师,当你眼睛看着取景器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先说色彩调整,色调的调整。
本人简单的理解为片子的基调, 也就是影调,影就是光影,为明暗关系。调就是色调,为色彩关系。
照片的明暗光影的不同,片子基本分为三种类型:高调、暗调、中间调。
根绝照片反差的不同和过渡层次的多少,可以分为软调和硬调。反差小过渡层次多的称软调,反差大过渡层次少的称硬调。
从色相的角度分为:冷调、暖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
从饱和度的角度分为:纯调、灰调。
一张片子不能拿某一影调定性,往往都是互相关联,综合体现。多看看色彩构成方面的的知识,对摄影后期有益无害。
后期明暗影调控制:
Photoshop中,很多方法都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例如:减淡工具、加深工具、曲线、色阶、色相饱和度的明度。
处理单色影像,也有很多方法,例如:黑白、LAB的明度通道、去色、渐变映射等。
工具的使用要根据主题,影调的表现力来使用,不同片子要不同对待。
用LAB来控制颜色的色彩纯度,可以用应用图像柔光解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期软硬影调控制:影调软硬的控制相对前期容易的多。
比如USM锐化、高发差保留、高斯模糊、减淡加深工具等方法。
而且还有很多好用的外挂滤镜,例如HDR滤镜等。
熟练的掌握一两个方法就可以很轻松的处理影调了。
不同工具,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利用每个方法的优势来处理影调。
HDR软件还有HDREfexPro2,Photomatix Pro,都比较好用。
阴影高光的使用需要注意白色的控制,PS没有几个工具能精确到0.01;设置完了可以存储为默认值,这样保证同一个场景的两张照片,数值一样。
高反差保留锐化,图层模式无论是线性光,还是柔光.叠加。注意数值的控制,柔光可以数值大一些,一般不超过10,而线性光数值一般就不超过3.
影调控制:PhotoShop中,色彩控制能力可以说相当强。常用的有可选颜色,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曲线。这里要求有一些基本色彩
构成的基本知识,例如:色彩的三个属性“明度、色相、饱和度”、色彩的冷暖关系等。色彩同影调一样,都是有情绪的,我们在控制影调的
时候,多加入些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表现,影调的辅助作用会大大加强。
可选颜色里面特别注意红色.黄色来控制肤色;白色(高光).灰色(中间调).黑色(暗调),每个选项里面的黑色也就是的黑白灰的掌握。
好多人纠结用Lightroom 和Camera Raw,其实Lightroom可以理解为照片处理+照片管理的软件,处理很多照片的时候很方便
Camera Raw是PS的一个插件。单就处理效果来看,我认为是一样的。
Lightroom已经给Adobe公司兼并了,所以那个顺手用哪个就好啦。
再说一下修片,无论你用图章,修补,污点修复画笔(注意选择内容识别)还是中性灰都要注意人物形体的把握,这一方面,多看一些人体结构的图片。
Portraiture磨皮,注意磨皮的数值,锐化度可以适当加大一点,大体选择-20,通过磨皮力度来控制磨皮的数值。
中性灰修图
素材的添加,平时多收集一些素材,积少成多。
还是那句话PS不是技术而是审美能力的直接反映。
浅浅之谈,不必纠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