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云南----诺邓

个人感受

          没有从昆明直接坐车去六库,是觉得600公里的行程,一天太辛苦。先逛到大理,再选大理周边一处景点驻足。先选了巍山古城,想去探访南诏文化发源地,网上说年初发生了火灾,不知烧了多少,好像也和六库不是一个方向,所以放弃了。为了那舌尖上的火腿,决定去诺邓。以前只吃过云南的宣威火腿,看《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了诺邓火腿。
    从下关到云龙,汽车沿着山涧穿行,道路两旁的森林覆盖率较高,道路没有多么的险要。只是忽雨忽晴,时不时有小股的泥石流。云龙县城坐落在山坳里,到站后淅淅沥沥的小雨,没有影响我们讨价还价,35元租了个面包车,直奔诺邓。看旅游攻略,说诺邓在偏僻的大山里。其实,诺邓离县城只有6、7公里,只是在修路,加上下雨,车子开的慢而已。
    没多会儿就到了诺邓村,车子只能停在山下的停车场。此时,雨好大,隔着车窗就看到整个诺邓村,村子依山而建的,要一梯一梯上去。还没下车,过来两位老乡,问定了客栈没?有没有行李要背?我们没有预定客栈,也不用请人背包,只是面对这样的大雨有点儿无措。好心的背客喊我们先下车,到旁边的停车站(雨篷下)避避雨,然后帮我们联系客栈。
    问了一下老乡,说村子里的客栈很多,我们决定自己走上去找客栈。于是,她们三个都拿出了雨伞,我在家时,为了减轻负担,没带雨伞,幸好卉还带着一件一次性雨衣,我便披上了。老乡替两个自驾的游客背了包,在前面带路,我们背着自己的包跟在后面。这个诺邓村红色的阶梯,红泥的房屋,顺着台阶冲下来的水也是浑黄的。据说,吉祥人物能求雨,我们一点儿也没有抱怨大雨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很快,找到了客栈,叫做“古道坊”,3张床,150元,无独立卫生间。虽说不是很方便,但小院还不错,只是因为下雨,略显潮湿。
     放下行李,天色已晚,洗把脸,我们出去找吃的,也想逛逛夜色中的诺邓村。哪里想到,才出门就停电了,都是大雨惹得祸,今晚能不能来电还难说。幸好在来的路上,我们侦查了两家饭馆。先去了那家餐饮住宿景观一体的店儿,看起来比较有情调的那家,想到坐在那里烛光晚餐也不错的,结果老板冷冰冰来了句:只有将就吃。问:什么是将就吃?炒饭。算了,我们要吃诺邓火腿。
    回到古道坊的对面,家庭饭馆,没有餐厅的样子,就是自家的客厅 摆了两张桌子,在楼下自家厨房,炒了菜端上来。诺邓火腿,60元一小份,我们要的是青椒炒火腿,还有一个特色菜就是豌豆粉皮,这一餐吃了130元,贵在诺邓火腿。
    主人家上齐了菜,坐在旁边看着我们吃,陪着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诺邓的故事,讲火腿,讲诺邓盐,讲他们的老房子。我们坐在他们家的正房楼上,供奉着祖宗牌位。下面一层是正堂屋,正堂屋的两边是卧室,中间的一个小屋平时是空着的,这间屋子只能住老人,将要去世是老人住在里面,一旦老人去世,就停放在堂屋 。
这家主人的小屋空着,里面吊着火腿,引我们进去参观。拿出成品的诺邓盐给我们看,告诉我们,诺邓盐含钾很高,是绿色钾盐,不用来炒菜,只是用来做火腿和咸菜。再下一层就是小院的厨房和仓房,大门也在下面,他们的大门都不会正对堂屋的台阶,都是斜的。主人告诉说,他们的房子一般会有四道门,大门、后门、串门、楼门。串门是两户人家之间开的一道门,方便邻居之间来往,他们家的隔壁是姑姑家。楼门是正房楼上的门,从这道门出去就是上面一条街了,街道对面的房子继续走高。所以,诺邓村的房子依山而建,不是凌乱的,而是相当有规律的。或许,我描述的不够清楚,亲们,自己去看哦。
    二日,是诺邓村的赶场日,本想也去凑趣的,结果散场太早,我们没赶上。古道坊的坐店女子是西安人,给老板看店,带着自家姐姐照应,请了个阿姨洗洗涮涮。这女子的姐姐身体不好,或精神是受过什么打击 ,没有语言,只是默默做事。女子喊下面的司机给我们买了云龙到六库的车票,我们收拾了行李,放在厢房,出去吃早饭,然后就在村里游逛。
    也许是上午,游客不多 ,古村落的街街巷巷都显得宁静,我们穿街走巷,把个诺邓村逛遍。然后回到古道坊,坐在院子里喝着茶,晒着太阳。
    


进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小门楼。尽管雨很大,包很重,还是没停的拍照。
图片
这种感觉很好,怕是错过了,还是没有咋拍好。
图片
艰难的行进,快乐的行进。
图片
来张正面的
图片
手抄本菜单,掌厨的是这家的儿媳,德宏州的汉族女子,厨艺不错。我们吃的米饭,大米是她娘家的稻谷。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就是传说中的诺邓火腿,吃起来和我们汉族人家的腊猪脚味道差不多,带点儿臭臭的感觉。据云龙县城的人说,现在的诺邓火腿都出口了,加工工艺也省略了步骤,如烘干,以往是自然风干。
图片
第二日的早餐,火腿鸡蛋面,15元一碗。
图片
我们的团队,找了一个坐在那儿发呆的广东妹子帮我们拍的合影。
图片
惠子,到了诺邓,自己称自己为诺邓小芳。
图片

图片
秋月姐
图片

图片
诺邓古盐井
图片

图片
这个两层楼,是从前的国营盐厂,大烟囱保留下来了。
图片
诺邓盐就是这个样子。
图片
马帮至今流行。
图片

图片
诺邓村

图片

图片
龙王庙,记了笔记的,不然回来还真记不得。
图片

图片
 
熬盐的工具
图片

图片
我们住的客栈,房子老旧了。。
图片
贡爷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熬盐用的工具
图片

图片
水井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火腿上的绿霉,我尝了一下,是回甜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散落的时光碎片

如歌所唱,云南的美是看不够的美,说不完的美,七彩的美。。。。。。 纯朴、原生态,商业气息不是太浓。凡沾上铜臭味了的自然味道就差很多 。

散落的时光碎片

大都市的惠子姐,来到诺邓变身小芳,源自两条麻花辫的扮相,挺好,麻花辫减龄,我偶尔也扮演着小芳。

散落的时光碎片

那张集体合影;还有三个姐姐在二楼背影那张;还有柔美的阳光洒在青姐衣衫上那张;还有卉(不知道我该称其为姐还是妹)坐在地上,脚前方有2小狗玩耍这张;雨巷里走来背上背着打的青草的老农;二楼上一字排开的诺邓火腿。这几张片片拍得很好。

木匠

文字干干净净,叙事流畅清晰。青青,游记越写越棒!照片直观地让人领略了诺邓风貌,真好![em]e179[/em]

龙大海

云青青不仅是出色的驴友,而且是杰出的记者,在你的笔下,在你的镜头里,我们浏览了自然的绿色的处女地,见识了真正的质朴的原乡人,土里土气,原汁原味,活灵活现,多姿多彩,感谢你!你们辛苦了![em]e163[/em] [em]e156[/em] [em]e160[/em]

丽蓝

玩的真嗨啊,行千里路,写万字书,生活充满阳光,不知道10月份青妹有什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