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面花

个人日记

    什么是面花呢?面花又是怎么样制作的呢?那又有何用呢?
    面花:顾名思义那就是用面做的花。其制作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说复杂也不复杂,对那些手巧的人而言,可说不复杂也复杂,对于笨手笨脚的人来讲,那的确是一项相当难的手工活儿。首先是和面,这面和的时候也和一般和面不同,要用菜籽油、鸡蛋伴,温水调,面的软硬要合适,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不用发酵这样做出来的面花不光看着好看,而且吃起来很脆,口感特别好。
    面和好后,那就是制作面花了。这个程序里面还需要小剪刀,牙签,这都是造型用的必不可少,食用色素则是染色,是为了图形更逼真,样子更好看。
     在我们这里都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每到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都有吃豆豆,送豆豆的习惯。当然要是光吃的花,没有太多的讲究,可要是牵扯到送豆豆的话,那可大有讲究了。送豆豆主要是给刚出嫁的女儿婆家送,象征着女儿以后在婆家的生活像花一样,富贵吉祥!

图片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两个姐姐出嫁了,在第一年的二月二母亲要给两个姐姐的婆家送豆豆,这些豆豆包括炒熟的黄豆、豌豆、花生;有爆的大米花,玉米花,还有油炸的面豆,麻子疙瘩这些满满的装一篮子,但是在这些豆豆上面必须还有一层面做的油炸的面花儿铺盖在上面。我还记得母亲和几个女人一起做面花的场景。 
    有一天,也就是二月二的前一天吧,当我放学回家就急匆匆地把书包丢在房间,习惯性的跑进厨房,看母亲有没有做什么好吃的东西。我刚走向厨房时,就有一阵阵的说笑声从厨房里传过来钻进我的耳朵里,还有一股子油炸食物的香味飘进我的鼻孔内了,我迫不及待地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厨房的门槛里想探个究竟。
图片
    我一进门便惊呆了,厨房里站着隔壁两邻的阿姨婶婶们,她们的手里每人各拿一团面,形状各异的面花正一个个在她们的手里诞生。案板上已经整整齐齐的摆了好多的生面花,还有一个大茶盘里放了不少油炸过的。我瞅瞅案板上的那些面花,在瞧瞧阿姨婶婶手里正在制作的面花,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我的这些阿姨婶婶她们并没有多少的文化,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个,可她们的心里怎么就能容纳那么多的东西,她们心里想着什么样的东西,手里就能做出那些形状来,比如瓜果、花朵、飞禽走兽。它们的样子个个完美,样样逼真,特别是那十二生肖的图案做的更是惟妙惟肖。我觉得有点好奇,心想她们的手是不是不一样,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就仔细端详了半天,还用自己的小手去掰开她们的手,我发现她们的手一双双都是非常粗糙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的手一样,只不过比我的手大而已。
图片
    我有点怪异的举措,惹得阿姨婶婶们不住的发笑。其实我心里有点痒,也想捏面团,也想做一个面花,于是洗过手之后就掐了一疙瘩面,想做一个有形状的东西,可我捏了半天也捏不出个什么样子来。一位阿姨走到我的跟前,(我现在还记得她那时的模样,她那时很年轻,也很漂亮。她心灵手巧是我们村里人公认的,她能描能绣,而且很热心谁家要绣枕头,画鞋垫找她准能解决问题。)告诉我说,不管要做什么样子的东西,首先在自己的脑海里得有个印象,要有一定的轮廓来,想象着这个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你就照着那样子做。瓜果的图案好做一点,特别是那鸟虫就难做一点,它们的眼睛嘴巴、翅膀这些东西都要用小剪刀在面团上剪,她一边说着,一边在一个面团上已经剪出了一个喜鹊登梅的图案来了。可我的手笨就是没有学会,只做了一个大西瓜。
    又快到二月二了,看见我的鞋店们外大妈大婶摆的面花摊,又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做面花时的一幕幕情景,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有趣。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不记得母亲当时是怎么做我面花的,可是给姐姐们做面花时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 。

图片
 


 



文章评论

老玩童

有这个手技可以审请专利,非物质遗产。

仙人掌

看见这面花就想起我老妈当年在老家时,每年的这个时候全村需要二月二送豆豆的人,都各自端着自家面团团来我家找我妈做面花花哩![/呲牙][/呲牙][/呲牙]我老妈做啥象啥,是我村最著名的巧手手噢!可惜没遗传给我[/呲牙][/呲牙][/呲牙]

无名草

看着都不忍心吃,真好看。小草不会做[em]e100[/em]

平安使者

一团面嘎达,瞬间做成花。形神色俱美,巧手出农家。

原始森林

头一次看到这样的面花,真是生动形象,太可爱了。民间真有能人,高手。这样的面花真的不舍得吃呀。[em]e163[/em] [em]e163[/em]

原始森林

看望妹妹,祝福春天快乐![em]e160[/em] [em]e163[/em]

我心飞翔

精致可爱,栩栩如生,做的真好。[em]e179[/em]